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最全干貨 | 關于新媒體、自媒體的所有問題,都在這里了!
在這個大時代下,跨行進入新媒體領域的人越來越多,雖說人很多,但是真正做的好的卻屈指可數。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起跑線上。
很多人對新媒體本質理解不透,新媒體和自媒體混為一談。認為開個公眾號就算做新媒體;認為寫個微博就是在做自媒體;認為新媒體運營只是寫寫文章那么簡單……
有沒有搞錯!要是這么簡單那就沒搞頭了,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概念。基本上是處于一臉懵逼的狀態。
為了給新媒體人正名,也為了給眾多的新媒體新人們做一個科普,更為了新媒體事業的發展和繁榮富強(這是我的真心話~),小編耗費幾周時間整理出版了這本《 新媒體紅寶書 — 新媒體人必備寶典 》。
做好新媒體也要從“道”和“術”兩個層面去做。這本紅寶書主要是從“道”的層面去講的,包括對一些新媒體基礎概念的科普、工具的推薦以及一些思考,適用于各層級的新媒體人品讀。具體分為以下幾個篇章:新媒體是什么?自媒體是什么?新媒體運營是什么?新媒體基礎概念以及常用工具。
好的,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開始
第一章:新媒體是什么?1.新媒體和社會媒體
2.新媒體的典型標志
3.新媒體的發展趨勢
4.新媒體的前景思考
“你做什么行業的呀!”
“新媒體。”
“噢噢…公眾號小編對吧!”
……
每當別人問我這樣的問題,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回答他。因為,我不可能用幾句話來讓他明白我所從事的行業。
坦白地說,很多時候我都在問自己。新媒體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會讓越來越多的人不顧一切闖進這個領域。
以前我會簡單地認為新媒體就是相對于舊媒體而言的。像報刊、雜志、廣告標語屬于舊的傳播媒體,而互聯網、電腦、手機就是新的傳播媒體。但是到后來我發現,新媒體可沒我想象的那么簡單……
1.新媒體和社會媒體
有人對新媒體下過定義,新媒體(New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地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微信、微博、短視頻、直播、論壇等等這些都是屬于新媒體的一種。
為什么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呢?它不是一個媒體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下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也叫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簡稱SM,指的是互聯網上基于用戶關系的內容生產與交換平臺。
我們看下幾個關鍵詞:互聯網、用戶關系、內容生產、平臺。
和新媒體聯系起來就很好理解,新媒體是建立在社會化媒體的基礎上進行的,社會化媒體同樣也建立在新媒體的基礎上。它們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017中國社會化媒體格局可能有的小伙伴就不理解了。這不就矛盾了嗎?他們到底哪個包括哪個呢?
其實,這并不矛盾。也不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仔細考慮下新媒體的發展會發現,新媒體越來越具有社會化的特性。簡單地說,你在新媒體這一環境中你幾乎可以完成任何社會化的事情。
例如:購物、點餐、買房、旅游、交友……(衣食住行和社交)通通都能利用現在的新媒體生態去完成。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具有社會化,新媒體不能離開社會化單獨存在。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化形式想脫離新媒體生態存在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JZ多媒體解決方案創始人計育韜曾說過,新媒體其實更貼切地講應該稱為社會化媒體。(所以新媒體的另一種說法是SM,你get到了嗎?)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還是一頭霧水。沒能搞懂到底新媒體是什么,怎么去判斷它是不是新媒體。下面,我就講一下新媒體的幾個典型標志。
2.新媒體的典型標志
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且可以長期保存
這個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傳播事件的速度幾乎是實時傳播。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秒鐘前干了什么,可能你只要輕輕滑下手指刷新下推特就能知道。其實正是因為新媒體是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這也是網媒與紙媒的最大優勢。
范圍廣指的是傳播不受地域限制。一個事情傳播的廣度可以到達每個互聯網覆蓋的地方,涉及到每個類型的群體。
速度快、范圍廣這兩點使得“病毒式刷屏級”傳播成為可能。
▲沸沸揚揚的“羅一笑”刷屏事件還有一點就是可以永久保存,只要這個互聯網生態系統還存在,100年后,現在的內容照樣可以完整的存在并傳播。
可以在線互動,人人都可以參與
任何新媒體形態,都會有一個互動的模式。朋友圈、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都具有很明顯的互動模式。例如你看到好的微博,你可以做點贊、轉發、評論、收藏、贊賞等一系列動作。這些動作都是互動行為!
即使不是基于社交平臺產生的,給它加一個社交的互動屬性,也會讓用戶更加具有粘度。公眾號、今日頭條同樣也有評論、點贊等互動性功能。網易云音樂不就是因為它特色的評論功能爆火的嗎?
說到互動就不得不提直播,應該說整個的直播產業就是靠著這強大的互動粘性生長的。“雙擊666”“老鐵沒毛病”“小火箭走一波”就是最好的證明。
與直播相類似的視頻彈幕功能讓觀看視頻不再孤單,好像每次觀看都有幾十萬水軍陪你一起“666666666”……
▲A站上的彈幕大軍人人都可以參與指的是人人都可以是媒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媒體。當個人來承擔整個新媒體生態的運營時,新媒體時代也就變成了自媒體時代。
每個人都有發言權,每個人都有監督權。當社會發生了某件不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事情,你可以告知他人告知社會。(比如畢福劍事件)
大眾可以對任何人或者事監督并發表自己的建議。這是這個時代每個人的權利!
