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金華全市外貿自營出口超百億美元 新年前夕,喜訊傳來。
昨天,市外經貿局局長江國富告訴記者,今年前11個月我市外貿自營出口已超110億美元!
喜人的數字背后是無數人付出的辛勤勞動。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原材料價格飆升、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節能減排、貿易保護的重重壓力之下,我市外經貿戰線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保出口穩步增長、提外資有效利用、促外經擴大規模、謀外包跨越發展為重點,圍繞四外”(外貿、外資、外經、外包)平臺,抓住五百”工作重點,有力推進外經貿轉型升級。
百場展會拓市場
面對外部需求復蘇緩慢、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貿易保護加劇等一系列問題,市外經貿局始終堅持主動拓展國際市場不動搖,不斷鞏固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大膽試水陌生市場,推動我市出口市場多元化發展,努力形成新老市場并舉的活潑局面,組織至少1000家企業參加至少100場境內外展銷會。年初,根據本市企業和產品特點,重點推薦了汽車、摩托車及配件類,服裝紡織類,五金建材類,醫藥原料類,消費品禮品類等六大類共計100余個重點境外展(博)會。截至11月底,全市共組織企業參加了香港國際文具展、香港國際茶展、法蘭克福家紡展、科隆五金展、美國五金展和中東汽配展等90余個展會,出展攤位共1500余個。其中,我市是科隆五金展中國館內參展企業最多的地區之一,共有60余家企業設60余個展位,展會上達成意向成交金額2000萬美元。我市還首次組織了15家名特優新農產品企業參展香港國際茶展,共簽訂意向合同金額2000多萬元,直接銷售參展產品70多萬元。
在狠抓境外展的同時,市外經貿局精心組織廣交會、華交會、消博會、義博會和永康五金博覽會等境內傳統國際交易會,其中,春、秋兩季廣交會金華交易分團共有759家企業參展,設展位1557個;華交會共有56家企業參展,設展位63個;消博會共有45家企業參展,設展位64個。在此推動下,全市對歐美市場出口增勢平穩,對拉丁美洲、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表現突出。
為實現原產地多元化,市外經貿局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組織境外營銷網絡帶動出口。浙江博宇實業與韓國博宇電機合作在韓國投資設立電機株式會社,投資總額1100萬美元,主要從事發電機、起動機及其他汽車電子電器產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生產、銷售以及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橫店集團香港國際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香港)國際有限公司的投資總額也分別達到998和980萬美元;浙江繡錦服飾有限公司在白俄羅斯投資988萬美元設立波塞頓服飾有限公司。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全市61%的新批境外企業投資總額在100萬美元以上。其中500萬美元以上項目6個,千萬美元以上項目2個。永園閥門、非誠勿擾、武義小貝哥、太平工貿、康恩貝制藥等工貿公司的境外投資項目都超過百萬美元。
浙江金輪機電實業有限公司的發展是走出去”拓市場促轉型的典型個例。金輪”在一次介紹‘企業轉型升級,走國際化經營之路’做法與體會時,深有感觸地說: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開展對外經濟交往,必須遵循國際通行做法。要做成一筆機電產品出口業務,最多時要開四個保函:一是投標保函;二是履約保函;三是預付款保函;四是質保金保函。而金融機構出具保函必須要有相應的資金壓在銀行,這對勢單力薄的中小企業來說,靠自身的能力是難以解決的。2009年,在市外經貿局牽頭下,金華市政府專門設立了對外承包工程保函專項資金”,金輪公司利用該專項資金開具保函1100多萬美元。今年1—10月,已向阿塞拜疆、阿爾巴尼亞、斯里蘭卡等7個國家開出保函17筆600多萬美元。政府保函資金的設立,為中小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極為有利條件。因此,企業沒有政府的積極扶持,自身又不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是很難‘走出去’的。”
百億目標壯外貿
為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出口超百億的目標,市外經貿局在政策上,繼續鼓勵企業擴大出口;激勵科技興貿,引導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支持資源性商品進口,促進進出口貿易平衡;支持企業拓展市場等。同時,幫助企業積極爭取中央、省級有關國家進口貼息資金、國家出口結構調整資金、省開拓國際市場專項資金、省公平交易專項資金、省鼓勵擴大進口資金等財政資助。為積極增強出口企業信心,有效推動新興市場出口份額,市區實施了全國首個出口信保全風險覆蓋”特殊承保模式,不僅有效分擔了企業風險,而且助力企業搶得了先機,贏得了市場。
