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小米創始人雷軍發布微博稱,“小米汽車新同學,今天開學了!據了解,“小米汽車”正式完成工商注冊,注冊資金100億元人民幣,由雷軍擔任法人代表,正式落戶北京,并已搭建近300人的團隊。

今年3月,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正式宣布進入造車領域。向來注重商標布局的雷軍,對小米汽車的商標保護也是不遺余力。既然跨足一個新的領域,自然要“產品未動,商標先行”。
2021年4月,小米集中申請共79個小米汽車相關商標,商標國際分類包含運輸工具、廣告銷售等。近日,多個小米汽車商標狀態變更為駁回復審中,在被駁回的商標中,包括了汽車這一項目。

事實上,就在小米官宣造車前后,3月12日,便有公司搶注“小米汽車”商標,國際分類為12類、35類。鑒于小米造車傳聞已久,因此有投機者搶先注冊“小米汽車”商標實屬意料之中。

而由于一直未能確定小米汽車官方名稱,小米公司采取“廣撒網”式注冊,一口氣注冊了包括 ”米車“、”米汽“、“小米車聯網”、“小米造車” 等數個商標。除了中文商標,小米公司還注冊了“XIAOMI MOTORS”、“XIAOMI AUTO”、“MIMOTORS”、“MIAUTO”等商標,國際分類涉及運輸貯藏、廣告銷售、運輸工具等。前段時間,小米生態鏈公司石頭科技關聯公司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請“極石汽車”商標,國際分類涉及運輸工具、科學儀器等,目前商標狀態多為“注冊申請中”。
多次因注冊商標而登上熱搜,使得圍繞小米汽車的猜測越來越多。
隨著互聯網企業紛紛投身造車行業,“跨界造車”成為一個并不新鮮的現象。很多汽車類商標的注冊存在疑似“碰瓷”知名企業或者提前“搶注牟利”的嫌疑。
“華為汽車”
湖南世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07月29日,申請了“華為汽車”第12類商標,指定使用的范圍是交通運輸工具,目前商標狀態為無效狀態。除此以外,此公司還搶注了“華為高速云”“電科高速云”“阿里高速云”“IPHONE CAR”“北斗高速云”等商標,皆指定使用在第12類,運輸工具等類別上。
“新浪汽車”
去年12月底,北京華夏坦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申請注冊了“新浪汽車”商標,國際分類為12類、35類,目前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百度“集度汽車”
百度宣布旗下汽車品牌為“集度”后,“集度汽車”、“JIDU”等商標隨即被發現已經被多家公司搶注,申請分類涉及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社會服務等,申請人包括天津智高點科技有限公司、南寧朵有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均與百度、集度公司無關聯。
商標代表著一個公司的品牌形象,也是一個企業的象征與符號。若是在商標注冊上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很容易受制于人,導致經濟及品牌上的巨大損失。所以說,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成熟企業都不應忽視商標,商標從注冊、防御、使用、監控、續展每個節點都需要跟進。如果不及時注冊商標,商標很容易被人惡意搶注!
對于這次的“小米汽車”商標,小米公司會采取怎樣的手段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您需要解決具體的商標轉讓、商標注冊問題請詳詢“帶路商標網”我們有最專業的工作人員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