可以選擇你收到的信息,可以拉黑
曾經我們以為互聯網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平,但如今才發現,這個世界還是碎的——人們互不理解互不認同,甚至彼此不知道。
為什么會這樣?
潘石屹講了最質樸的邏輯——因為互聯網可以拉黑。
舊媒體時代你不能決定一份報紙中會有什么內容,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在那里。而新媒體不同,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內容,不喜歡的可以拉黑。而機器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專門推薦符合你口味的內容。
3.新媒體的發展趨勢
新媒體的發展讓我們獲取內容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每個人的時間變得尤為寶貴,商業的戰場仿佛變成了時間戰場,商家紛紛爭奪用戶的時間,誰搶奪的時間多,誰就能從中獲得更大的利潤。
閱讀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好像捧個大部頭就是在浪費時間一樣。我們再也沒時間去細細品讀經典,取而代之的是移動閱讀、碎片化閱讀……
– 注意力經濟時代
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講到,“在信息豐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既然它是最后的稀缺資源,那么注意力流向哪里,金錢就跟到哪里。”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泛濫導致我們的精力分散,注意力越來越不能集中。所以搶奪用戶注意力變得尤為重要。
注意力經濟時代,高質量的、良好的體驗是最具價值的,因為體驗才是不可復制的商品。在這個人人都是IP、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看成一款產品,你的價值就體現在你的產品是否具有高質量和良好的體驗。
– 移動閱讀時代
主要分為碎片化閱讀模式和頭部內容效應。
碎片化閱讀模式,把零碎時間重新整合,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的可能性。上下班地鐵上、散步時、休息時、甚至方便的時候都可以進行閱讀。
雖然增大了可能性,但是同樣也降低了效率。碎片化閱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淺閱讀和泛閱讀,我們好像知道很多知識,但是卻不精通。這是當代人知識焦慮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頭部內容效應指的是頭部內容的價值是最大的。往往一個領域中頭部內容所占比重巨大甚至造成壟斷的效果。
馬東認為,內容領域就像一座金字塔,頭部內容只占 5%,前20%的叫優質內容,而剩下的就是普通內容,只有少數頭部內容能拿到最高的價值。
在淘寶搜索“愛奇藝會員”,選擇“按銷量排序”,排名第一的商品,賣了超過73萬件,占總銷量超過72%,遠遠甩其他商品好幾條街。
而排名在20名以外的商品,單個銷量占總銷量0.1%都很難。
▲ 淘寶搜索“愛奇藝會員”內容領域為何會出現馬東說的只有頭部能賺錢?
美國社會學家威廉·麥克菲提出了一個解釋——自然壟斷法則:
占相當大比例的流行產品愛好者都是由邊緣消費者(購買頻率不高)構成,而相當大比例的冷門產品愛好者由忠實消費者構成。換言之,少數的忠實消費者往往知道有很多選擇,而占主流的邊緣消費者卻很少知道替代性產品的存在。 所以,爆款往往自然壟斷了多數人群。
– 參與感時代
參與感時代也就是全民參與時代,傳統的媒體為什么要轉型,因為媒體分發內容的載體需要改變,內容制作的方式需要融入參與感。
報紙出版周期進化路線:月報-周報-日報-門戶網站-客戶端。
視頻新聞交互方式進化:節目錄制-直播-熱線電話-短信投票-在線評論-在線彈幕。
未來經濟將是一種體驗經濟,未來的生產者將是制造體驗的人,體驗制造商將成為經濟的基本支柱之一。而在體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就是用戶的參與感。
4.新媒體的前景思考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社會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地變化,知識付費、直播、短視頻……新媒體生態也會不斷變革。我們每個人應該抓住這個風口,在這個大時代中展現自己的價值,打造自我品牌的超級個體!
未來也許會有更加不可思議的事物出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已經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去迎接未知的未來吧!
第二章:自媒體是什么?1.自媒體的本質是什么
2.自媒體和新媒體關系
3.怎樣的人能做自媒體
4.自媒體的平臺有哪些
5.自媒體應該怎么賺錢
6.自媒體的前景與展望
7.自媒體常見問題回答
大家都說現在是新媒體的時代,也是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是IP,人人都是品牌。
沒錯!的確是這樣。但是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自媒體和新媒體的含義……
以為寫公眾號就是做自媒體;
以為新媒體就是玩玩微博;
以為隨便寫篇文章就能火;
以為新媒體沒有門檻誰都能做;
……
大部分人甚至把他們劃等號!說自媒體就是新媒體?
當有朋友問我做什么的時候,我可以說我是做自媒體的,也可以說我是做新媒體的。
這就很神奇了,明明兩者不同,為何都可以用來描述職業呢?
自媒體究竟是個什么鬼呢?是利用互聯網賺錢?是寫文章的?到底是什么?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
1. 自媒體的本質是什么?
自媒體從字面上的解釋有兩層含義:1.自己的媒體 2.個人為一家媒體
這兩個解釋哪個是正確的呢?其實都沒錯,自媒體的本質就是你就是一家媒體(或者說公司),在這個公司里只有你來運作。包括產品研發、營銷策劃、內外部管理都需要你一個人來掌控。
所以很多人都說,做自媒體很難,相當于要把自己當做一家公司來運營。你得有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你得有把產品銷售出去的渠道和能力,你還得想方設法留住用戶增加黏性等等等…
往大的意義來講,這個“你”并不一定指的是個人,可以是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團隊。所以就有企業自媒體的說法,企業自媒體大部分注重打造企業品牌,實現線上流量增長然后直接或者隱性變現。
2.自媒體和新媒體的關系?
