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阿里“追剿”差評師,網店轉讓望嚴懲不貸
差評一直是不少網店掌柜心中永遠的痛處,特別是對于一個新開張的網店來說,在評論基數還比較小的時候,一個差評對于整體好評率的影響可謂是致命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都在各個新開張店鋪里買各種商品,目的不在商品,而是為了獲得一次差評的機會,然后借用這次機會向網店掌柜施壓,要求“返現”。這樣的人,被我們稱之為差評師。為了打擊差評師,還淘寶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阿里再次重拳出擊,網店轉讓搞號網認為,這次的手段可以說是打擊了差評師存在的基礎,是真正可行有效的解決方案。
7月22日消息,網店轉讓搞號網獲悉,阿里巴巴平臺的“消費者誠信數據模型”啟動了惡意評價追溯刪除功能,當ID被模型認定為職業差評師后,其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歷史差評將被系統追溯刪除。
據悉,自該功能上線以來,在阿里巴巴平臺上單周被模型命中的差評師活躍ID數下降率近80%。
阿里巴巴集團方面對此表示,“這是業內首次在真正意義上撬動了差評師黑色產業鏈的直接經濟利益。”
據網店轉讓搞號網了解,自阿里巴巴的“消費者誠信數據模型”上線以來,被命中并認定為職業差評師的ID歷史累計接近500萬,平均每周被模型命中的惡意差評達15萬條,職業差評師新增ID數在峰值時約每周4萬個。
惡意評價追溯刪除功能出現后,對于被數據模型識別的職業差評師ID,阿里信用團隊會根據不同行為的危害程度,以梯度攔截方式在交易端及評價端對賬號進行限制。
例如,對于惡意差評情況嚴重的ID,系統將要求其完成一系列身份認證,若認證失敗,則對該ID做永久封號處理,同時,相關ID留下的惡意差評記錄將會被系統自動刪除。
并且,由于阿里巴巴大數據模型的底層數據積累豐富,已實現ID與ID之間的快速關聯,因此,職業差評師很難換ID繼續“作案”。
“我們有近萬個指標對ID做關聯,甚至可以細化到行為習慣上,所以在數據庫提供ID關聯信息的基礎上,想換馬甲重新再來惡意差評的事,現在已經幾乎不可能了。”阿里巴巴信用團隊負責人補充道。
網店轉讓搞號網了解到,除了阿里大數據檢查外,商家亦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對收到的評價進行自檢:第一、通過“我的淘寶”——“評價管理”——“來自買家的評價”端自檢;第二、在服務中心投訴入口對自家店鋪收到的評價進行檢測。據悉,商家自檢出的30天內來自差評師的中差評可自行刪除;而對于尚未明確定性為惡意差評的情況,商家可投訴舉報,之后客滿熱線將進行跟進處理。
利用別人的軟肋進行金錢索取,差評師算是好聽的,說得不好聽,這就是互聯網敲詐勒索,對于這樣擾亂整個淘寶市場的行為,無論是淘寶還是政府,都應該大力打擊,讓其再無生存空間。
上一篇: 上一篇:淘搶購規則有變,你看過了嗎?
下一篇: 下一篇:淘寶網店轉讓賣家需要的證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