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ChinaByte)2月16日消息,周三,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發表了新任期內的首份國情咨文。在這份國情咨文里奧巴馬繪制了完整的一份經濟藍圖。其中有兩個新變化:一是鼓勵內包,美國將終止外包到海外的公司的減稅政策,實施離岸稅,在海外增收最低稅。二是重視3D打印技術,工人們在這里學習使用3D打印,學習這項有可能顛覆工業的新技術。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美國公司,包括蘋果、GE等巨頭企業的制造業務開始回流美國本地。通用電氣(GE)——這家全球最大的工業集團也正在興起內包趨勢。
GE工業園的發展拋物線
通用電氣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的電器工業園遠近聞名。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那里似乎不太像是能展現美國制造業雄厚實力的紀念豐碑,更像是座悼念館。2011年,園區內的雇員人數還不及其鼎盛時期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停車場是空的,交通燈也就棄而無用了。
1951年,通用電氣設計這個工業園區時,公司的雄心壯志與這塊場地一樣宏大。公司的家電部門總部就設在這里,幾乎所有電器都在這兒生產。
1955年,電器工業園已有1.6萬名工人。到了20世紀60年代,第六座廠房已經建成,每周六座廠房合計生產6萬臺家電。這個工業園推動了美國消費經濟快速增長。
此后通用電氣電器工業園的弧形線發展軌跡已經眾所周知。整個60年代,這里的用工人數持續增長。但在該園區投入使用20年之后的1973年,員工總數就達到了2.3萬人這一歷史最高點。到1984年,電器工業園內的員工甚至比1955年的人數還少。90年代初期,勞動力競爭激烈,通用電氣的偶像級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表示,這個工業園可能會在2003年關閉。2008年,通用電氣的時任首席執行官杰弗里·伊梅爾特試圖賣掉所有的電器業務,其中包括電器工業園。但由于全球經濟低迷,公司找不到買家。2011年,電器生產部的在職員工人數降至1863人,為歷史最低水平。至此,家電工業園發展歷程中已兩度沉浮。
新的裝配線啟動 外包過時
然而2012年,隨著失業工人近來周期性返崗,開始出現一些帶來希望的現象。它們令人費解,僅以經濟大蕭條的逐漸消退無法解釋。2012年2月10日,電器工業園2號廠房內一條全新的裝配線開動了。它幾乎沉睡了14年之久,現在主要用于生產低能耗的高端熱水器。這是55年來在工業園內的首條嶄新生產線。投產的熱水器此前曾在一家中國工廠簽約定制生產。
僅僅39天后,就在3月20日,5號廠房的裝配線也投入運行,這是工業園區內第二條新裝配線,用于生產高端法式門冰箱。最高級的冰箱可以感知放在純凈水水龍頭下的容器尺寸,容器裝滿水時可自動關閉水龍頭。這些最新款冰箱幾年來一直在墨西哥生產。
3 號廠房在建的另一裝配線預備2013年初投入使用,將生產一款新型的不銹鋼洗碗機。1號樓將利用一條裝配線生產新潮的前置式洗碗機,它正適合美國人鐘愛的烘干機。通用電氣之前還從沒生產過在美國這類產品。而家電工業園已經擁有新的塑料制造設備加工這些電器,包括一些簡單的部件,如洗碗機里包著塑料皮的電線支架。
此次復興期間,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伊梅爾特發布了驚人的聲明。刊登在3月《哈佛商業評論》上的這份聲明中,他宣布:對通用電氣來說,外包的商業模式大多即將過時”。距離伊梅爾特試圖賣掉電器工業園才過了四年。他當時認為,這個工業園是一個遺跡,屬于通用電氣已經跨越的一個時代。而現在,他又花了大約8億美元讓工業園起死回生。今年9月的一次公共活動中,伊梅爾特說:我為家電工業園投入資金不是因為在做善事。我那么做是因為,我認為我們在這兒能生產能賺到更多的錢。”
伊梅爾特不只改變了行動方向,他已經徹頭徹尾地轉變。
回顧一下弗農理論
20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經濟學家雷蒙德·弗農提出了產品生命周期理論。這一理論以其卓越的遠見,預測了20年后的全球商品生產。弗農寫道,由于雄厚的經濟和技術實力,美國將具有制造高價值新品的優勢。首先,工程師、裝配工、營銷人員的工作彼此聯系緊密,與消費者也密切相關,這一切合情合理,因為能夠更好地獲得快速反饋,并且適當調整產品設計和生產。隨著市場發展,這些產品會標準化,生產會擴張到富有國家,競爭也會隨之出現。這些產品最終會完全成熟,產地將從富有國家轉移到低收入國家。在競爭激烈時,成本將成為首要問題。而且,由于這種成熟商品的制造和市場推廣方法為人熟知,所以不會有什么理由在美國繼續生產。
多年來,弗農的理論一再被證實。例如阿曼娜冰箱廠引進的第一臺臺面微波爐Radarange。它是阿曼娜1967年在愛荷華州的冰箱廠制造的,售價495美元。而今天你可以在沃爾瑪超市以49美元購得一臺微波爐,這個價格相當于1967年的7美元。在沃爾瑪,你會看見各式各樣牌子與種類的微波爐。它們從美國以外的地方別處運來。在那里,工人的時薪歷來以美分計算,而非美元。
那么,GeoSpring熱水器為什么要回美國生產?
