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營銷一定不要犯這七種錯誤
POST TIME:2018-12-07 READ:
對于營銷策略而言,善用顧客的情緒才是最好的營銷手段,而這種形式的最好體現就是講故事。
不過,講一個好的商業故事不同于八卦,雖然使用的手法基本相似,但是講商業故事的時候不是容易過于平淡就是容易過于離奇,尤其是關于創業這一類的。
網總管小編總結了七點在故事營銷中經常會出現的錯誤,來看看你有沒有犯這些錯誤吧。
錯誤一,只是敘述,沒有渲染
跟聽眾交流的時候,不要只是平鋪直敘,而是要告訴他們你做了什么以及你感受到了什么,用真情實感去打動他們,然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產生共鳴。大眾一般不會只是被動地接受一個事實或者某些信息,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加入他們自己的理解跟感受。
當你分享一個故事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帶領你的聽眾進入那個場景,讓他們想象自己就是主人公,而且真切地感受主人公所面臨的困境,把那些過去的經歷描述得好像就發生在眼前一樣。
就像馬克 · 吐溫說的:別只是描述老婦人在嘶喊,而是要把這個婦人帶到現場,讓觀眾真真切切地聽到她的尖叫聲。
錯誤二,太多行業名詞
我們都見過無數枯燥的記者發布會以及充斥了各種費解的專業名詞的營銷宣傳片,協同,平臺,范例......天哪,他們到底在說什么啊?
對于很多外行來說,我們講述的商業故事聽上去也是一樣的艱澀難懂。蘋果教父斯蒂文 · 喬布斯最令人佩服的特質就是他對簡潔的執著追求。他的觀念是,不要期望你的客戶來適應你的產品,而正相反,你的產品必須要去主動適應客戶。
喬布斯在宣揚他的變革觀念思想時說,”在我看來市場占有率就預示著產品價值。這是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沒有哪個公司能讓消費者記住他們所有的復雜信息,所以我們只能簡化那些特證以便消費者能記住。“
錯誤三,不夠個性化
不管你的企業是銷售剃須刀,還是云計算構架或者醫療器械設計,都會最終涉及到個人。講故事的時候要去盡量人性化故事的主角,把人物勾畫得活靈活現以至于讓聽眾迫不及待地想參與其中,或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人心相通,所以塑造真實的故事才能讓人產生共鳴。
錯誤四,總是從頭開始敘述
沒有必要老是從頭開始講故事,除非要說的是怎么安全降落一架飛機,或者怎么去組裝一個IKEA(宜家)的家具。用新穎的跳躍式的方式來講故事比羅列經年大事記要好的多。而且你也不需要一開始就想著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跟用戶的感情互動要慢慢深入,不是說耗到一定時間營銷就能自然而然成功的。如果想引起消費者注意的話,你的故事必須要循序漸進地制造緊張空氣,一步步引他們到最后必然的大結局,這樣的結局不一定是消費者預先能猜測得到的。
錯誤五,缺少沖突
公司(尤其是創業公司)里永遠會有問題發生,這些素材其實最有利于拿來講述一個有關責任,賠償以及補救的故事。不光是消費者更容易信任一個愿意公開認錯的企業,那些不愿意承認錯誤的競爭對手更會因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講一個一帆風順的故事并不能直接導致營銷上的成功。就像如果洛奇每次都贏的話就沒人會去看這個系列電影了。其實是電影里描述的對自身的懷疑以及對情況的擔憂引導觀眾一路跟下去。盡量去渲染主人公在到達目的地前的艱難險阻吧,讓人們看看到底是什么阻擋了他成功的道路。通過營造這種無助或者自我懷疑的氛圍,你可以讓觀眾產生同情感,并且增加了整個故事的真實性。
錯誤六,造假
你講述的故事必須真實。大眾希望聽到是真實的故事,希望被感動的是真實的故事。同樣的,一個虛假的故事只能祈禱快點被人遺忘了。
好的營銷策略是盡量把講故事的方式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甚至讓它成為企業誠信文化的一部分。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是很重要的一個辦法。故事本身永遠可以體現一個公司正在做什么,哪些地方做得還不錯,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當領導層抱著透明,誠實,人性的態度講述企業故事的時候,他們的員工會更加積極地工作,哪怕在企業有困難的時候也會如此。
錯誤七,控制信息所有權
公司如果堅持只能由領導層來講這些故事的話,他們其實是錯過了讓整個社會來幫他們宣傳的機會,尤其在當今社會,網絡媒體可以輕易地聯系每個個體的情況下。領導層所應該做的是充分肯定不管是來自內部還是外部的故事的價值,想方設法去搜集它們,并且鼓勵消費者,輿論支持者,以及他們自己的員工去講有關公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