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阿里“年貨節”大豐收:5天銷售21億件商品
2月1日下午,阿里巴巴聯合一財商業數據中心發布了首份“中國年貨大數據報告”,報告內容顯示,在阿里年貨節為期5天的活動,消費者買走了21億件年貨產品,相當于全國人民每人買了1.5件。那么,消費者在2016年春節前夕購買了哪些年貨?農村消費又有哪些意向不到呢?
賣21億件商品移動端占比七成
數據顯示,1月17日至1月21日阿里年貨節期間,國人累計從淘寶、天貓、村淘和聚劃算上買走21億件年貨,相當于每人購買了1.5件年貨。其中,70%的訂單是移動端完成,15%的訂單來自村里,80后以及90后消費者,聯手貢獻了81%的訂單,年貨消費的主力仍是年輕消費者。
農村年貨消費直漲三倍 全國超出12000個農村淘寶服務站參加了阿里年貨節,消費比平時增長331%,平均每筆訂單為262元,對比2015年12月的筆單價121元,增長了141元,增幅達到117%。
食品、服裝最受歡迎 中國年貨大數據報告顯示,食品類商品的銷量比平時增長了165%,食品在年貨消費中的占比僅次于服裝,遠高于電器、美妝飾品、家居用品等其他品類,說明舌尖味蕾絕對是國人置辦年貨的重要考慮。
進口年貨消費人群59%是女性 進口年貨消費人群59%是女性,購買目標從美妝、日化到食品、母嬰等。中西部地區的母嬰訂單增長近三成。
2.8億件年貨加入春運的遷徙大潮 報告顯示,阿里年貨節期間,13.66%的訂單發生明顯遷徙,這意味著猴年春節大約有2.8億件年貨加入春運的遷徙大潮。“先回家”的年貨當中,下單地址集中在北上廣深,其次是杭州、蘇州、東莞、南京,說明一線城市仍然是最大的追夢之地,給遠方的家人購置年貨,或許是與親人分享這一年收獲的最好途徑。
報告統計了年貨節期間,各年齡段消費者購買情趣用品的金額占比,51-70歲的長輩群體只貢獻了9%的購買份額,但在購買偏好度(即該年齡段購買者在該年齡段用戶群體的占比)上,卻遠超年輕群體,排在所有年齡段的第一位。排在第二的是18-22歲的90后群體。
上一篇: 上一篇:國產威武:百度地圖和支付寶搶春節前登陸日本
下一篇: 下一篇:購買的網店出現流量危機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