然而,在通用電氣與美國其他地方的制造領域所發生的一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且更樂觀的局面。它暗示著,弗農產業循環鏈的曲線也許會再次改變。這次改變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美國工業,也會使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年里獲益匪淺。
GeoSpring牌熱水器是剛從中國遷回路易斯維爾市生產的產品。它有點像星球大戰里的機器人R2-D2,不過更高挑、更苗條。這種熱水器主體長,呈灰色,頭部的灰色或亮紅色頂截面短小,那里還帶有一塊觸屏控制面板。
它的奇妙之處在頭部位置,通用電氣公司在那上面安放了一個小熱水泵。這種GeoSpring牌熱水器從空氣中抽取熱量,幫助把水加熱。因此,GeoSpring的耗電量比傳統的熱水器少約60%。你還可以用蘋果手機來控制它。
GeoSpring熱水器的組裝材料不過就是:一卷鋼管、一些管線和加熱元件、一塊電路板、一層漆和一個紙板箱。通用電氣公司在銷售GeoSpring熱水器的頭兩年半里,正是在它的誕生地中國出售。
在通用電氣電器工業園,多年來,這種先在本土設計然后外包國外生產的模式已經普及。GeoSpring熱水器對通用電氣公司來說是利弊兼有。GeoSpring熱水器是成熟產品的一次創新,也是外包產品。從一開始,它似乎節約了大量成本。然而,由中國制造也有可能面臨被"山寨"的風險。因此,在2009年,即使GeoSpring熱水器在中國大量生產,家電工業園的工作人員還是計劃轉回美國生產。
那時全球經濟的變化正成為關注焦點,不僅是演習而已。即便如此,這種改變也持續到了今天。
-現在的油價是2000年的三倍,所以如今的貨船燃料比2000年貴得多。
-美國的天然氣產業蓬勃發展,美國國內經營能源密集型工廠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現在亞洲的天然氣成本是美國的四倍。
-如今,中國工人的工資大約是2000年的五倍(以美元計),預計工資一年上漲18%。
-美國工會正在改變他們的優先關注點。70年代和80年代,家電工業園工會桀驁不馴,因此這個工業園以罷工城”著稱。同樣是這里的工會,2005年同意制定雙重工資等級,現在70%的工作崗位工資等級較低,時薪起價略高于13.50美元,比過去的起薪低近8美元。
-美國勞動生產率長期持續攀升,這意味著勞動力成本在成品總成本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小。再也不可能在工資方面得到太多的節余。
諸多變化使通用電氣的高管們開始相信,即使不提高熱水器的價格,家電工業園生產的GeoSpring熱水器也可能盈利。通用電氣負責電器技術的副總凱文·諾蘭說:我們一開始就說,‘把生產遷回到這兒來,制造完全相同的產品。’”。
回美國生產后發生的意料之外的驚喜
不久,問題便浮出水面。通用電氣這幾十年沒在美國生產過哪怕一臺熱水器。近年來,該公司在美國所做的只是把熱水器塞進當地的車庫和地下室里。通用電氣公司對怎樣真正生產熱水器已經不明就里。
諾蘭說,尤其是GeoSpring熱水器,頂部有很多銅管。”一線工人必須按線路管安裝、用銅焊接管子、密封接頭。管子的設計的的確確影響了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這種難易程度無疑影響焊接的質量。這些焊接件的質量可以說就是熱水加熱器的質量。”盡管GeoSpring熱水器的創意、設計、銷售和管理都在路易斯維爾,但它之前在中國生產。諾蘭說,我們真的從沒有和那兒(中國)的生產線交流過。”
為了準備在家電工業園生產GeoSpring熱水器,2010年1月,通用電氣在2號廠房一層開辟場地,以備設計新的裝配線。自1998年以來,2號廠房便不再生產產品。一條舊的通用電氣系列裝配線還放置在那里。與工會的工人產生分歧之后,那條裝配線當年突然停工。
