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背景
2015年4月份,出于我司某設計獅的無限情懷,做了一款情懷應用(作圖工具應用)。
第一版應用從設計到開發一共花了兩周時間,4月15號上線,一切都比較突然…..
因為這并不是我們團隊的核心業務,所以后續的推廣工作也是比較隨意,并沒有很系統地去做,單純地為了情懷?。?!
二.產品包裝
我主觀層面覺得硬推這款應用太艱難,希望包幾層理念,顯得逼格滿滿。
于是大概提煉了幾個關鍵詞:“ ZERO—讓世界歸零,極簡、文藝、黑白、高逼格 ”,同時也相應地準備了這幾個關鍵詞對應的內容:
● 極簡的生活方式
● 極簡的穿衣風格
● 質樸的文藝作品推薦介紹
● 簡單易上手的時間管理方法
● 簡單的家居臥室設計
● 簡單地早餐養生菜譜
● 電影臺詞、歌詞、書摘………….
我們用這款作圖應用做了好多圖片,搭配到不同的文章中,或者直接拿這些圖片做成h5。
然后將這些內容都發到了same、豆瓣、片刻、簡書一些偏文藝的社區,吸引最早的一批關注,在最早期就給用戶留一個逼格滿滿的印象,對我們充滿期待。
比如這種裝逼文:
不要小看這一套,在后期非常管用,這些本是我們給自己的app打的標簽,在之后被各大推薦我們的平臺中廣泛使用,讓所有接觸我們應用的用戶在還沒有使用之前就已經有了第一印象:文藝&高逼格&極簡。
三.新品上架
1.免費兌換碼
最開始是一款比較糙的應用(雖然現在也很糙,哈哈),我們并沒急著往外擴散,我們選擇在收費版上架,同時,用appstore免費兌換碼吸引了大概一百多個用戶來下載體驗。
(其實就是,哇!!我做了超牛逼的應用!但是是收費的,不過你要是想體驗下,我有限量的免費碼,你要來嗎? 好呀好呀,你給我,我現在就下載?。?
這100多個就是最初的用戶了,每個都加了微信或者qq,每天和她們扯皮,搜集反饋意見,再改進產品。
2.新品推薦平臺
2015年5月2號發布了第二版,開始慢慢進入推廣節奏,第一步選擇了一些新品推薦平臺,例如:36氪next 、mindstore、demo8等,這些地方以互聯網行業從業者為主,能收到好多專業產品經理的改進建議。
大概帶了三四百的下載吧,同時也加了好多圈內人的聯系方式,恩,不錯。
3.應用推薦平臺(花了1000稿費)
五月中旬左右,第三版發布了,同時安卓版也上架,開始真的推一下了。
我們把之前寫好的文案內容開始一家一家地掃免費推薦平臺,求推薦。
1.最美應用
● ZERO – 讓世界歸零
● 素凈留白 – App Top 5
2.少數派
● 為懶人而生的朋友圈利器,極簡照片加字:ZERO 零
3.愛應用
● 【文青必備】零:ZERO
4.愛屁屁
● 愛屁屁 – 發現有趣應用
5.數字尾巴
● 讓世界歸零,Zero 應用推薦
6.氪TV
● 氪TV | 雙子特輯——”我”給我自己推薦的5個APP
……… 小眾軟件、指尖兒、鮮柚、app每日推送等等
4.各種論壇 這個不多說了 都是老套路
這一波做完基本到了四萬用戶,第一批種子用戶有了。
產品中多了一個 “ 打小報告 ” 可能名字取的好吧,前前后后一個月收到了三千多條小報告,挨個回復…….心好累,奈何都是用戶爸爸啊!伺候好了他們基本就會在朋友圈或微博幫我們打免費廣告,而且確實拉近了我們和早期用戶的關系,增強了用戶粘性。
四.安卓應用市場(免費量的最大來源…..)
因為上過最美應用和少數派,應用市場真的是一帆風順。
1.新品自薦:
可自行寫郵件申請,我們申請到了小米應用市場的banner位、魅族的首頁推薦、360的蒲公英獎候選。小米和魅族的這兩個位置至少兩周內帶了十萬的用戶給我們。
(這個馬屁拍的似不似還闊以??)
