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1
這一代青年人隨著年齡不停老化,越來越少參加線下活動了。一個下午,呆呆的看書,一個電話立刻起身,咖啡灑了一身;有的人上午王者農藥,下午小紅書大眾點評,逛到眼睛發直,到了晚上才會感慨這一天又過完了。
另一部分人則在伴侶圈里把本身拍好的照片編纂成正方形或者圓形。經過濾鏡之后的照片折射著本身的生活特別像電影,配文字感慨:“蒸山藥是蘸糖還是蘸醬油還是蘸桂花蜜,蘸黃豆醬還是蘸番茄醬。”
而別的一群青年人,跟你年齡相仿,學歷相當,但是思想卻極為差別。他們在屬于本身的第三空間里,發光發熱,表示突出者一天的時間就能賺你一年的收入。
第三空間是什么呢?這里泛指出去家庭及工作環境之外的空間。可以是無比真誠的網絡世界,也可以是你的車或者是咖啡館里屬于你的阿誰角落。舉個例子,JK羅琳就是在咖啡館里寫就曠世佳作。
在第三空間里找好本身的角色,并發光發熱是你區別于其他人的法寶。
一、能歌善舞可以當個主播
工作時間表參考:
14時:起床,吃飯,化妝,開電腦打開設備,做好一切準備;
15時:開始直播;
18時:下播;在粉絲群里跟粉絲說會兒話,對重點粉絲要重點關心,也就是問候人家吃飯沒有,今天是否加班,晚上什么時候回家;
18時30分:打電話叫外賣,上洗手間,看一下另外主播一天的收入,看看排行榜上哪個主播、哪個粉絲刷的多,一邊吃飯一邊和重點粉絲寒暄;
20時:繼續直播,一直到24時,或者次日凌晨兩點,看一天收入決定。
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與共青團北京市委開展的調研顯示,33.1%的網絡主播月收入500元以下,14.6%的網絡主播月收入500至1000元,15.9%的網絡主播月收入1000至2000元,18.0%的網絡主播月收入2000至5000元,不到一成的網絡主播月收入5000元至1萬元,不到一成的網絡主播月收入萬元以上。
直播平臺挺好的,在幫手中小個體賺錢、實現夢想的同時,以及也獲得營收增長。今天還在一個群里說,這些網紅當不了大明星,可是活在本身的BGM里擁有數百數千或數萬的支持者,也算是互聯網帶來的進步了。
但是有的人對網絡主播卻持有差別看法,認為低俗沒文化不夠高大上。很多人在思想上是抵制的態度,網絡直播平臺也經歷了多次整治和嚴打。但17世紀煙草在歐亞大陸傳播的時候,也遭遇了統治者們的大力禁止,吸煙是要被酷刑處死的。而現在,煙草是大多數國家重要的稅收來源。17世紀的吸煙者和緝煙者,21世紀的大麻吸食者和緝毒者,所有人都是人類癮品史上無名氏。李中堂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吧”。
網絡主播不會消亡,他們是中國特色娛樂文化的產物,是美國六七十年代真人秀的漢化版。
二、有可分享的知識或經驗 可在知識付費平臺論斤賣知識
本年年初,傳播學專業大三學生何曉華整理出一份清單——《2016年,我為線上知識、工具付費3517.91元》。3517.91元,這個數字令她觸目驚心。何曉華說,本身被“知識變現”套牢了。
仔細分析這份清單發現,內容付費占到40%擺布。而她又為哪些內容付費了呢?財經類解讀節目、新聞實驗室會員計劃、英語節目、直播課、古典音樂鑒賞節目……這些是她的專業、興趣和自我要求。
過去一年中,羅振宇(以及喜馬拉雅、知乎Live等平臺)在奮力吹泡泡,必定是把知識付費原來應該具備的市場規模,吹成了十倍、百倍。在這個過程中當然蘊藏著風險,但它也確實培養了一大批用戶的付費意識和付費習慣,用“揠苗助長”的方式讓付費模式提前長大了。
看看知識網紅們的收入,這些知識網紅在差別的平臺按照差別的知識類型輸出本身知識,獲得必然的人為。
從2016年起,“內容付費”的風口不停被催熟。分答一夜爆紅后又沉寂;羅振宇頒布頒發退出Papi醬項目,專心打造知識分享平臺“得到”;馬東力推的《好好說話》在喜馬拉雅FM單日銷售額即破500萬。
覃超是Facebook的早期員工,在知乎live上用一張最低價98元的門票,,開課告訴用戶如何通過工作途徑直接步入美國硅谷。這場分享有464人參與,意味著這一小時覃超至少入賬45472元。
2016年6月6日,喜馬拉雅上線了“付費精品”專區,開啟付費業務。同日上線的,便有馬東團隊打造的《好好說話》,一檔教人說話的欄目,當日銷售額即破500萬。
去年此時“分答”上線。僅24天便完成A輪融資且估值超1億美元。隨著王思聰、汪峰、章子怡等一波網紅明星的進駐,“分答”迅速刷爆伴侶圈。王思聰在分答上回答32個問題,花費不到20分鐘凈賺23萬元。
“知識付費”這個熱門的概念之下,其實包裹的是非常差別的東西。所以只要找準了你的獨具個人特色的售賣點,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三、讓出部分利益 自傳播是制勝關鍵
上一篇:如何設計合理友好的錯誤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