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中國淘寶第一村在哪里
中國淘寶第一村在哪里?因為淘寶村的迅速發展,小伙伴對中國淘寶第一村的好奇度不斷在上升,想知道中國淘寶第一村在哪里?中國淘寶第一村的現狀如何?希望可以在小編關于中國淘寶第一村在哪里的分享中,找到答案啦!
作為當年的“中國淘寶第一村”,義烏青巖劉村是互聯網中那座龐大虛擬交易城的現實根基之一,也是義烏鄉村“觸網”的一個樣本。
青巖劉村不大,但卻有兩百多棟“倉庫”。在這個舞臺上的人來人往以及上演著的一場場店主淘汰賽,無一不折射出中國電商世界的風云變幻。
2010年,借著互聯網的“風口”,淘寶店主們在青巖劉村貢獻了近20億元交易額。如今,金冠店主們卻在離開,雖然有更多的新人仍然前仆后繼地涌來,但前輩們的成功似乎很難“復制”。
有人認為,淘寶村正在衰落,也意味著網絡創業將陷入低谷,因為優勢資源已被少數人占據。在這樣的環境中,創業者是否就注定只有失敗呢?當外部優勢一去不回,真正決定成敗的,還是只有創業者自己。
靠著999.6億元的“風口”
淘寶網在2008年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賣場,當年交易額為999.6億元,這一數字強烈刺激了創業者們的神經。此時更是馬云宣布“淘寶免費三年”的最后時刻,抓住了這條C2C的尾巴,也許就能抓住成功。
2008年,王軍加入義烏青巖劉村的創業大軍時,他大學還沒畢業。時機最重要,王軍沒怎么準備,揣著2000元錢,騎著自行車拐了一個彎,就進了隔壁的青巖劉村準備創業。
此時的青巖劉村才剛剛完成舊村改造,村里全是空置待租的新樓房。義烏的小商品“家底”,村子旁坐落著義烏最大的貨運市場,再加上2008年淘寶999.6億元的年交易額——青巖劉村順水推舟地走上了“淘寶村”之路。
當年,300元可以租下一個4米乘4米的單間,再拉一根網線連接到從二手店淘來的電腦,就可以開淘寶店了——這是青巖劉村淘寶店主的標配,全部搞定也不過500元花銷。
2009年高峰時,青巖劉的常駐人口達到8000人,甚至一度接近一萬人。
“其實應該叫電商村。”一手推動了這個義烏鄉村觸網的青巖劉村村民劉文高,很不滿大家只看到淘寶,“村里只做淘寶的人,占比可能不到20%。”
的確不只有淘寶。借著電商的勢頭,青巖劉村組建起了完整的電商鏈條:生產商、供應商、店鋪美化裝修公司、淘寶模特公司、包裹包裝材料公司、快遞,甚至還有電商培訓等等,店主僅是生意中很小的一環。
淘寶村青巖劉村的店主們在淘寶上成績頗豐,村里開出的2000多家淘寶店中,出過4家頂級金冠店鋪,但2009年青巖劉村約8億元的交易額中,大多數卻來自鏈條的其他環節。
每年春節一過,青巖劉村就會送走一批“老店主”,迎來一批新店主。細看那些離開的皇冠和金冠店主們,他們往往身兼“數職”,業務幾乎滲透了整個產業鏈。
跟著“雙十一”有肉吃
自2010年開始,淘寶商城(2012年改名為天貓)的“雙十一”促銷活動在互聯網爆發,單日成交額9.36億元。2011年更達到33.6億元。由此,拉開了電商B2C的大戲。當年,在青巖劉村成立的電子商務公司幾乎超過了往年的總和。
但是在線下,隨著第一批淘寶村店主漸漸做大,購貨量激增,廠商開始調轉馬頭,主動向店主們拋出了橄欖枝,混批業務漸漸變成了雞肋。中小混批商開始挑剔店主層級,服務大幅縮水,而大型的混批商則開始遷出青巖劉村,尋求更大的發展。小店主貨源告急。
原本完備的鏈條出現了斷層,青巖劉村網絡創業的先發優勢已經不再。
的確,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成功的案例。與陳峰一起進青巖劉村的小張,因為啟動資金充足,他在開網店的同時也申請了一個快遞網點,向下游滲透;湖北人鄒晨輝堅守了1年淘寶店后,也開始嘗試小額批發生意,“要改變,這樣才有新的機遇”。
100人帶著夢想走進淘寶村,最后剩下的也許僅10余人。“我知道這條路比以前更難,就像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但我仍想抓住這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機會。”一位淘寶店主在QQ群里寫道,像在鼓勵伙伴,又像在說服自己。
以上就是中國淘寶第一村在哪里的相關內容啦!更多精彩請鎖定~
推薦閱讀:2016最新中國淘寶村排名
淘寶村怎么做能賺錢?
上一篇: 上一篇:菜鳥聯盟次日達!雙12推新服服務
下一篇: 下一篇:淘寶小號購買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