在注重政策扶持的同時,市外經貿局還不斷優化出口結構,積極推動我市外貿企業做大做強。一是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抓好金華市出口創新項目計劃”,以此為載體指導和幫助優勢產業依托科研機構等創新平臺,提升科技創新力,提高產品附加值。二是加快出口產業調整。努力打造我市出口優勢產業,把我市出口產業的發展與支柱產業培育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出口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升級,積極引導和鼓勵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再造我市外貿發展新優勢。三是積極發展加工貿易。充分發揮加工貿易的比較優勢,積極鼓勵企業承接加工貿易,提升全市的加工貿易產業整體層次,增強企業配套能力、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增值率,實現加工貿易發展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的統一,發揮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在促進我市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一系列措施大大地推動了外貿出口,今年4月至7月,我市出口連續四個月創歷史新高,早在9月底全市出口就已超過去年85.98億美元的水平,到11月底,全市實現自營出口110.81億美元,同比增長43.7%,增幅高于全國、全省10.7和6.3個百分點。十一五”期間全市共新增備案企業4585家,累計擁有進出口資格企業6988家,其中有出口實績的企業新增1979家,達3686家。年出口超1000萬美元大企業截至10月底已達197家,預計全年將超過240家,較十一五”初期增長1.6倍以上。
百個載體促轉型
圍繞轉型升級工作主題,從年初開始市外經貿局各業務線就設計了多個載體和100多項活動。
一年來,亮點可圈可點:
抓規劃建設。從2009年12月起,市外經貿局與浙師大工商學院聯手規劃編制金華市開放型經濟十二五”規劃。結合外經貿工作實際和職責崗位,積極參與金華產業集聚區和義烏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兩個發展新平臺的規劃建設,積極投身現代服務業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建設和義烏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根據我市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與市經濟建設規劃院聯合編制金華市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通過規劃布局引導服務外包產業向集聚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抓創新項目實施。重新編制我市出口項目創新計劃,并指導各縣(市、區)符合條件企業進行申報,全年累計實施出口創新項目21項。
抓品牌建設。為推動出口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加強申報指導,鼓勵和幫助符合條件的出口品牌企業積極申報,新評選出包括博尚電子、日普、信陽、星碧和伯虎等17個品牌為金華出口名牌”,推報省級出口名牌20個。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商務部出口名牌2個,省級出口名牌24個,金華出口名牌76個。
抓預警平臺建設。組織省律師團到我市相關重點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增強企業維權意識,積極幫助和指導企業應對國外反傾銷。努力加強外貿預警機制建設,跟蹤和指導預警點的信息采集、發布、上報,確保各預警點預警機制運行的規范和效果。在繼續抓好省、市兩級11個預警點的基礎上,今年又指導并幫助蘭溪牛仔面料、武義不銹鋼制品兩個預警點順利通過省級外貿預警點考核組考評。截至目前,全市省級外貿預警示范點增加至8個。
抓基地建設。在不斷加強現有省級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并組織申報包括工具、小水電設備制造、棉紡制品、全地形車、餐廚用品、不銹鋼制品、文教用品、小商品、無縫內衣和襪業等10多個省級出口基地。
抓開發區整合提升。金華、義烏、蘭溪、東陽、永康、浦江和武義開發區7家省級開發區的整合提升方案先后獲得省政府的批復,共整合各類園區31個,發展空間由整合前的50.2平方公里拓展到授權管理的755.47平方公里,產業規劃布局由傳統優勢產業向現代產業體系調整升級。經國務院批準,金華經濟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浙江中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抓部門聯動。實行局機關干部三聯系”工作制度。由責任領導帶隊,責任處(室)參與分5組走訪重點外貿出口企業、重點外商投資企業及重點外商投資項目,加大解決難題工作力度,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同時與市委統戰部、工商聯聯合簽署共同推進民營企業走出去合作協議”,聯手打造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溝通機制和協調服務平臺。健全關貿、檢貿、財貿、銀貿、工貿、技貿等協作機制,推動外經貿工作全面便利化。擴大企業融資渠道,推動外經貿企業網上融資平臺建設,優化外經貿企業經營環境。
百大項目抓招商
十一五”期間世界500強美國高盛集團、韓國SK公司、美國黑石集團、荷蘭飛利浦以并購或增資擴股等方式投資我市制造業、基礎設施項目;剛玉新能源、格林凱騰科技、雙泰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新材料、新能源項目引進建設;世界著名汽車品牌奔馳、寶馬和保時捷4S店項目落戶金華;美國HAN FENG INC投資金華首個現代國際呼叫中心項目……這些世界500強投資項目、零綠地”引資項目、新能源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項目的引進、建設和投產,充分顯示了我市在提升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效益上抓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
