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17:37
以前我們說貨幣是信用,政府承擔信用,一美元,你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都是一美元。 但并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擁有這樣廣泛認可的信用,比如說股票,你說這個公司值20億,有人覺得值,有人覺得不值。但最后發行股票,在交易所自由交易,有的人選擇買入,有的人選擇賣出,每個人選擇自己的價位,最后,公司市值20億,說明什么,說明有一群投資者用共識決定了他的價值,可能90%的投資者都覺得這個公司不值20億,但只要少數人有足夠強大的共識,并愿意為此付出對價,這個公司就真的值20億。 區塊鏈也是如此,技術上,區塊鏈用算法獲取信用,比特幣基于區塊鏈創建,但我們知道大部分人并不真的去研究和理解算法,那么,實際上,其價值取決于其獲得多少共識。
這是一個關于財富觀和個人價值的心得分享,因為絕大部分人,其實也包括我在內,會犯一個簡單的錯誤,試圖取悅所有人,試圖讓所有人滿意,以及試圖對各種不同訴求妥協。為了防止出糗,為了防止犯錯,而不敢聲張自己的觀點,不敢展示自己的才華,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至少獲得一個最基本的價值評定,然而這種妥協和退讓,最終其實讓自己失去光芒,失去支持者,也就是失去應有的共識。
共識不是說,所有人都支持你,都認可你,而是,你能獲得多少有價值的支持,有價值的認可。這很重要。
我今天跟一個創業者講,前幾年,雷軍和董明珠爭論,你告訴我誰贏了誰輸了?其實誰都沒有輸,為什么?支持雷軍的依然支持雷軍,支持董明珠的依然支持董明珠,激烈的對抗沒有削弱他們各自所擁有的共識價值,反而因為這種對抗,從媒體曝光,話題討論,到兩邊陣營的自我激勵,他們各自所擁有的共識,在我看來,都有所提升。也就是說,這件事,其實同時提升了兩人的價值,這才是真相。
那么,簡單說一下共識的邏輯。
1、共識的產生
影響力人物背書,媒體宣傳,政府信用,到現在的公開算法,都是共識的基礎要素。 新時代,算法達成共識,必須說是特別需要關注和研究的領域。
我黨創業的時候,能戰勝對手,很重要一點就是文宣做的好,在民間獲得了廣泛共識,這就是一個很經典的案例。
共識其實并不需要所有人都認可,但只要有足夠人認可,其價值就已經彰顯,與此同時,這些人必須有實力匹配這種認可,并且愿意用行動實現這種認可,也就是具有對共識的對價和交易能力。
比如只有我認可這個項目值1個億,可是我連1000萬對價都給不出,我這個認可沒意義啊。但如果有100個人都認可,而且每個人愿意為此對價100萬來換取這個項目1%的權益,這個項目真的就值1個億。
2、共識的發展
達到或超出預期的履約能力或交易能力。
比如你本來不相信某個東西值這么多錢,但你發現確實可以無額外條件的情況下,用這個東西交易到你認為值這個錢的物品,這就讓你獲得了這個東西值這么多錢的共識。
信用的傳遞和擴展,比如更多擁有信用的媒體,人物或組織機構參與背書。
傳銷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一種共識發展的套路。
3、共識的坍塌
無法履約,無法按照預期實現對價和交易。
比特幣之前最大的風險是什么,有幾次出現安全事件,一些交易所大量比特幣被盜,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共識崩塌。
我們說,有共識就有價值,龐氏騙局也可以理解為共識的價值,為什么還會說是騙局,因為按照這種吸納新成員收入來滿足資金流轉的操作方法,其履約能力必然崩潰,其共識必然走向崩塌,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共識必然走向坍塌的一些商業模式和融資途徑,都是騙局,現在的大量數字交易所,傳銷,以及目前大量的ICO。
實名掛一個大佬,薛蠻子先生40天替18個 ICO站臺,真是為了薅錢臉都不要了。我看某篇文章寫道,薛蠻子很開心的說,這個市場里沒有徐小平,沒有李開復,沒有紅杉,沒有IDG,全是他的。
焦大SEO學堂點評一下,為什么這么好?就他知道這個來錢快?別人都不懂?拜托,人家還都要點臉好吧。
下一篇:電商SEO指南(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