2.首發
不要錯過每一次首發!!
基本上國內前十的安卓應用市場我們都申請過,如果不過就換一家,總有有一家愿意收我。一次小米首發、兩次魅族首發、一次華為、一次360、一次應用寶,帶了差不多二十萬的用戶給我們。
● 魅族
● 小米
3.專題自薦
當年還是很多市場的專題還是可以自薦的,現在….哎…….
首先加入每個應用市場的開放平臺群,和自己應用調性相符的應用組團自薦,寫個專題名、配段文案,郵件申請,幾率不是特別大。
個別市場會提前擬好專題,自行回復申請,這個就考驗你自己的文案和吹牛逼水平了。
上過大大小小十幾次專題吧,期間應該豌豆莢的專題帶的量多一些,因為一個專題有時會持續一個月推廣時間。
專題應該帶了5W的用戶給我們。
安卓市場做完,加上一些自增長的量,基本已經四十多萬用戶了。
五. AppStore
iOS的量比較難搞,我們的原則也比較簡單,沒錢,所有花錢的都不做,所有免費的往死了做。
先說幾個小iOS渠道:
1.鮮柚社區
鮮柚就是限免大全,社區內比較歡迎開發者入駐來自薦應用。我們進去后一是發一些相對優質的內容,二是社區小編搞好關系,然后拿了一次推薦,小小的找了一千多iOS用戶。
2.威鋒、PP助手、蘋果園等蘋果用戶社區
不要發一些灌水文,根據社區調性寫一些特別的應用分享文,同時吸引寫小編的關注,拿下幾次官網推薦,輕松搞定1000+ iOS用戶
3.AppStore
這個只有一些歪招,之前確實看到說去加AppStore編輯的領英,但是嘗試了…..一直都沒有加上。
然后就選擇了郵件,一開始發了中文版的,石沉大海
之后,寫了長長的應用自薦英文版:
然后…..終于 收到了回復,很好,顯然我已經獲得了你的關注
之后又同樣郵件溝通了好幾次,將我們產品的介紹、用了哪些iOS新特性、近期的推廣計劃、我們應用怎樣提高了用戶的生活品質等等全部發了過去。。。
終于兩個多月后在AppStore看到了我們的身影:
被AppStore專題推薦后,下載量有個明顯的上升曲線,相應地在分類榜單上也上升了很多,最高時沖到了分類榜第十。
然后又可以繼續拿著“被AppStore推薦”再去各大安卓市場要推薦位,同時自己稍加宣傳一下,各個應用推薦平臺也不會吝嗇再推薦你一遍。
(ps:這一招是當時和keep的運營大牛請教來的,據說他們前前后后發了上百封郵件,再想想如今keep也是作為中國區蘋果店體驗機的內置應用啊,嘖嘖嘖,所以小伙伴們不管怎樣都可以嘗試一下,萬一成功了呢?)
這一波做完iOS的用戶基本突破二十萬大關了,總用戶數達到六十多萬了。
期間還做了很多別的零碎的推廣,比如:
● 找一些文藝類微博號、qq空間大號談個免費的合作、互推
● 在知乎一些app推薦的問題下私信一些高票答主,好好地自薦下自己的產品,希望可以加到他的回答中
● 和豆瓣的一些小組合作,做一些比較簡單的線上小活動,提供一些獎品
● 在same創建ZERO頻道,邀請很多same用戶在頻道內發用我們app做的圖
……
ps:10月份開始,因為公司主營業務實在太忙,基本就沒有時間再做過什么推廣的活了,應用也處于自增長狀態?;驹?1月中旬時,總用戶量就突破80W了,前后除掉我和另一位小伙伴的人員成本外,一共花了不到5000元的推廣費。
ps:現在用戶量已經突破百萬了,和小伙伴們商量了下,也打算在7月做一版迭代,依舊為了情懷……
如果您的APP想獲得更多的用戶,請點擊鏈接:ASO優化服務介紹
標簽:肇慶
中山
云浮
新鄉
錫林郭勒盟
南充
南昌
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