GeoSpring 熱水器生產團隊發現,那時已經完工的爐門還懸在傳送帶上方,距離傳送帶30英尺高。GeoSpring熱水器項目更像個社團。大房間”不僅分配給設計師,也提供給生產部門的工程師、生產線工人和市場營銷員工。勞心者與勞力者毫無摩擦,他們是要解決同一個重要問題的一群人,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我們把熱水器安裝在房間后,(這個團隊)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便是‘真是一團糟’。”諾蘭回憶道。他還說,那話不是指產品,而是設計,實在不適合生產。”
GeoSpring 熱水器經歷了高科技版本的宜家綜合癥”。因為太難組裝,團隊里根本沒人想把熱水器裝起來。于是他們重新設計。設計團隊去除了五分之一的所需零件,材料成本約降低25%,同時免去了不易焊接的一團管線。考慮到必須讓工人能組裝好熱水器。在畫圖紙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讓工人到繪圖桌前觀看整個設計過程。團隊縮短了組裝熱水器的工時。在中國需要裝十個小時,后來在路易斯維爾縮短到兩小時。
諾蘭說,最后改得面目全非。
GeoSpring熱水器離開廉價的中國工廠,回到費用高昂的美國肯塔基州工廠,然后出現了一件奇事:原料成本下降了。所需人力減少,產品質量提高,甚至是能源利用率都提高了。
通用電氣不僅能保證零售價保持在中國產地價格”,售價更是低了將近20%。中國制造的GeoSpring熱水器零售價為1599美美元,而路易斯維爾產的同款熱水器零售價僅為1299美元。
產品上市時間也極大地縮短了。過去,GeoSpring熱水器從工廠到美國零售商手中需耗時五周,其中四周用在從中國運往美國的輪船上,一周時間在目的港清關。如今,熱水器、洗碗機和冰箱直接從生產車間運到家電工業園的倉庫,然后轉送到零售商勞氏公司(Lowe‘s)和家得寶公司(Home Depot)。由工廠到大型超市的全程時間是30分鐘。
檢討外包之失
如今,盧·蘭茲帶領一個25人的團隊,負責所有通用電氣的電器設計。他曾在湯姆遜家用電器公司(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工作數年。那家公司制造電視機、DVD播放器、電話等小型電器,然后貼牌使用通用電氣的商標。湯姆森像家靠外包經營的商店。店里負責設計產品,然后尋找工廠代工生產大部分產品。外包的關鍵在于價格。
過去我們錯在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組裝好洗碗機,”蘭茲表示,我們以為,‘我們來做設計和營銷,制造過程就成為一個神秘的黑盒。’可是,一旦把生產環節移出去,你就失去了一種內在的了解過程,你再也無法這樣了解。”
這種變化在逐步發生。起初把烤箱或者熱水器移去國外工廠生產時,你了解生產過程。因為也許是昨天,上個月,或者就在是上個季度你剛生產過。但隨著產品的改變、技術的發展,經年累月之后,為追逐廉價勞動力不斷更換工廠,此時產品的設計人員與生產人員之間差距太大,簡直天差地別。
倫齊(Lenzi)說,如今精明的美國公司幡然醒悟:當產品生產外包時,整個業務也隨之外流。”這會導致令人擔憂及恐慌的前景,過去十幾年的外包熱潮——我們時代特征鮮明的經濟現象之一——也許是個錯誤。
商業行為也愛趕時髦,但事后看來,10年或15年前的制造業外包貌似有點兒走極端。與過去相比,橫跨太平洋的距離沒有變,船運貨物的速度還是很慢。如今,把工廠遷回美國的理由一大堆,與當初實施的外包政策展開了強烈對抗。
10年或15年前,創新和保護創新很重要。設計師、工程師和裝配線上工人的相互溝通也很重要。但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那些公司一直忽略了這些問題,只是在炫耀價格的力量,甚至那些本該有長遠眼光的人也是如此。
對于外包,人們存在著從眾心理,也有些夸大其詞。”一些最大的成本被掩蓋了。