今年,市外經貿局共推出重點利用外資項目107個。年初重新編制完善了我市招商引資項目庫,涉及電動汽車制造、節能燈生產和醫學檢測儀器生產、茶葉生態園建設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還積極開展大活動招商。借助上海世博會”平臺舉行2010金華(上海)投資環境暨汽車與IT產業發展推介會”,大力宣傳推介我市汽車產業和IT產業;組織參加2010港澳?浙江周”,舉辦2010金華(香港)投資環境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組織參加第十二屆浙洽會”;組織參加第11屆工科會;參加臺灣?浙江經貿與文化合作交流大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其中2010港澳?浙江周”、浙洽會”和工科會”三項活動共簽約外資項目49個,總投資14.92億美元,協議外資5.86億美元。
市外經貿局立足簽約大項目,并開展跟蹤服務,大項目紛紛在金華落地。與德國合作的生產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的金華雙泰車業有限公司年內已到資817.32萬美元,我市首個外資管理咨詢公司金華海納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和從事發動機研發、生產、銷售的金華華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資金到位情況也較理想。
市外經貿局切實為外資企業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1-11月份直接服務外企超過300家,牽頭市機關七部門開展外資企業年檢現場辦公活動,編印、發放各類政策宣傳資料1200多份,建立重點外企聯系制度和信息點制度,為我市外企創造親商、安商的良好服務氛圍,鞏固招商成果。
百家公司推外包
通過本地培育和外部引進,使服務外包逐漸成為拉動我市外向型經濟增長的綠色引擎,使國際服務外包成為我市開展現代服務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全市在商務系統中注冊登記的服務外包企業達101家,從業人員達9280人,涌現出媒迪雅、天華、和洛、名家、信息港和聯翔等一批離岸外包承接量較大的企業。
金華市信息港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大力拓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目前已經與國內外十余家大公司取得合作。先后與美國紐約房交協會、越南某知名公司、香港三象帶貿易有限公司和太平洋集團簽訂服務外包協議,僅這四個項目簽約金額就達164萬美元。截至目前,該公司今年已完成服務外包交易額約150萬美元。金華市媒迪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截止到今年11月底總共運營四千余臺托管以及租用服務器,通過為用戶提供帶寬/機柜/托管/服務器硬件等IDC基礎服務。今年已與多家外資企業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如北京快網、廣州前網等。截止今年11月底服務外包交易額已達到22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并呈逐年穩步增長趨勢。公司計劃在2011年達到服務外包交易額500萬元。
為加快我市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提高國際服務外包從業人員素質,我市現已有浙江師范大學軟件研發中心、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外包培訓中心、金華聯翔服務外包培訓有限公司和金華市天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四家獲得省商務廳的批準,成為省級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金華高新園區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浙中信息產業園和金東信息軟件創業園先后被評為省級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園區。
市外經貿局通過’2010港澳?浙江周”、第十二屆浙恰會、’2010上海世博會?浙江周”等一系列的推介活動,制作金華-國際服務外包揚帆起航”專題片進行宣傳,大大提升了金華服務”的形象。在今年工科會期間,省商務廳與市政府簽署了全省首個關于共創全省服務外包重點產業集聚區”和加快推進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于2010-2013年間就共創全省服務外包重點產業集聚區”、共制國際服務外包發展扶持政策”、共造省級國際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等七個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回顧十一五”,金華市開放型經濟實現了新跨越,他們通過抓對外貿易結構調整,有力促動金華經濟融入全球;通過抓利用外資質量提升,加速推進金華經濟接軌世界;通過抓外經合作步伐加大,不斷提高金華經濟國際競力;通過抓服務外包快速起步,有效注入金華經濟發展內涵;通過抓開發區整合提升,不斷拓展金華經濟集聚平臺。展望十二五”,全市外經貿戰線廣大干部職工及廣大外經貿企業,更是意氣風發。市外經貿局新年工作思路十分清晰,在2011年全市外經貿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工業強市”、開放帶動”戰略,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調整新趨勢,落實提升國際競爭新舉措,構建四外”聯動發展新格局,實現外貿持續發展,外資優化發展,外經規模發展,外包跨躍發展,為十二五”金華開放型經濟健康發展開好頭、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