那么,自媒體和新媒體又有什么區別呢?僅僅相差一個字,代表的意義卻是千壤之別,但是有很多人把它們混為一談。
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誤導,因為當別人詢問我們做什么職業的時候,可能會回答“自媒體”,也可能會回答“新媒體”。所以,在局外人(小白們)看來,這兩者就是一樣的。
其實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我舉個例子可能你就明白了。
A:你喜歡讀什么書呀?
B:噢,我喜歡讀《吶喊》
C:你喜歡讀什么書呀?
B:我喜歡讀“魯迅”
兩者的回答都沒問題,只是說的維度不一樣。《吶喊》指的是具體的書名,而“魯迅”則指的是喜歡的作者。
這兩者的關系應該可以理解成《吶喊》只是“魯迅”的一小塊子集。利用這個概念,我們也可以解釋下自媒體和新媒體的關系。
如果說社會化媒體(新媒體)是一張蜘蛛網,那自媒體就是網上的每個點。簡單地說就是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自媒體只是這個環境的組成部分。可以說自媒體占的比重很大,因為新媒體在大環境中要健康地發展,就需要更多的優質內容,而自媒體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
不論是新媒體,還是自媒體,都宣告著言論自由時代的來臨。
3.怎樣的人能做自媒體?
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媒體,只要你想做。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會問,什么都不會也可以做嗎?沒錯,總得有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只有去實踐了,才能掌握的更好。
當然如果你有專業技能,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需要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華,自媒體是你最好的選擇。
你可以教大家怎樣畫出生動有趣的手繪畫;
你可以教大家時間管理法過出高效的人生;
你可以教大家研究星座運勢從此撩妹開掛;
你可以教大家零基礎做出高端簡約大氣PPT;
你可以教大家新媒體運營如何做自媒體賺錢……
你擁有才華,想要施展,那就去做自媒體吧。這足以成為你未來的職業,因為它可以賺錢!
現在已經有許許多多的前輩通過自媒體獲得了巨大成功。
▲ papi醬早期視頻papi醬短視頻貼片廣告拍賣2200萬;
92年的胡辛束入選福布斯媒體人物年入1000萬+;
咪蒙靠著情感文走紅單月的廣告費已超400萬;
簡書一哥彭小六打造品牌付費課程日入20萬;
“夜聽”劉筱粉絲破千萬,頭條閱讀量30萬+經濟價值不可估量;
……
這一個個真實的案例,無一不在鼓勵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去努力、去奮斗!
但是值得說明的是,雖然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媒體,但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自媒體。一些喜歡戶外工作不喜歡整天對著電腦的人,或者電腦白癡對互聯網一點感知都沒有的人,我建議不要輕易去嘗試。
4.自媒體的平臺有哪些?
想做自媒體,首先得選擇平臺,一個好的平臺對于剛入行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目前主流的自媒體平臺有:微信公眾平臺、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百度百家、大魚號、企鵝自媒體、搜狐自媒體、網易自媒體、簡書、豆瓣、知乎、貼吧等等
▲ 自媒體平臺匯總每個平臺對應的活躍用戶以及目標人群也不同,所以不能一蹴而就,每個平臺的運營都需要對應的策略方案。
比如,公眾號粘性較大更適合打造自我品牌,頭條和百家更適合快餐閱讀。相同的內容在每個平臺的傳播效果差別非常大,比如你今日頭條文章閱讀量100萬,公眾號只有100也是很有可能。如果一定要多平臺投放同樣的內容,標題以及文案也是要做修改的。
在這里建議小白們在剛開始做的時候可以選擇簡書、今日頭條和公眾號。
簡書沒有粉絲的顧慮,完全依靠文章的質量來取勝。只要你的文章好,被編輯推薦到首頁,就可以獲得幾十萬的曝光量。并且會有人點贊和打賞,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簡書的文章質量一般偏深度,用戶群體大部分為大學生和職場人士,很多正能量故事以及職場經驗可以學到,值得推薦。
簡書的文章可以同步到公眾號,公眾號早期特別難做,你要忍受花了幾個小時的文章只有幾個閱讀量的慘淡結果。初期主要是積累個人品牌為主,可以策劃一些增粉活動。
今日頭條近年來發展特別快,已經成為僅次于公眾號的內容創業平臺了。頭條號福利很多,只要你找準領域堅持原創很快就可以看得到錢。這也會讓你更加有動力去堅持。
5.自媒體應該怎么賺錢?