工程師哈里·莫澤曾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幾十年來一直從事機床制造生意。退休后,在2010年他成立了一個組織,名為回歸倡議協會”(Reshoring Initiative),幫助公司對產品的制造地進行評估。我們看到的情況是,”莫澤說,大約60%將制造業務外包的公司并未真正算過細賬,他們只關注人工費率,忽略了隱性成本。”莫澤相信,約有四分之一的外包產品若在美國生產,可獲得更高利潤。
對于外包,人們存在著從眾心理,”約翰·舒克說道,他是一名制造專家,同時也是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市精益企業研究所的首席執行官。這里也有一些吹牛的成分。但也是因為無法看到總成本:身處美國的工程師和中國的工廠管理層之間沒法交流;管理層花費時間和金錢飛往亞洲,解決產品質量未達標問題,所有這些成本大得驚人。”
但一些隱性成本后來才出現。一提到廉價制造,我們很容易忽視自身技能的緩慢流失、產品的逐步同質化、質量的緩慢下降,還有創新力減弱等問題。人們容易認為,全球分散生產會比實際操作更加順暢:但無論計劃多么周全,在一些船運集裝箱里,還是會發現損壞或不合格的產品,或者在關鍵時刻,一些貨物數量不夠、種類不全。你所能做的是雇一兩架波音747飛機,花雙倍的時間,緊急調運貨物,”舒克說,這樣一來,之前節約下來的錢都損失掉了。”
托馬斯·邁爾在全球頂尖的管理咨詢公司博思公司擔任高級顧問,是制造策略方面的專家。他說,看到美國的各行各業都和通用電氣公司一樣,在做重新評估。當被問及最初外包潮的價值時,邁爾笑了起來。
12 年前,我看到很多董事會和高管說,‘未來的三年,我將從中國采購40億美元的產品。想想這計劃怎樣才能得以實現。’”從一開始,外包的部分原因只是在中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這對很多公司有意義。但是,如果迫使北美企業從外包中國的業務中節省成本,我就會聽到這樣的說法,‘噢,六個月前我就過問此事了,有五個財政人員正在忙這項工作,但他們算不出任何盈余。’最后,他們會說,‘如果我們做這些是為了美國市場,起初就不應該去中國。’”
GE并非孤例,美國制造的新變化
并非只有通用電氣一家公司把許多產品的生產轉移回美國。家電園區中幾十個其他公司也有相同反應。惠而浦(Whirlpool)把攪拌機制造從中國轉回俄亥俄州,奧的斯(Otis)把電梯生產從墨西哥轉回南卡羅來納州,甚至美國玩具生產商Wham-O把飛盤制造從中國遷回了加州。5月,波士頓公司發布了一篇文章,是關于投資者用何種途徑把美國工廠復興轉化為資本。國際策略暨投資集團(ISI Group)在8月出版了一份98頁的報告,陳述了美國工業企業強力回歸的一系列理由,該報告的合著者南希·拉扎爾(Nancy Lazar)說,自2009年起我就一直在強調,這是美國制造業復興的開端。甚至連業內企業都說我瘋了。他們為什么說我瘋了呢?因為過去15或20年,他們一直把工廠設在海外,不過,此事要告一段落了。”
原因有兩個:其一是近年來的成本調整,其二是保持美國本土產品的競爭效益。但在如今,國內生產的邏輯甚至更為深遠——人們新近發現,在某種程度上,它是由產品周期本身的急迫性所決定的。
僅在幾年前,人們還猜想新爐灶或冰箱的設計會持續七年。盧·蘭茲說,現在,通用電氣公司的經理們認為,任何模型的設計都不會超過兩三年。這種現象不僅限于通用電氣。電子世界中的創新熱潮和流行新產品也影響著各類消費品。從爐灶到賀卡,產品一旦看起來成熟,便會與廉價的電腦技術相結合,再投入市場。產品的生命周期快速縮短——許多商品在幾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就被智能”版本所取代。
工廠需要花時間才能適應新產品、新設計,他們要經歷學習過程。但是,隨著生產線的啟用,新模型幾年內便會過時。這也使遠距離工廠的利用面臨重大挑戰,即便它們很廉價。
事實上,它已不再是你母親使用的那款冰箱了。家電園區生產的最高端法式門冰箱零售價為3099美元,它的水龍頭是自動填充式的,功能獨特,內部嵌有10盞LED燈泡,為其提供照明,這些燈泡幾乎不耗能,不產生熱量,并且永遠不會燒壞。
