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13:16
“黃河入海”是山東省重點打造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是在“好客山東”總體品牌下,高度凝練數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積淀和內涵。日前,“好客山東”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全媒體宣傳團隊一起走進“黃河入海”品牌地濱州和東營,看他們如何以此平臺發展全域旅游的。 打造休閑不雅觀光項目 凸顯生態旅游特色 黃河沿岸旅游資源豐富,生態旅游是一大亮點。行走在黃河濱州段和東營段,“黃河人家”鄉村旅游風景誘人。他們推出“十朵金花”鄉村旅游產品,正打造黃河生態旅游風情帶,在黃河兩岸鞭策100公里沿黃旅游一體化發展。 “像濱城區重點打造沿黃旅游不雅觀光帶,是近幾年來鄉村旅游連片發展的集聚區,旅游不雅觀光帶內有萬綠農莊、黃河溫泉度假村、金天地黃河生態園、十里荷塘、禾家風尚等20余個休閑不雅觀光旅游項目。”濱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鐵金福向記者介紹說,惠民重點打造特色林果休閑旅游采摘區,發展綠色水果產業,建成高產、高效、優質果園6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75%,成為休閑娛樂的天然氧吧。 科學規劃、合理開發 借活動展品牌內涵 黃河口生態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已正式啟動;孫子文化旅游區兵圣宮等主體項目現已完工;黃河水城旅游度假區將以廣利河水系為軸線,對3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資源進行整合,著力打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東營旅游產品正逐步從不雅觀光為主向不雅觀光、休閑、度假等多元化結構發展,產品豐富度和業態多樣性得到提升。 “在現有資源基礎上進行科學規劃、合理開發,重點完善提升景區辦事設施、辦事功能、辦事質量,提高旅游可進入性、景區不雅觀賞性。我們還將精心設計景區建設,注重生態環境的涵養、掩護和修復,凸顯黃河口資源特色和生態文化優勢。按照生態特點,合理開發旅游產品,科學確定游客承載量,絕不超越景區承載限度,不僅純把收入作為評價黃河口生態旅游區發展的指標。”東營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宋家敬說。 此外,他們正以“黃河入海”國際文化旅游節等節慶活動為載體,提升品牌影響力,通過組織舉辦鳥類科普、孫子兵法研討、溫泉養生等活動,展現“黃河入海”品牌特色與內涵。支持縣區、民間團體等依托各自資源優勢,挖掘一批文化內涵豐富、參與性強的旅游節事活動,豐富完善“黃河入海”品牌下的節會活動體系。 利用新媒體助推品牌走出去 如此豐富的黃河旅游資源,如何得以推介出去,并形成規模效應?多樣營銷是一大法寶。據了解,東營和濱州兩地都注重加強與媒體間的合作,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在開通微信微博的基礎上,研發本身的手機客戶端;加強品牌及產品在國表里知名綜合網站的廣告投放;與國內知名OTA平臺合作,提升網上旅游產品交易量;利用社交平臺的話題炒作,并與知名旅行社電商合作,建設持續運營的旅游展覽會平臺。他們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助推品牌走出去,把游客迎進來。 拍攝以“黃河入海”為主題的微電影,積極參與聯合拍攝紀錄片《國際文化旅游品牌之發現“黃河入海口”》,從全新視角去發現黃河入海口,對山東黃河流域進行新的解讀和形象塑造……這樣的營銷方式,正成為旅游宣傳推介的新途徑。 濱州還注重拓展三大旅游市場。做熱省內市場,大力推廣“山東人游黃河”優惠政策,引導全省旅游消費熱點;拓展省外市場,持續加大在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旅游形象的推廣力度,策劃開展跨省聯合營銷活動;開拓境外市場,鞏固和提升東南亞等傳統市場,加大日韓、歐美市場開發力度。 豐富的旅游產品帶來了可不雅觀的旅游收入。據統計,推出“黃河入海”品牌后,濱州和東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穩步提升。僅2016年,濱州接待國表里游客1212.05萬人次,同比增長8.66%;實現旅游消費總額132.55億元,同比增長14.06%。而東營接待國表里游客1509.12萬人次,同比增長10.05%;實現旅游消費總額142.62億元,同比增長14.27%。各項指標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