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3.15難以杜絕我國電子商務服務隱患
2011年3.15晚會結束后,令一大批電商網站的負責人和高管都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慶幸不曾“榜上有名”。雖然晚會曝光幾家較知名的團購網站,對網站的服務和商品質量等問題提出了批評,也給一些電商網站敲響了警鐘。
但作者所志國認為,電商們在這一刻都倍感緊張,卻仍然也是中國電子商務的悲哀。一方面電商平臺都在慶幸名單中沒有自己,而不是去考慮如何真正解除服務漏洞;另一方面單要靠晚會來解決電商的行業問題,顯然還是力所不歹。
3.15雖然影響巨大、傳播力強,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上存在的服務危機。因為3.15畢竟只是一個媒體平臺,不具備任何的決策權、獎懲權和立法權。且時間畢竟只有數小時,即使拿著名單一直從開始念到結束,恐怕還有很多有問題的網站未來得及念完。
電商領域中潛在的服務危機,也確實不是由某一個網站造成,而是整體行業發展中存在的隱性弊端。面對相對規章制度并不完善的電商環境和未來的市場蛋糕,任何網站都難免有打擦邊球的情況出現。以下是我國電商中常見的服務問題:
一、團購網利潤率低,服務虛實結合
雖然,央視對幾家大團購網站進行曝光,未對其他團購網站點名。也只能是說槍打出頭鳥,很多團購網的服務問題其實比這幾家大網站還要嚴重。但團購網之所以會存在對商戶審核不嚴,虛報成團數量。就是因為團購模式的利潤率,實在是太低。為了與大B2C抗衡、與同類團購網站競爭,有些團購網直接要求,所有供貨商的產品供貨價格不得高于市場價的3折。壓低了供貨價,同時團購網對各類的產品售價都壓到了市場5折以下,有很多甚至是1.5折到2折之間進行銷售。
在如此苛刻的條件下,很多大品牌都不與團購網站合作。而新品牌、二線品牌或非知名企業,面對如此低的供貨價格,為了保證利潤。只有在產品和服務質量上有所縮水或“調整”。而團購網站本身畢竟也不是“非盈利機構”,壓低供貨價和市場價,使得利潤率極低。無非是吸引更多的網民來網站購買產品,形成現金流,逐漸擴張市場占有率。
由于利潤率較低,只有保證產品的種類和花樣出奇翻新,才能使現金流增加,從而增加網站的收入指數。為了吸引更多商家的合作,團購網就不得不對合作商家采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政策。要解決這一問題,還是應該從根本上改變團購無序的比價環境,方是根本。
二、威客網漏洞較多,服務態度生硬
威客網其本身的交易流程,也是存在著不少漏洞。例如:
1、對投標方沒有任何規范的管理和獎懲制度,使得交具的任務質量天差地別。網站只以任務交具時間為標準,對投標方和招標方各打五十大板,使得投標方很難維權。
2、線上交易流程標注不清,對于全托管和部分托管的收費額度,沒有清晰標注。普通網民,很難區別。
3、對投標方的資質審核不嚴,一但招標方因不熟悉流程而被“哄”至線下交易出現問題,網站則不負任何責任。
4、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但基本上都是以“推”為主。
威客模式本身的優勢應該是由投標方占主動權,但實際上成為了網站和招標方占據了大量主動權,所以服務態度相對生硬。
三、淘寶網功能過多,服務難盡齊全
這里拋開淘寶上仍舊存在的假貨不談,就服務內容而言,淘寶網確實讓網民器笑不得。因為淘寶的客服確實都是態度良好,有問必答。但是,淘寶上的產品和功能實在是太多太多。有一些客服,還要經常向老店主咨詢或者到各大論壇上看店主發的經驗貼。但并不能責怪這些客服,畢竟人不是電腦,不可能對如此巨大的淘寶系統都有著絕對熟練的掌握。所以一些新的客服面對著新的產品,幾乎都是一個人回答出一個答案。
如今,淘寶店主培班班之所以如此火爆,就是因為淘寶的功能實在是太復雜。店主不會操作自己店鋪后臺,根本不是什么新鮮事情。而打電話問客服,基本上是越問雙方都越糊涂。雖然淘寶設計了很多視頻和圖文教學系統,但仍然還是很多細節闡述不清,反而造就了一個新興火爆產業的出現。這也是有心插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要解決這一問題,建議淘寶應該根據產品種類設計客服班次,精準解答網民疑問,處理服務需求。
四、B2C物流難控,服務形成推托
物流問題已經被提出過千萬次,實在不算是什么高新技術問題。但它也是確確實實還仍然影響著電商服務和口碑的關鍵要素。大多數電商都不可能有實力自建物流,而物流公司的送貨過程又無法參與。
再加上送貨人員畢竟不領電商企業的工資,所以難免服務素質有差別。而網民則將這一切都推在電商帳上,畢竟網民是向電商支付了費用,也沒有理由去過份要求物流。如今產品愈期不到、必須先在快遞單上簽字才能開封、物流態度極差等情況,還是屢見不鮮。使得一些產品無法判斷是物流過程損壞,還是其本身質量不佳。面對網民的投訴,而電商的服務人員自然認為不是自身責任,以此對網民形成推托。網民投訴無門,就將一腔激憤通過博客、SNS、論壇等平臺傳播,以此形成負面口碑擴散。
這些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嚴格意義上講都是冰山一角的事情。說其是行業危機確實言過其詞,但是歷史經驗證明任何重大問題的出現,都是由細微的前兆開始。由衷希望中國電商能夠苦練內功,真正的注重網民感受,加強員工培訓,不要因為服務隱患而限制了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
上一篇: 上一篇:決勝電子商務 中國鞋業網絡營銷之路
下一篇: 下一篇:月入過萬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