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記者訪談網購連環騙術案件
如今二手貨網上買賣日漸受市民青睞。7月8日,Q友“KK”向羊城晚報記者報料稱,近日他在趕集網上準備購買一部二手iPhone,誰知問到的八個賣家中,竟有七個是騙子!“通過這七個人,我就發現了四種行騙方式”。
羊城晚報:這四種騙術具體是怎么樣的?
KK:第一種是雙方通過淘寶進行交易,但是他發給我的淘寶網址卻是假的。
羊城晚報:你怎么確定是假的呢?
KK:很明顯的,因為淘寶的網站都是http://item.taobao.com./……而這個假的淘寶網站是http: //item.taobao.com.vvrr.cu.cc……多了“vvrr.cu.cc”。并且這個網站登錄淘寶號時,我隨便輸入賬號和密碼也能認證。
羊城晚報:還有其他什么行騙方法呢?
KK:第二種騙術是通過財付通來支付,但是賣家在商品類型上寫的是“虛擬商品(不需要流通)”。如果是實物交易,那需要物流的證明。而如果是虛擬物品,就不需要通過物流的。所以賣家說他發貨了,再隨便找一些證明說他發貨后,財付通的錢就輕易流進賣家口袋里了。
羊城晚報:面對這些騙術,換作是不熟悉網購的人就容易上當了吧?
KK:是的,就是這樣的。還有第三種是騙子所說的“第三方物流”,他說他們那邊的物流可以“中介”,就是他把貨寄到快遞公司,然后買家把錢給快遞公司,最后快遞公司才給買家發貨。但實際上快遞公司的網站和電話都是騙子自己做出來的,因為網站做得很簡陋,打電話咨詢也找不到所謂的“物流公司”。我還專門問過做物流的朋友,他說物流行業里并沒有這樣的業務,所以證實了這也是個騙局。
羊城晚報:這些都需要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吧?
KK:是的,需要很小心去發現。不過第四種騙術就比較簡單了,那些騙子給你提供貨到付款的服務,但是要求先給手續費,并以“最近很多人要求貨到付款,貨到了,買家竟然不要了”為由,讓買家覺得情有可原;而當買家一旦給了手續費后,對方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羊城晚報:為了預防更多市民上當受騙,你有什么好建議嗎? KK:一句話,提前交錢都不要相信,當面交易是最安全的。沒見到貨之前,不要交錢,這樣就不會被騙了。
上一篇: 上一篇:我的淘寶經歷
下一篇: 下一篇:怎么去把網店經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