隨著日用品高科技元素的增加,生產工藝更為復雜,這意味著美國產品會更具吸引力,不僅因為現在制造商有更多的專利技術要保護,而是因為普遍而言,美國工人比中國同行的技術更嫻熟。而且,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使得工程師、營銷人員以及制造工人的魔力”更加重要。
當前美國經濟與15或20年前相比,主要差別在于勞動環境不同——這不僅體現在薪酬方面,也體現在工會和工人表現出的靈活性上。許多觀察人士表示,這些變化反映出工人已喪失權力和權衡能力,他們也許是正確的。但管理層更敏銳地意識到外包的危險性,他們也正努力創建不同的(或更佳的)工廠環境。鐘點工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職場決策中來,這種情況更有可能在白領科技公司出現。
2008年末,德克·鮑曼和理查·卡爾弗諾斯均為家電工業園的生產經理,他們想在工業園內進行改革,并渴望有重大的變化。鮑曼監管整個園區的生產工作。29年前,鮑曼大學畢業后從洗碗機生產線的領班做起。而卡爾弗諾斯已在通用電氣公司生產部門工作多年,現在在園區內指導工人搞技術發明,并將其重新應用于裝配線生產上。
洗碗機生產線特別長,鮑曼說。從工廠后面延伸到前面,然后又折回去。環境非常嘈雜。生產線非常昂貴——每個操作人員周圍都有很多零件,有大量產品。那是一種指揮-控制操作。這種生產方式很容易為中國企業超越,它也是美方樂于外包的項目。
鮑曼和卡爾弗諾斯鮑曼都懂些精益”制造技術——一種發端于豐田公司的工廠管理風格,其中每一個人都有權力對如何完成工作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并且專注于消除浪費。精益管理并不是新概念,但在美國,精益管理并未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以外的行業。精益制造需要在員工和老板之間建立一種開放、合議以及毫無保留進行自我批評的心態,這種心態很難建立和保持。
簡單來說,一條裝配線是將部件組裝成產品的過程;而精益生產方式則將裝配線本身整合起來,使工作盡可能地簡單、高效。
我們認為,‘必須嘗試新的東西,’”鮑曼表示。‘我們必須具有競爭力。’”卡爾弗諾斯組建了一個小組,連鐘點工都包括在內,對洗碗機裝配線重新設計。他對成員鄭重保證:無論新產品的工效如何,‘都不會有人因精益生產而失去工作。’”
因此,洗碗機團隊重新改造了洗碗機生產線,減少35%的人力。
那些從生產線裁撤下來的工人怎么辦?鮑曼和卡爾弗諾斯將他們另外組建了一個團隊,負責生產洗碗機部件,他們認為,這也應該屬于家電工業園的生產范圍。團隊挑中了洗碗機柜門的上面板——專業人士稱之為洗碗機門扣開關”。人們在這個位置抓住把手,打開或關閉洗碗機。所有的控制裝置和按鈕也在這兒。如果你要使用洗碗機,就得觸碰門扣開關。
門扣開關是與消費者接觸頻率很高的部件,”鮑曼強調。我們力圖控制質量。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很容易實現。實際上,我們確實認為可以做到成本更低。”而且,他們現在做到了。
那也是外包循環的發展方向。一旦自己開始生產產品,那么也渴望自己生產零部件。
舊洗碗機裝配線的重新設計相當于精益生產的原始版本。現在,成熟精致的精益生產流程已經應用于整個家電工業園區,滲透于工程師、設計師、銷售員,以及老板的工作中。另一個小組將一款新近設計的洗碗機放到房間里,大卸八塊。按照最初的設計,門板上有四個可見的螺釘。而營銷人員則希望去掉這些螺釘,讓它像 iPhone手機一樣擁有時尚外觀。操作人員很喜歡這個建議,因為多出的四個螺釘會給組裝線工作帶來很多負擔。于是,工程師和設計師們拿出了一個設計方案,用一個隱藏螺釘和連桿將門固定住。
現在更便于組裝,”卡爾弗諾斯說。價格也更便宜。無論是尺寸、外觀和手感都比以前更好。”
如果洗碗機的設計人員在一座樓里只顧爬在辦公桌上搞設計,銷售人員在另一座大樓只管將洗碗機賣給零售商和消費者,生產人員來自不同的國家,講著不同的語言,那么,你永遠不會意識到應該去掉四個螺釘,更別說切實想出辦法。洗碗機門上四個螺釘的消失,讓杰弗里·伊梅爾特信心倍增,愿意斥資8億美元使家電工業園起死回生。