”不以賺錢為目的的自媒體都是耍流氓”。
經過幾年的發展,自媒體賺錢的方式已經相當豐富和成熟了。
總結起來,自媒體賺錢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①用戶打賞;(公眾號為主,根據與用戶的黏性決定)
②平臺廣告分成;(公眾號流量主、頭條廣告等等)
③外接商業廣告;(這個是賺錢最快的,一般以軟廣植入形式存在)
④電商渠道;(分為內容型、服務型和分銷型)
⑤付費課程、付費社群、會員服務;(喜馬拉雅、千聊、一塊聽聽系列課,各種行業KOL發起的微信社群,飯團、小密圈會員服務)
⑥出書、線下沙龍;(是否能成為作家就在此一舉了)
⑦融資、上市。(高級玩法,不解釋)
以上是主要賺錢途徑,當然也有一些小眾玩法。比如“賣號”,同道大叔去年就通過賣號套現1.78億。震驚整個媒體圈~
▲ 同道大叔當然,如果你有精力也可以“接私活兒”,比如你專門做PPT的,接個企業的單也不為過,賺的錢也不少。
6.自媒體的前景與展望
近年來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火熱,自媒體的發展呈跳躍性,開始走向大眾的視野。最近也有傳言微信公眾號將推出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對于擁有粉絲資源的自媒體人來說,變現的渠道更廣了。
今日頭條的火熱吸引了一批內容創作者,以及各種各樣的平臺幾十億的補貼,讓很多人從中撈到了不少好處。
同時,由于利益的驅使,出現了大量的“偽自媒體人”以及所謂的做號江湖。他們靠著平臺的紅利與流量大量變現,日入4位數的比比皆是。這些人的成功,又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渴望不平凡的我們。
蘋果停用微信贊賞,小程序的火爆發展,每一次變革都是對自媒體人的一次挑戰。到最后能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開始做幾天就急于變現,參加各種培訓班、訓練營。導致死了一批又一批,真正富起來的是那些教你們怎么做自媒體的人們~
▲ 得到App創始人、羅輯思維羅振宇短視頻、直播、知識付費、社群經濟……經過了快速發展之后,內容創業行業紅利出現了退潮征兆,資源向頭部內容集中,新生自媒體越來越不好做。內容創業也走向了下半場,只具有單維能力很難在這個戰場存活。
驚喜總是來的那么突然,讓人猝不及防。未來這條路能走到哪種程度,我們也不知道,只能說期待。期待我們都能回歸本心,越來越好!
最后用羅輯思維羅胖的話結尾:我反對流量思維,注重內容的生產,內容創業的目前瓶頸,破局之道正在于內容。內容的未來,即內容創業的未來。
7.自媒體常見問題回答
什么是自媒體?
就是自我營銷的媒體。先提升自己包裝自己打造自我品牌,再去營銷你的“產品”,當你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時,你就是媒體。
做自媒體的目的?
1.賺錢;
2.打造自我品牌,然后賺錢;
3.說什么改變世界傳播愛什么的都是胡扯;
4.沒有了
開個公眾號就算做自媒體嗎?
看你怎么做,如果只是像寫日記一樣那就不是,如果是為了獲取用戶關注打造品牌實現某種目的那就是。
現在轉行做自媒體來得及嗎?
任何時候都來得及,看你想不想做。但是,做之前請三思。
大學生做自媒體有前途嗎?
我只能說,任何事情都有前途,要看你用不用心,舍不舍得鉆研。
還有問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第三章:新媒體運營是什么?1.新媒體運營的本質是什么
2.新媒體運營到底做些什么
3.新媒體運營到底有無門檻
4.怎樣才能做好新媒體運營
5.新媒體運營的前景與展望
大家都說現在新媒體運營很火,入門要求也很低。普通二三流大學生基本上一畢業都可以去做。
新媒體運營真的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嗎?
某位哲人說過:往往最簡單的事情也是最難的事情。
因為它很簡單,所以做的人多;
因為做的人多,所以競爭激烈;
因為競爭激烈,所以市場要求高!
因為市場要求高,所以并不簡單~
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做新媒體的那么多,而做的非常出色的卻寥寥無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新媒體的大軍中,但是絕大部分都淪落為平庸。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新媒體運營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可以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們又應該以什么樣的姿勢去對待這樣的一份事業?
1.新媒體運營的本質是什么?
我們把“新媒體運營”這個詞拆解。分為新媒體和運營兩個部分。
關于新媒體,上文已經有過很詳細的闡述。
而對于運營,基本上是圍繞著拉新、活躍、轉化、留存來展開的。這里又涉及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社群運營……但是究其本質來講,還是圍繞著“用戶”去展開。所以運營說白了就是怎樣伺候好用戶,讓用戶愛上你的產品并為它買單。
簡單地說,新媒體運營是在社會化媒體環境里,利用互聯網去營銷自己或者產品,并最終達到某種變現目的的一種工作。
總結一下,新媒體運營本質是在運營“人”(用戶)。而和人打交道重在情商,這也就是為什么新媒體運營是個情商游戲了。
2.新媒體運營到底做些什么?
了解一個職位的工作內容,最好最快的方式是到求職網站上去找相關職業然后看它的崗位職責。
下面就是領英網上搜狐招聘新媒體運營專員的崗位職責描述:
看完之后,好像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但是不夠系統化,好像新媒體運營只要做一些零碎的工作就可以了。我們可以從新媒體運營的本質出發,既然新媒體運營本質是在運營用戶,所以我們所做的工作都要圍繞著用戶來服務。
圍繞著這個點,我們可以得出新媒體運營的主要職責為以下三點:
①生產內容&提供服務(內容運營)
以微信公眾號為例,用戶之所以關注你是因為你的價值。要么你可以提供有趣有料的內容,要么你能提供優質的服務。所以,新媒體運營的本職工作就是圍繞著這兩項而展開的。也就是說,內容運營是新媒體運營的基礎工作。
微信公眾號之所以有訂閱號和服務號之分,是因為它們的定位不同。訂閱號生產內容為主,而服務號則是提供服務為主。但是因為現在的第三方平臺開發使得這兩個會有部分重合,不過本質卻沒有變,還是為用戶提供內容或者服務。
雖說只有兩件事情,但是做起來真的不簡單。提供內容就和傳統媒體不一樣,新媒體具有強交互的特性。你的用戶群體可能覆蓋“老中青”社會各個階級的人群,所以單純的機械地輸出內容其實毫無意義。
你需要做的是讓你的內容更多的具有“人”的特性。講人話,有人情味,易被接受,雅俗共賞~
這體現在你的文風以及和用戶的互動上面。支付寶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提供服務這個重點在于服務是否是剛需,服務是否優質?
