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20
作為公眾號運營者,每天要操心的事情可真不少。比如,不管你的內容多么優質,話題探討性有多強,甚至不管你送的是現金還是iphone,總有一部分粉絲一個字都不說,不留言,不轉發。
簡直讓運營者心痛地不想說話,而這樣的現象幾乎存在于每個公眾號后臺,甚至于夜聽,咪蒙這樣擁粉千萬的現象級公眾號,在每天后臺已經足夠活躍的情況下,依舊存在這部分粉絲群體。用戶交互缺失,怎么辦???
這期「西瓜急診室」上墻的公眾號“亞洲新聞周刊深圳文化傳播公司”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伙伴們不妨結合自己的公眾號來思考以下難題:
1.如何提高公眾號打開率?
2.非原創公眾號如何提高粉絲活躍度?
3.有什么變現方式?
4.推文時間安排在什么時間更為合適?
作為國際綜合性時政財經雜志《亞洲新聞周刊》的官方微信,他們主要提供新聞及相關服務,用戶畫像集中于35- 45 歲的男性,運營一年粉絲近 10 萬。
在解析前,西瓜首先用“西瓜助手”診斷了公眾號的運營情況:
△截圖來源:西瓜助手
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公眾號預估活躍粉絲數略高于實際粉絲數,頭條平均閱讀在 13000 左右。西瓜綜合分析了公眾號運營情況,將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解決問題。
一、優化內容,提高打開率
運營者對公眾號粉絲畫像較為清晰,主要集中在35- 45 歲的男性,一般來說,相比八卦潮流,這個年齡段的粉絲擁有一定經濟能力,對地方/行業/社會類熱點、財經、時事、新聞等信息更為關注,運營者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優化現有的內容。
1、打磨內容
??“亞刊”運營方向集中于做“轉載”類文章的推送,但分析往期文章會發現,熱點追蹤速度略有些滯后,雖然閱讀量也還不錯,但及時跟上熱點,能迎來更多的點擊量。
因為在事件熱度最高的時候,粉絲的關注度也通常是整個周期里最高的一個時段。
??公眾號作為“亞洲新聞周刊雜志”的官方微信,內容和題材多了一個渠道,在公眾號原創內容比較少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自身刊物內容。
但在擁有獨特受眾特征的公眾號環境中,復制的刊物內容的語境匹配度比較低,所以需要適時調整內容的表達,讓其具有更強的新媒體風格。
這也能幫助公眾號取得原創標識,爭取原創過程還需要注意——做到不違規,否則拿原創的難度會加大。
??公眾號推文條數平均在 4 篇,有時會達到 8 條,建議精簡推文條數。部分文章“篇幅”過長,加之內文排版重點不夠突出的緣故,所以偏冗長。建議在打磨內容的基礎上,精簡文章長度與條數。
??優化選題和選材,注意研究“新規”。
2、制作合集
??對現有推文進行整理,精選價值高,近期有話題性的文章做成合集,劃分出相應欄目,通過回復“關鍵詞”或是置入“菜單欄”的方式幫助用戶獲取有用有料或是角度新穎的信息。
二、三個tips,增強粉絲活躍度
公眾號目前的粉絲促活方式主要是“文末增加觀點投票”,除此之外,還可以這樣打開粉絲的話匣子:
1、關鍵詞回復
在沒有開通留言功能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設計互動欄目,在文章中發起話題或是群發單圖的形式(?點擊可查看單圖操作技巧),鼓勵粉絲在后臺留言分享,必要時可考慮與福利掛鉤,并適時在次條發布收集的UGC產出,通過及時反饋刷出用戶的存在感。
2、社群運營
“亞刊”公眾號設置有自己的交流社群,社群就是維系粉絲粘性的渠道之一。在社群內培養意見領袖,幫忙管理社群,由群主,管理員積極引導社群的交流話題。
就粉絲的特點來說,可以就財經,投資等在社群內展開交流。同時,熱點話題出來時除了推文,也完全可以由管理者引導群友交流。
為社群粉絲提供分享課,專項解答課等福利,也是促活的一個方式。
3、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