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跨境電商成假貨幫兇,網購安全何去何從
仔細回想起來,小編第一次有海外代購這個概念,是因為多年前某品牌奶粉被查出含有大量有毒物質的事件。一時間風波驟起,不少父母選擇了通過關系從海外代購奶粉,這個之前一直被認為是購買國外奢侈品的專用途徑,也第一次成為了購買日常商品的渠道。再之后,就是跨境電商的崛起了,但據搞號網最新了解到,初衷是讓消費者購買更安全更正牌的國際商品的跨境電商服務,現在卻成為了國內假貨的幫兇,假貨出國“洗白”并“鍍金”之后,重返國內市場,欺騙國內消費者。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在蜜芽網上購買了三個宣稱為“100%正品”“授權銷售”的日本產Betta寶石系列玻璃奶瓶,但在與從日本Betta官網購買的同型號奶瓶進行對比后,二者生產公司不同,且前者沒有數字標識,因此懷疑是假貨。
隨后,一系列網絡“攻防”之后,該消費者刪除了此前的投訴微博。然而,消費者之所以刪微博,是因為工商部門認定,蜜芽賣網的Betta和日本的商品就是兩個牌子,前者的資料(包含不僅限于原產地證明,海關報關單,商檢證明,運輸證明等),經工商部門核實符合手續——這是一家注冊在國內的公司。
當然,日本Betta否認了授權蜜芽網銷售日本ZOOM.T公司的Betta奶瓶,并表示不負責鑒定真假,建議用戶在正規店購買。對此,蜜芽網表示此前確實有關于日本Betta(ZOOM.T株式會社)的授權,但去年10月份協議停止,工作的疏忽導致沒有更換資料。
換言之,消費者在蜜芽網上購買的、用ZOOM.T資料的、型號都一致的Betta產品并非ZOOM.T的商品,而是另一個公司的Betta奶瓶。
搞號網獲悉,目前除了淘寶天貓、亞馬遜、蘇寧、京東等綜合性電商平臺加入跨境交易外,還催生了眾多垂直進口電商。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718億美元(彼時約合人民幣4.2萬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貿易達到512億美元,同比增長40%;進口貿易206億美元,同比增長60%。從業跨境電商超過20萬家,平臺型電商也超過5000家。
“類似品牌‘偷梁換柱’的騙局,消費者維權很難。一旦出現糾紛,跨境電商平臺也“喊冤”,將自己置身于“第三方”,將維權推給消費者和海外賣家,摘除自己的責任。
“出現了質量問題、貨不對板、丟失等問題,退換貨手續相比國內網購復雜很多,比如涉及跨境通關、物流、費用等,消費者的體驗不佳。”業內人士透露,跨境電商與海境外品牌、商家未能實現“一手貨源”直接授權、對接,也造成了消費者維權難。
跨境電商本應是未來電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如今卻成為了電商發展的阻力,這說明無論是在各電商平臺規則制定上還是政府的監管力度上,都還存在著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決,那么想要從互聯網下手解決制假售假問題,就永遠只是一句空談。
上一篇: 上一篇:做淘寶運營,以下4個價格必須理清楚
下一篇: 下一篇:微信投票成騙局?移動支付安全受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