雖說是做服務,但是本質是還是和用戶打交道,所以還是得具備人的特性站在用戶視角思考問題。這個方面車來了就做的很不錯~
②和用戶打好交道(用戶運營)
和用戶打好交道其實也就是用戶運營。所謂用戶運營,就是通過種種手段提升用戶量和用戶價值,最終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和用戶交心,和用戶做朋友。做好這一點關鍵在于人格化運營。你要把你的公眾號當做人來打造,不要吝嗇你的喜怒哀樂。一定要有個性,有特色,讓用戶看到就覺得你與眾不同。
圈內大號papi、咪蒙、深夜發媸、槽邊往事的和菜頭都是有鮮活的人物形象的。
除了人格化運營,用戶運營要做的工作其實相當繁瑣。用戶生命周期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接觸 – 使用 – 習慣 – 付費 – 死忠。后三個階段是用戶最容易流失的階段。
▲ 來自:金龍聊運營用戶運營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用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通過適當的方式和手段,一方面提升用戶的量級,一方面促進用戶從接觸產品到成為死忠粉的轉變。
那,具體要做些什么事情呢?再通俗一點就是讓你的產品更好用,讓你的服務體驗更好,讓用戶愛上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在選擇同類型的商品時毫不猶豫地會選擇你的。
③多平臺數據分析(數據運營)
為什么馬云一直在強調未來是大數據的時代呢?因為經過時代的發展,大數據算法可以讓我們生活的更好,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淘寶的商品智能推薦、今日頭條的“千人千面”智能推送都是基于大數據算法而實現的。
為什么要做數據運營?
因為我們對某件事情的人為感知很可能是錯誤的或者片面的,而經過大數據計算而得出的結果,往往是科學客觀的。
比如我們在想文章的選題,你根據自己的意識和感知來確定,遠遠不如經過全面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客觀精確。
比如,我們可以看下半撇私塾的選題工作流:
1. 在知乎上根據微信、新媒體、自媒體、市場營銷、培訓及其延伸關鍵詞進行搜索。
2. 從知乎相關問題中選擇關注者5000人+、瀏覽數20000+、綜合排序除了前 2 名外剩余贊數 100 贊以下的 10 條問題作為月度選題。
3. 在09:00-12:00期間使用 Distill Web Monitor 同時跟蹤這 10 條問題的瀏覽量,選取日瀏覽1000+的前 5 條問題作為選題。
4. 在 Trello 面板 中將選題添加至Content Ideas列表準備創作。
▲ 來自:半撇私塾當然,除了知乎之外,新榜、清博、百度風云榜、搜狗微信熱搜榜、微信指數、piwik、growingIO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微信公眾號后臺已經有了很詳細的數據分析模塊,可以全方面多維度分析一篇文章的傳播情況、二次傳播情況。微信前階段也發布了「公眾號數據助手」小程序,更方便地讓我們分析數據。
3.新媒體運營到底有無門檻?
之所以有人認為新媒體運營沒有門檻是因為這個行業人人都可以做。剛畢業的大學生和職場老臘肉都可以去涉及,但是可以做和可以做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根據等級的不同,要求也會不同。實習小編 — 初級小編 — 高級小編 — 新媒體運營總監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對應他們的薪資待遇也會天壤之別。
根據不完全統計,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需要掌握以下技能:
▲ 新媒體運營必備技能雖說上圖有點夸張,但是這也反映了新媒體運營并非沒有門檻。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運營一個公眾號,其實就像運營一個公司一樣。
所以做好新媒體運營,真的不簡單!現在做的好的新媒體大咖們,大多數都是在傳統行業做的風生水起的。
咪蒙在南方系做了12年編輯,六神磊磊在國社做了9年記者,papi醬是中戲的導演系碩士……
所以不要覺得新媒體運營沒有門檻,如果你的肚子里真的沒貨,再多人紅了成功了也輪不到你。
4.怎樣才能做好新媒體運營?
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速成課程。
【21天寫作訓練營、輕松打造10w+】
【如何打造一個可以月入10萬的微信公眾號】
【跟著×××學運營,輕松走向人生巔峰】
……
這些課程不是說沒用,它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不要覺得報了班上了課自己就能像那些大咖一樣走向人生巔峰,你所能到達的高度取決于你做了多少。
新媒體運營本質還是一份工作、一份事業。只有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做出出色的成績。而具體來講就是多關注行業動態,向大號學習,系統化學習優質課程并且要動手實踐。
推薦一些公眾號 — 新榜、運營大叔、微果醬、插坐學院、混沌大學、虎嗅。這些都是關于互聯網關于新媒體的優質號,我一直覺得選擇不在多,優質就行。好好消化每一篇案例和干貨,相信你會收獲良多的。
除了看干貨,更直接的是聽課,我們應該選擇性地聽一些系列課程。不要什么課都聽,聽一些行業頂尖的課程就行,宜精忌多!聽系列課對于構建自己的運營思維體系有幫助。
如果覺得不過癮,或者沒錢買付費課?別擔心,簡信回復「運營」,公子免費送你一套9.8G的運營資料包。
總結起來,新媒體運營是一個系統化工程,絕不是聊聊微信、刷刷微博那么簡單,想要做好絕非易事。永遠保持一個學習的狀態和動手的能力才是正確的姿勢。
5.新媒體運營的前景與展望
很多人都說公眾號的紅利期已經結束了,新媒體已經不行了。其實我想說的是不是新媒體不行了,而是你的新媒體不行了。
人家做的好的照樣篇篇10W+,一篇軟廣幾十萬,而你費盡心血還是那么幾個閱讀量。
新媒體確實難做,特別是市場下的新媒體,好像已經禁錮在傳統企業的牢籠里。這些企業新媒體小編們,只是變成了信息的“搬運工”,毫無新媒體思維可言。
真的很可怕,想要擺脫這個現狀也很難。我們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好,讓新媒體運營這個職業因為我們的改變而有一絲變化。
新媒體運營雖然門檻低,但是不要輕易去嘗試,這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有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堅持才能換回一點成績!話說,哪個行業不是這樣的呢?
