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開放平臺”攪動互聯網江湖
最近一段時間,“互聯網開放”的彩旗飄揚,各種開放峰會、開放研討會、開放公關會風起云涌,各種各樣的開放平臺相繼推出,令人目不暇接。從百度到騰訊,從奇虎360和新浪微博,開放平臺開始席卷全國。為什么大家都愛上了平臺開放呢?
現在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把更多的應用列為了用戶端首要需求,“應用為王”也成了互聯網平臺的無上追求。大家紛紛搶做開放平臺的目的,就是希望探尋新的獲益空間。通過開放平臺的方式拓展一個新的市場,并逐步將之培養起來。等其成熟之后,通過廣告、分成、服務等方式獲得收益。另外,開放也成了互聯網大佬們對戰的利器,搶在騰訊之前先期召開互聯網開放大會,360董事長周鴻祎絲毫不避諱向外界兜售自己的開放概念。在分成比例上向騰訊、百度等大佬挑釁的同時,順便也試探了一下競爭對手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的開放底線。事實上,開放也成為當前最火熱的互聯網話題和巨頭級企業必答命題,無論是團購、瀏覽器還是游戲都登上了開放大臺。
繼騰訊朋友戰略之后,騰訊的平臺開放計劃又向前邁了一步。日前,騰訊正式發布其“Q+”計劃,任何第三方廠商的軟件都能接入QQ的平臺,直接抵達龐大用戶群。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平臺言必涉及中小企業的概念目前也被不少業內人士質疑,“是否存在大佬爭奪開發者,各領一幫中小企業以開放知名行封閉之事”。因此,大佬之間是否開放成為另一個較為關鍵的問題,其中的核心即是賬號能否打通,是否真如所言的那樣實現用戶共享。
客觀來說,中國現在的互聯網環境決定了,用戶共享目前只是看起來很美好。騰訊雖然已在逐漸打開封閉的城墻,但依然把最核心的資產——QQ客戶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一旦影響自身利益,所有公司都不會因為“開放”這樣的空洞教條而喪失商業理性。在中國互聯網界,“開放”只能說剛起步。有的企業只是剛剛有了構想,有的只是剛剛喊出了口號,還有的是說著“開放”的話,做著“封閉”的事。
在中國互聯網界,“開放”何其可貴,不論是“真開放”還是“偽開放”,“開放”二字光是個口號,就已經賺足了人氣。可眾多的平臺都開放了,這些開放的平臺會不會各自占山為王,收羅自己的隊伍和圈子,在商業理性思維的驅使下,一切都很難講。各家互聯網公司都想學Facebooke和蘋果那樣,從產品、服務商提升為平臺商,坐穩江湖地位,這確是最內心的真實。共享在目前的技術環境下,包括安全、接口以及實現都有很多極具參考價值的實例,打通所有的賬戶,實現平臺內和平臺間的互通沒有太大問題,問題是:蛋糕做好了,該怎么分?所以,在互聯網巨頭們各自小算盤扒拉的山響的情況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分成模式和運營合作形式才是關鍵。
互聯網大佬們為了做好這個開放平臺的情況下,必然放棄原來的平臺內應用的優勢地位,比如騰訊,如果放棄QQ秀、QQ游戲等等應用,和第三方應用提供商一起競爭,不知道騰訊們有沒有這樣的勇氣,這也注定是一個糾結的過程。“開放平臺”首先是平臺要尊重用戶選擇權,盡量多地引進應用,甚至是競爭對手的應用;其次是平臺商能給應用商提供合理的分成比例,讓應用商感到有錢可賺。開放最本質的革命性在于一個平臺通過種種接口向第三方開放用戶關系和用戶行為數據,通過用戶之間的互動、個性化和精準化傳播和推廣各種服務和服務信息。沒有如此概念的“開放平臺”的競爭模式是“偽開放”,大家不在一條線上平等競爭,這樣的平臺實際還是“封閉”的,“開放平臺”的蛋糕在沒有確定收益分成的規則之前,注定還不能成為互聯網企業的美味。
上一篇: 上一篇:新手開網店初期賣什么比較好?
下一篇: 下一篇:直通車不能提高網店流量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