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限制弱勢群體分享內容,抖音海外版TikTok再涉嫌侵犯用戶隱私
近日,德國某媒體報道了一則抖音海外版TikTok限制弱勢群體發布內容的新聞,再次引發了大家對TikTok侵犯用戶個人數據隱私問題的關注。
一份TikTok泄漏的內部管理培訓文件顯示,他們正在用一種非同尋常的方式對待殘疾人、同性戀、肥胖用戶等群體,引起巨大爭議。平臺上殘疾人、面部損傷(包括胎記與斜視)、孤獨癥、唐氏綜合癥用戶上傳的視頻,在達到6000-10000次觀看之后,會標記為Auto_R。并且將自動歸類為"不推薦"類別,不會出現在APP首頁的"為你精選"信息流里,同時只在上傳的國家可見。
對于那些弱勢人群來說,貼標簽就等于在宣告"要遠離殘疾人",意味著實際上他們幾乎喪失了觀眾。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從實際操作過程講,TikTok平臺的審核人員是怎樣做到在短短15S內,識別這些特殊人群的?不能不讓人懷疑平臺方暴露了其非法侵犯用戶個人數據隱私的問題,畢竟這方面TikTok可謂"慣犯"。
要知道,目前TikTok正面臨著美國參議院民主黨和共和黨雙方面的審查,且仍未消除美國監管部門對其隱私及數據安全問題方面是否構成國家安全隱患的擔憂。
除了本次美國國會計劃召開的聽證會, 英國慈善機構Barnardo的一份報告顯示,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為犯罪者大開方便之門,讓其能夠針對8歲的目標用戶定向傳播明確的性信息,13歲及以上的分級限制形同虛設。今年7月TikTok還遭到了英國監管部門的調查,重點關注其對年輕用戶信息處理方式及安全考慮,結果認定后將遭遇高達1790萬英鎊(約合2260萬美元)的罰款。
早在今年4月, 由于Tiktok涉嫌向外傳播涉及色情與兒童隱私的內容,印度高等法院國內發出臨時指令禁止下載TikTok應用程序,并要求媒體不要對其上發布的內容不要進行擴散。4月17日,谷歌和蘋果的印度版應用商店全面下架了TikTok。
此外還因違了《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COPPA),未經家長同意私自搜集和獲取13歲以下兒童的個人信息,于2月下旬,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指控,支付其高達570萬美元天價和解金。
國內版抖音也深陷竊取用戶隱私問題。
今年年初,一篇名為《現金貸侵襲抖音》文章曝光抖音將用戶隱私賣給廣告主亂象?;ソ鹕鲜泄矩撠煆V告投放的趙陽,對著記者自信滿滿地說:"信不信,你刷抖音不出5分鐘就可以刷到我們。"他表示,只要在抖音的廣告分發平臺充上一筆不菲的費用,就能獲得其全部用戶隱私信息。
用戶數據隱私是大數據時代普通用戶最敏感的話題。TikTok或抖音平臺手握"數據石油",對于未成年人、殘疾人士、邊緣人群等隱私安全更應該加以重視和保護,侵犯用戶數據隱私不僅逾越了法律的準繩,更應受到道德的譴責。
根據此次德國媒體的報道,TikTok以調取用戶隱私數據為代價,對易受害人士進行標記,限制其正常社交活動。在社會道德上,美其名曰是 "為了保護易受網絡霸凌的脆弱用戶",但是很明顯,這是一種打著"保護"旗號的投機取巧行為,看似在展示平臺對關照邊緣人群的社會責任感,實則只是避重就輕,規避對暴徒的監管職責。
正如德國學者康坦斯丁·格羅什在報道中所說:最具毀滅性的欺凌形式就是故意無視他人。打擊網絡暴徒的措施必須以限制行為為目標,而不應以受害者為目標。國內網友也對TikTok所謂"保護"弱勢群體的方式提出質疑。
人為技術手段限制特殊用戶群體發布內容,避重就輕逃避對平臺上施暴者監管職責,不僅顯示了TikTok平臺社會責任感缺失,更暴露了TikTok甚至字節跳動侵犯用戶數據隱私"歷史問題",等待它無疑是國外嚴苛的監管處罰,字節跳動出海之路恐將更加坎坷。
上一篇: 上一篇:云南短視頻制作運營:怎么用抖音賺錢?抖音賺錢的4種盈利模式
下一篇: 下一篇:抖音超火的古風歌曲,里面的背景故事卻是如此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