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02
如安在產品短中長期三個階段,留住用戶?
員工從入職到離職,一般來說,一個月離職,半年離職, 2 年以上離職的緣由不同會大紛歧樣。
一個月離職,一般是不能適應工作或與工作內容自己有關。
半年的情況,一般與直接上級有關。
2 年以上離職,基本上屬于認可公司,但發展受限。
其實對于產品留存也和產品入職相似,短期留存、中期留存和長期留存的緣由大有差別。
01
短期留存來講,可以理解為用戶初步了解產品之后的留存,也就是說產品下載后用了一下,并沒有馬上刪掉或者近兩天選擇刪掉。
新用戶一般在app下載完成之后會進入直接的了解產品階段,這個階段,在產品主要功能界面,如果產品自己沒有什么特別顯眼的亮點(可以理解為撩點),或者一下子勾住用的的東西,用戶流失的可能性很大,終究大部分用戶只是嘗鮮的狀態,這類流失問題,一般智能(算法)或精選保舉類的內容型的產品有優勢,資訊類的也好,短視頻的也好,,商城類的也好,直播類的也好,能夠采用高度的熱點內容保舉勾住大部分用戶的使用欲。
好比我比來在嘗試了解的抖音,他有很大的優勢決定了app的短期留存率會高于余其他同類短視頻,原因有三,第一:抖音自己的音樂屬性和產品用戶定位決定了他的視頻更有特點;第二:抖音的拍攝門檻、制作高尺度和視頻處理的優勢,決定了視頻的高質量;第三,首頁精選機制,讓用戶的選擇門檻降低,我們打開APP就能播放短視頻,而且從我幾天的不雅觀看情況來看,質量都挺高。(我目前沒找到抖音首頁的保舉算法相關內容,但是從內容質量上來講,應該有較大的人工干預機制)。
抖音的這三個特點決定了用戶在打開app后,能快速的沉浸在高質量的短視頻中,也就是能快速的勾住用戶,這一點我會覺得強于快手,快手在短視頻的選擇上,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你回憶下你在某個無聊的下午,想看找一部好電影看看,篩選電影過程中的糾結與吐槽。而對于沒有抖音這類有鮮明特點的內容產品來講,可以從別的一個角度出發。按照頭條發布的 2016 移動資訊行業細分陳訴,今日頭條娛樂興趣用戶占全平臺總量 68.29%,占比排名第一。占比第二是的社會類資訊,達 67.29%,占比第三的是搞笑類,占46.56%。也就是說只是集合了這三點,那么對于嘗鮮用戶保舉,短期上的留存率會極高。
當然對非內容型產品,一般的采用的是強視覺和交互的形式,也就是說,采用用戶能一眼看懂產品的側重點,產品的使用特點,讓用戶能很容易的上手,也就是快速形成這個產品很品質不低,這個產品功能看起來挺好的第一不雅觀感。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么對于很多新產品來講,一個好的新手引導非常重要了,這是對于用戶快速了解產品的一個捷徑。新手引導可能不但包羅產品的功能的使用,還包孕產品的核心亮點呈現(可能包孕一些理念,好比匠心、高品質之類的內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