第四章:新媒體基礎概念以及常用工具1.新媒體常見概念
2.新媒體常用工具
3.新媒體冷知識大全
4.新媒體必備大事件
5.新媒體公眾號推薦
作為一個一直都不紅的新媒體“老司機”,經常會遇到很多小伙伴的提問。比如以下這些問題
公子,為什么我的公眾號沒有留言呀?
公子,怎樣制作gif圖呀?怎么找圖呀?
公子,流量主是什么呀?它很賺錢嗎?
公子,有沒有好的新媒體公眾號推薦呀?
……
你說我不回答吧,顯得公子我太傲嬌。你說我回答吧,幾千個好友要是每人都問的話我怎么回答的過來。
唉,我也很無奈呀!
所以,我索性把這些問題都匯總起來,再問的話直接甩個鏈接給他~
新媒體人,有一些概念是必須得知道的。一些近年來才出現的新名詞,類似刷屏、十萬+、痛點、洗稿、流量主、UGC等等。
除了一些基礎概念還有一些必備工具、一些新媒體的大事件、一些新媒體的梗、一些優質的新媒體公眾號,這些都需要了解。不然稱不上一個合格的新媒體人。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去了解新媒體底層的一些基本概念,公子特地根據已有資料以及自己 4 年來的新媒體經驗把這些都總結了出來,慢慢看吧!
1.新媒體常見概念
兩個字
刷屏:一篇文章很多人瘋轉,導致你刷朋友圈的時候滿屏都是這篇文章。還可以指微商連續的幾條廣告,同時發超過十次一樣的話或者表情等等;
10萬+:特指公眾號文章閱讀量>10萬,也指十萬+閱讀量的文章;
單鉤:轉載原創文章有一個可修改和可不顯示來源,只點擊可修改就是單鉤。一般小號轉載大號的文章是單鉤;
雙鉤:參考單鉤,兩個都勾選就是雙鉤,一般大號轉載小號的文章是雙鉤;
互推:互相推薦,一般相當粉絲體量的公眾號會進行互相推薦以此達到增粉的目的;
原創:表示文章完全是自主創作的,一般連續更文一周會收到微信官方的原創標簽;
留言:隨著原創功能的開啟一起開啟,可以置頂,按照點贊數自動排序;
贊賞:微信為了鼓勵原創用戶而開設的功能,贊賞費用全到用戶微信錢包中,蘋果用戶由于要分成30%暫時不能贊賞;
調性:公眾號的行文風格,整體展現出來的感覺;
風口:互聯網發展的某種趨勢,這種趨勢會逐漸成為新的主流;
痛點:尚未被滿足的,而又被廣泛渴望的需求;
群控:一臺電腦控制幾百部手機,同時操作微信達到電腦群控手機的效果,一般群控都是用來干壞事的;
做號:某些營銷團隊為了獲得自媒體平臺的暴利分成,而惡意申請賬號的行為;
洗稿:對別人的原創內容進行篡改、刪減,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實最有價值的部分還是抄襲的;
網感:由互聯網社交習慣建立起來的思維方式,體現在捕捉熱點、引發共鳴、發現趨勢等方面的能力。
三個字
新媒體: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微信、微博等等這些都是屬于新媒體的一種;
自媒體:自我包裝、營銷的媒體。分為企業自媒體和個人自媒體;
偽原創:類似于洗稿,一般是提煉別人的觀點再加上自己的想法;
紅利期:某個產品或某個趨勢下的某段時期,市場大,回報高;
著陸頁:打開網站后第一眼看到的界面
打開率:公眾號粉絲直接從后臺推送的文章消息中點開的人數占總粉絲數的比例;
點贊率:文章的點贊數占該篇文章閱讀數的比例;
留言率:文章的留言數占該篇文章閱讀數的比例;
轉化率:真正購買或者支持你產品的用戶數占曝光量的比例;
原創度:公眾號中原創文章數占總文章數的比例;
垂直度:公眾號的專注度,指某一個領域的文章數占總文章數的比例;
廣告主:分為朋友圈廣告和公眾號廣告,想讓自己的產品得到曝光的廣告主體;
流量主:提供流量的主體,開通后公眾號底部有廣告欄,按照點擊收取費用;
人格化:讓公眾號等死的東西具備人的喜怒哀樂的特性;
標題黨:標題過分夸大事實或博取眼球而文章內容低質;
號內搜:新榜為公眾號開發的可以搜索歷史消息的功能;
追熱點:某一個社會熱點發生后利用熱點來讓產品產生更大地曝光;
蹭熱搜:微博術語,添加熱點標簽發表觀點以達到超高曝光的效果。
四個字+
頁面模板:隨著公眾號原創功能一起開通,可以自定義展示信息,類似于“微網站”;
用戶畫像:目標用戶的綜合情況。作為一種勾畫目標用戶、聯系用戶訴求與設計方向的有效工具;
閱讀場景:用戶閱讀的具體環境,線上還是線下?早上還是晚上?公交還是步行?
