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人的角度看,閔行是:
(1)郊區。目前上海最后一個縣,崇明,也改區了。但是上海人心中的市區,永遠是老上海的英租界 + 法租界 + 老城廂。(本人住的地方,原屬上海某縣某鎮,但我還是這樣認為。)
(2)改革開放后最早的外地人聚集區。可能因為那里有兩塊比較早的“開發區”,即閔行區雛形。還有較早的“高科技園區”漕河涇,租房肯定去南邊郊區(西邊近機場,被日、港、臺的人占了,物價高)。兩塊招牌比較吸引人。
抖音的視頻制作人和受眾,主要是農民工二代。這些平均學歷初中二年級的人,占上海外地人的大多數。他們搞出來的言論,無非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給自己壯膽。一會兒他來建設之前上海只是小漁村,一會他才是上海的未來。-------- 所以,江蘇的朋友們,即使他說,銀河的公轉軸,正好通過群租房里,他那張床鋪,你也不必跟他較真。
高配水平:
桂林路(閔行區虹橋鎮)
閔行區在桂林路附近的區界劃分,吳中路以南,夢公園以北,匯豪商務廣場以西均為閔行區的領地。
虹橋鎮東部(中環以內到內環)是整個閔行區城市化率最高、房價最貴、最繁華的地段(僅限閔行

虹橋鎮原名虹橋鄉。虹橋鄉的范圍比虹橋鎮更大,以前虹橋路地鐵站(那時候上海還沒有地鐵,只是描述位置)以西全都屬于虹橋鄉,南面的漕河涇也屬于虹橋鄉。后來虹橋鄉北部被劃入長寧區,南部被劃入徐匯區,所以只留下了中間的一部分還在上海縣手中。閔行區和上海縣合并之后由閔行區繼承。
標配水平:
莘松村(閔行區莘莊鎮)
莘莊是閔行區駐地,1992年閔行區和上海縣合并之后,閔行區人民政府從閔行鎮遷到了原上海縣人民政府駐地莘莊鎮。
低配水平:
永豐村(閔行區浦江鎮)
永豐村是閔行區最南端的農村,和奉賢區僅隔一條河。
可以看出,不管是高配水平、標配水平還是低配水平,閔行區都沒有到“吊打江蘇所有城市”的程度。甚至都不用動用蘇南,從蘇北的徐州、淮安等城市里挑

思考題:
兩小區相隔僅一條小路,為何房價差距足足有一倍之多?
我不玩短視頻APP,如果說住在閔行的人有這個認知我不奇怪,不過我想這不會是原教旨意義上上海人的認知。所以可以的話,你直接在下面回復:你真是上海人嗎?來幾句上海話證明下就可以了。
至于有人提到的閔行在上海人眼里是郊區,這個也是不太確切的。閔行算是一個“不郊不市”的存在。當和盧灣、黃浦、靜安、南市甚至普陀擺在一起,它都更不“市”;但和青浦、嘉定、南匯、奉賢、金山擺在一起,它都更不“郊”,嗯,就是那么有趣。我可以舉個類似的議題:浦東傳統上被認為郊區嗎”?很簡單,看具體位置,沿江地帶,90年代就是市區郵編,清一色的市區人地盤,和郊區有半毛關系?深入往東往南,那你說和遠郊一個樣,也算符合實情。此外,由于閔行地盤大,在上海人眼里有些地盤是本地人,有些地盤是市區人的,大部分地盤則是荒的

另外我們真要比,是不大會和帶”江蘇“字眼的比的,實話實說,要比都是蠻具體的城市。周邊幾大上海人常見的蘇南祖籍地,在上海一般是被認為日子很舒服、性價比很高的存在,公務員、教師收入秒殺上海,這個才是真實印象。所以,現在上海人也有往那里跑的,老人搬過去的就更不用提了。如果蘇南蘇中和上海現在的實際生活水平有極大的落差,那么上海新增人口的籍貫地會和幾十年前類似,實際呢?徹底大相徑庭,所以這個現象已經直接說明了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還有可以深化的地方,比如所謂發達是什么?如果是首位度知名度,那么上海就不需要說。如果說實際生活質量,只論普普通通的人,還真沒我老家強什么。恩,我就是個四代移民,我很早就知道上海這個傻缺城市的使命,但抖音上的逗逼們顯然不知道,大部分外地人也顯然都不知道。
上一篇: 上一篇:哈爾濱短視頻制作:如何看待上海家政阿姨發抖音視頻涉及雇主所用護膚品、孩子背的書包、一周的菜等個人信息?
下一篇: 下一篇:上海短視頻代運營:上海有哪些值得加入的互聯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