在9月的公益活動中,伊梅爾特介紹了新工業園的經驗。我認為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他說。那些搞境外加工的人一味追求的,只是今天他們認為的廉價勞動力——這種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勢不可擋
通用電氣重新發現,管理好工廠關鍵在于技術,而且,管理本身就是一種技術。你的工廠實際上是一座實驗室,可以進行研究與開發。與使用廉價勞動力而節約的成本相比,如果稍加注意,就會獲得更大的回報。
外包和美國工廠就業機會的消失似乎都要歸咎于銳不可當的市場力量,但也可能源于個別人所做的決定,然后一家家工廠、一張張會計報表、一個個公司如法炮制。
截止到今年年底,家電工業園已雇傭小時工3600人——比去年增加1700人,同比增長超過90%。過去十年來,工業園里從來不曾有過這么多生產線工人。自2009年以來,通用電氣還新聘請了500名設計師和工程師,以支持新產品制造。
通用電氣公司家電部門的業務總收入為50億美金,今天,55%的收入來自美國制造的產品。到2014年底,通用電氣預計75%%的家電業務收入將來自美國制造的產品,例如洗碗機、熱水器和冰箱。公司希望伴隨房地產市場的復蘇,銷售額持續增長。
僅靠改變延續幾十年的外包模式不可能改變美國各地工廠所存在的問題。如果當初幾乎所有工廠都外包成風,那么,他們的回遷就更需要小心,因為很多東西都一去不復返。列維·斯特勞斯曾經在國內設有60多家工廠,專門生產牛仔褲。如今,他們轉包出去16家,自己一個也沒留。很難想象這些生產大路貨的成衣制造廠會大批回歸——技術含量太低了。
曾經,家電工業園內成千上萬的工人生產著每件電器的幾乎每個部件;如今,仔細核算了質量、成本、技能、速度等方面的盈虧后,通用電氣決定將電器部件轉到路易斯維爾生產。家電工業園希望生產自己洗碗機架,不但因為它有這個能力,也因為機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顧客使用洗碗機的體驗。但是,家電工業園可能再也不會生產自己的壓縮機或發動機了,更不用說建個微型芯片蝕刻設備了。
當然,不同于20世紀60、70年代,制造業就業再也不會成為美國經濟的中心了——單從工人生產力大幅提高而言,這一點就確定無疑。在20世紀60年代,家電工業園每月生產250,000件電器。而現在,那里的裝配線只用當時三分之一的人力就能達到同樣的產量。
所有這些說明,大型工廠可圍繞自身創造出更大經濟,也就是經濟學中的乘數效應”。里維爾塑膠公司(Revere Plastics System)是通用電氣的一家供應商,它新建了一間工廠,位于家電工業園以北,距離僅二十分鐘車程。工廠橫跨印地安納州的俄亥俄河,有195名工人三班倒。制造業正在復興,但其本身解決不了就業危機問題,卻能有助于拓寬經濟,催生就業機會,使人們重拾過去十年甚至幾十年中失去的技能。
五年后,也許這一切都會化為泡影,工作機會的回歸潮不過是曇花一現,家電工業園也將關閉。(畢竟,商業活動也容易隨大流。)
但這看起來不大可能發生。把工作機會帶回電器工業園解決了一個問題,激起了通用電氣的電器革新浪潮——每一條主要的電器生產線都被重新設計,或在未來兩年內進行改造——大房間認證”(譯者注:美國新興的產品設計和認證理念)產品的重新設計需要全員參與,這一經歷本身正在推動更遠更快的進步。
事實上,內包解決了一連串的問題:它簡化了運輸,令人們相信自己的理念可以在競爭中贏得安全保障,令各個公司真正透明且切實有效地管理成本;這也就是說公司的管理可以更靈活,畢竟不用再飛越太平洋去找用戶所需的產品了。
很多公司決定離岸外包只考慮了一個當務之急——廉價的勞動力。事實上,勞動力太過廉價,以致于掩蓋了其他領域的很多問題。而把工作機會遷移回境內的做法就周到多了。不單單因為某個原因,而是因為很多錯綜復雜的因素——這意味著即使商業或經濟有什么變化,工作也不會再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