粉絲粘性:用戶對某一產品的忠誠度,包括關注度、付費欲望等;
二次傳播:在被受眾接受后,其傳播過程并未結束,又以別的輿論形態繼續傳播下去;
誘導分享:通過外鏈或公眾號消息等方式,強制或誘導用戶將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為。獎勵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實物獎品、虛擬獎品(積分、信息)等;
頭部效應:前幾位品牌市場占有率會是后面眾多品牌占有率總和的倍數級;
長尾效應:個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但是往往大量小眾的需求加起來就是一個大眾的需求;
標題前綴:標題前面的【福利】、微課 | 、重磅等為了體現內容屬性的詞語;
標題后綴:標題后面的為了體現內容屬性的詞語;
全棧運營:運營多面手,可以多維度從戰略、戰術、執行層面思考解決問題;
公眾號矩陣:某個頭部大號建立的同一主體的一系列公眾號,如十點讀書、十點電影、十點電臺;
自媒體矩陣:除了公眾號之外,在知乎、豆瓣、今日頭條等多平臺均有專欄;
全媒體營銷:新媒體、舊媒體、紙媒、電商全平臺的營銷方案;
社會化營銷:利用社會化網絡、在線社區、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聯網協作平臺媒體來進行營銷;
多平臺運營:一般指運營多個自媒體平臺。
英文
Banner:公眾號頂部或者底部的圖(橫幅),一般指頭圖和底圖;
H5:HTML5 自適頁面營銷;
KOL:Key Opinion Leader行業關鍵意見領袖,一般指頭部大號;
Logo:標志,一般指公眾號的頭像;
PV:頁面累計訪問量(一共被看了多少次);
UV:頁面獨立訪客量(一共被多少人看了);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搜索引擎優化,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規則來提高產品展示排名,可以說是一種職業;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 搜索引擎營銷,利用搜索引擎來進行網絡營銷和推廣;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戶生成內容,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在網上對他人呈現;
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 指專業生產內容(視頻網站)、專家生產內容(微博)簡單地說就是內容生產者;
MCN:Multi-Channel Network 是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將PGC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類似papitube);
CTR:Click-Through-Rate 即點擊通過率,指網絡廣告的點擊到達率,即該廣告的實際點擊次數;
UI: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
PM: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現在很流行的職業;
BP:Business Plan 商業計劃書;
B2B:Business to Business 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
B2C:Business to Customer 企業對個人的電子商務;
C2C:Customer to Customer 個人對個人的電子商務;
O2O:Online to Offline 線上對線下,線下商務與線上推廣相結合;
CEO:首席執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總經理;
CCO:首席內容官(ChiefContentOfficer)內容總監;
CFO:首席財務官(ChiefFinanceOfficer)財務總監;
CTO:首席技術官(ChiefTechnology Officer)技術總監;
CMO:首席營銷官 (Chief Marketing Officer)市場總監;
COO:首席運營官(Chief Operating Officer)運營總監。
2.新媒體常用工具
微信編輯器
i排版:http://www.ipaiban.com
新榜:http://edit.newrank.cn
秀米:http://xiumi.us
96:http://bj.96weixin.com
135:http://www.135editor.com
小螞蟻:http://www.xmyeditor.com
易點:http://wxedit.yead.net
微場景編輯器
易企秀:http://www.eqxiu.com/main
凡科:http://wcd.im
兔展:http://www.rabbitpre.com
初頁:http://www.ichuye.cn
MAKA:http://maka.im
秀米秀制作:http://xiumi.us
優質圖片網站
花瓣:http://huaban.com
堆糖:https://www.duitang.com
Pexels:https://www.pexels.com
Pixabay:https://pixabay.com
Unsplash:https://unsplash.com/events
SOOGIF:http://soogif.com
數據分析
新榜指數:http://www.newrank.cn
清博指數:http://www.gsdata.cn
百度指數:http://index.baidu.com
阿里指數:https://index.1688.com
谷歌趨勢:http://trends.google.com
百度搜索風云榜:http://top.baidu.com
微信指數:在微信頂部搜索框內輸入“微信指數”
搜狗微信搜索:http://weixin.sogou.com
在線數據收集
騰訊問卷:http://wj.qq.com
金數據:https://jinshuju.net
麥客:http://www.mikecrm.com
問卷星:http://www.sojump.com
問卷網:http://www.wenjuan.com
