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行業解密 化妝品為何如此“暴利”
隨著淘寶開店的火爆,很多人都來問怎么開網店的小編,如何開個賺錢的化妝品網店呢?由此可見,很多店家都知道化妝品很賺錢,只要你有好的化妝品貨源,那么,就能賺錢,但是你知道化妝品為何如此“暴利”嗎?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化妝品的真實成本賬每家的算法都不一樣,但幾乎所有人都認定這是一個“暴利”行業。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化妝品行業被打上“暴利”的標簽無可厚非,但這暴利背后卻是暗藏玄機。
化妝品行業缺乏透明,其真實成本更是一本糊涂賬,但所有人似乎都認定一點:化妝品是一個“暴利”行業。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化妝品行業被打上“暴利”的標簽無可厚非,但這暴利背后卻是暗藏玄機。
化妝品生產的門檻很低。
以相宜本草為例。相宜本草的絕大部分產品生產外包,自有工廠主要用于研發、試生產、中試等用途,不進行批量生產。公司生產設備凈值為78.35萬元,其中最主要的設備為均質乳化機。2011年,相宜本草自有工廠生產產品82.5萬件,若以平均售價計,可實現銷量約2400萬元。固定資產周轉率高達30次。
美即面膜的情況與相宜本草類似。2009年,美即的廠房、設備凈值只有606萬港幣,但生產的面膜超過4000萬片。其收入貢獻了當年總營收3.7億港幣中的約80%。
化妝品的原料也很簡單。
美即面膜的生產原料有水、精華成分和無紡布。其中精華成分為化學綜合劑,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及乳納酸。
相宜本草的原料中最主要的是油類、蠟類、酯類及它們的衍生物類,占總生產成本近10%。其他還包括一些天然提取物、功能添加劑等。但是,化妝品的原料只占生產成本的一小部分。對相宜本草而言,這一占比只有28.52%。美即面膜的比例在2009年則為46.9%。
化妝品最重要的一塊成本通常在包裝上面。相宜本草的包裝材料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55.57%,幾乎是原材料的兩倍。2009年,美即面膜的包裝物料成本占比為41.6%,與原材料成本相當。
化妝品的生產工藝也不復雜,無外乎加熱、攪拌、乳化、冷卻這幾個最主要的環節。這些環節的生產周期都很短。
美即面膜從混合水與精華成分到包裝成品的生產周期約為八天,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時間花在包裝上面。可以參考自然美產品的具體生產流程,其最核心的幾個生產環節累計只需不到兩個小時。
一個比較有趣的數據可以反映出化妝品的生產工藝。如前所述,相宜本草自產產品銷售約2400萬元,但其全年用電只有9萬元。
相宜本草的生產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只有16%,而美即面膜更是低至11.5%。
上述包括原料、包裝材料、生產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構成了化妝品企業的銷售成本。但這些成本在化妝品企業銷售收入中的比例依然很低。相宜本草和美即面膜的銷售成本分別為19.7%和23.1%。對應著這兩家企業的毛利率分別為80.3%和76.9%,其高毛利可見一斑。
此處毛利的計算還未考慮渠道成本。不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基本沒有品牌自建渠道的。他們通常需要通過分銷商和終端零售商才能將產品銷售到消費者的手中。這些市場主體的存在,還會分走相當大一部分的渠道利潤。
以美即面膜為例,2009年,美即面膜的撕除式面膜給渠道商的平均售價為6.5港幣,但其終端統一零售價,除基礎款面膜以外,其他系列的面膜單價均超過15元人民幣,渠道加價率接近兩倍。
銷售成本、品牌利潤、渠道利潤構成了化妝品的終端零售價。這三部分組成中,銷售成本所占的比例非常低,這也是大家抨擊化妝品暴利的主要依據。
渠道的意義在于使消費者能夠直接接觸產品。而品牌商的利潤里面,除部分用于渠道的拓展與維護外,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品牌形象的塑造。
化妝品消費的是夢想,你愿意為毫無知名度的夢想埋單么?
上一篇: 上一篇:淘寶女郎11億產值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 下一篇:淘寶賣家推廣五大SNS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