SurveyMonkey:https://zh.surveymonkey.com
二維碼處理
草料二維碼:http://cli.im
第九工廠:http://www.9thws.com
碼眼無界:https://www.imayan.net
聯圖網:http://www.liantu.com
wwei創意二維碼:http://www.wwei.cn
二維碼解碼器:http://jiema.wwei.cn
其他神器推薦
設計導航:
http://hao.shejidaren.com/index.html
匯總PPT設計利器:
http://www.hippter.com
在線極簡PS-創客貼:
https://www.chuangkit.com
在線文字云制作-Tagul:
https://tagul.com
在線語音轉文字-訊飛聽見:
http://www.iflyrec.com
微信文章視頻采集:
http://www.hengha.tv/caiji.html
上傳圖片找字體:
http://www.qiuziti.com
gif錄制/編輯:
http://www.dayanzai.me/gifcam.html
gif萬能網站:
http://www.piggif.com/tools/compress
pdf萬能網站:
https://smallpdf.com
RGB轉化十六進制顏色碼:
http://suo.im/4xbt5K
在線短網址生成:
http://www.suo.im
免費logo在線制作:
http://suo.im/1U2tK9
新媒體管家公眾號插件:
https://xmt.cn/index
壹伴公眾號插件:
https://yiban.io
3.新媒體冷知識大全
一
咪蒙體重132,身高158,成名作《致賤人》,有“媚俗女王”的稱號;
和菜頭會在推文中公然要贊賞,喜歡在留言區和粉絲互懟;
Papi醬本名叫姜逸磊,她和一幫短視頻創作者成立了Papitube;
我走路帶風的主編帶風是一個97年的污妖王;
支付寶小編是最懶的小編,沒有之一;
新華社的小編也挺有意思,經常會看到文章字數沒有編輯字數多;
二
百度叫“熊廠”百度的Logo是一個藍色的熊爪子;
阿里巴巴叫“貓廠”是因為旗下天貓的Logo而演變來的;
京東叫“狗廠”因為Logo是一只狗;
網易叫“豬廠”因為CEO丁磊在之前養過一段時間的豬;
三
“人民日報”等老牌公眾號一天可以發好幾條推送;
“央視新聞”一直是推送推文數量最多的公眾號,一天可多達十幾篇;
“夜聽”的點贊數普遍是最高的,一般都會霸占點贊榜前十;
很多看起來很低俗很標題黨的公眾號一天發8條推文是為了賺流量主的費用;
一般一個大號都會有無數冒牌的小號;
一般發送語音消息和視頻消息都存在好幾分鐘的延遲,圖文延遲在一分鐘之內;
四
“熱點”是新媒體小編的春藥,一般一個熱點跟風的推文有幾千上萬;
一個熱門IP的興起必定伴隨著相關公眾號的誕生;
情感娛樂的大號一般比職場干貨的大號粉絲要多的多;
大號可能隨便發個“呵呵”都可以有十萬+,小號可能寫到吐血也就幾個閱讀量;
眼見不一定為實,十萬+也可能有九萬水分大號也會刷閱讀量;
普通不知名小企業服務號經常會遇到推送一次掉幾十個粉絲的現象;
五
能不能找一些免費的轉發渠道=宣傳預算為0;
為什么閱讀量還是上不去=你為什么寫不出10w+;
用戶精準=粉絲很少;
我要做一個刷爆朋友圈的H5=做一個抽獎的H5;
熱點來了=快去寫一個和公司產品結合的天衣無縫的軟文;
新媒體有那么難嗎?=新媒體不就是發發文章嗎?
4.新媒體必備大事件
2011 年 1 月 21 日,騰訊推出騰訊微信
2012 年 8 月 23 日,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
「2 0 1 6 年 大 事 件」
1 月 26 日,微信內測“紅包照片”
4 月 21 日,papi醬貼片廣告拍賣2200萬
7 月 7 日, “穿越故宮來看你” H5 刷爆朋友圈
8 月 14 日,微博爆出王寶強離婚事件
8 月 29 日,王健林“一個億小目標”刷屏
9 月 1 日,廣告新規,互聯網上的廣告,都要標注 “廣告” 兩字
9 月 2 日,“騰訊科技” 爆出部分大 V 刷閱讀事件
10 月 2 日,微信官方推出互選廣告
11 月 3 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公測
11 月 24 日,薛之謙為騰訊動漫 APP 做的代言 H5 刷爆朋友圈
11 月 25 日,《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刷屏,贊賞262萬破紀錄
11 月 28 日,咪蒙發文《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引發爭議
12 月 8 日,同道大叔賣號套現1.78億
12 月 13 日,剽悍一只貓微課引6萬多人圍觀
「2 0 1 7年 大 事 件」
1 月 9 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
1 月 11 日,鳳姐《羅玉鳳:求祝福,求鼓勵》刷屏,贊賞20萬
4 月 19 日,微信公眾平臺執行公眾號“命名唯一”新規
6 月 6 日,微信公眾號后臺大改版
6 月 10 日,新媒體圈地震!“毒舌電影”、“關八”等多個百萬級娛樂大號被封
6 月 29 日,微信公眾平臺新增定時群發功能
7 月 4 日,“滴滴順風車”音樂創意推文《此篇文章字數為0》刷屏引模仿
7 月 13 日,時尚博主黎貝卡5分鐘賣出100臺MINI汽車
7 月 23 日,《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一文刷屏朋友圈
8 月 8 日,公眾號粉絲憑空消失,一夜之間粉絲全部清零
8 月 15 日,微信公眾號后臺文章保存后出現丟失的情況
以上,希望您可以細心品讀完,然后收藏并分享出去。以后有人問你關于新媒體的一些問題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甩給他了~由于公子道行尚淺,可能會有部分遺漏和疏忽。如果你發現了,歡迎告訴我,我會獎勵你的。
做好新媒體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作者:謙行公子,授權青瓜傳媒發布。
來源:謙行公子
上一篇: 上一篇:2021年,如何從零運營一個抖音賬號?
下一篇: 下一篇:美食類抖音短視頻的拍攝要注意哪些?美食類短視頻如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