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9
用研沒有門檻之說,只要產品經理們有用戶調研的意識,在任何細微的產品設計細節上都可以以用戶為中心,并為用戶提供一款滿意的產品。
卡片分類的定義:卡片分類作為用戶體驗/交互設計領域的一個有效方法,有助于設計人員理解用戶是如何看待信息內容和類另外。具備這些知識之后,設計人員能夠創建出更清楚的類別,采用更清楚的結構組織信息,以進一步幫手用戶更好地定位信息,理解信息。——From《卡片分類:可用類別設計》
本人是一位互聯網前端產品經理,負責某個創新項目的前端產品設計,由于本人所在團隊較小無用研伙伴,所以所有工作只能本身完成。且本次卡片分類的功能只是很小的一個功能點,就是在頁面的一個呈現說明信息的模塊對信息進行重新分類,提高用戶的可讀性。
操作步驟首先,我買了一本如何卡片分類的書籍,認知閱讀一番發現,這特喵的不就是我大學在心理實驗課上學習的知識點么(玩笑),寫的還不錯,大家可以先根據書中或者我所寫的演練一下,多次操作演練后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頁面中的信息進行咔咔咔分類啦。
以下就以需要進行呈現大量說明信息的旅游網站為例來講一下如何通過卡片設計進行信息分類
下圖別離為攜程、去哪兒、途牛的出境產品的產品詳情頁的說明信息分類:
攜程
去哪兒
途牛
可以看出三個網站的分類方式都不相同,如何找到一個合理且較為完美的分類方式,首先我們要先明確實驗目的。
明確實驗目的
主要是分為兩種:
如果是對原有信息的重新分組,而且這些分組組名已經確定,可以使用封閉式卡片分類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前提是你對本來的分組信息足夠自信。如果是想要重新定義分組的名稱、分組的數量、每組所包孕的二級信息,則需要使用開放式卡片分類。保舉采用的的就是封閉式卡片分類,主要因為本來的分組名稱由于是很早之前確定的,在后來迭代過程中,每個組下面都被添加過新的二級信息,所以需要整個重新梳理。
梳理信息內容將所有的需要分類的子信息描述出來并進行匯總,如下圖中紅框的子信息匯總出來:
匯總完成后,將紅框中的信息制作成卡片方式,整理好,等待實驗室供用戶使用。
實驗具體操作實驗用戶:大概在7~12擺布實驗場所:會議室內等安靜冷靜僻靜房間實驗注意事項:制止出現引導用戶的語言、心情和姿勢,可以讓用戶進行發聲操作,記錄用戶的語言、動作,尤其在用戶遇到困難時的操作。實驗分為兩個內容:
1. 將子信息提供給用戶讓用戶進行命名,如圖下方信息制成卡片,讓用戶閱讀信息后進行命名。
每個用戶都需要對所有信息進行命名,命名完成后梳理用戶的命名結果,找出命名共性,制定新的命名。
2. 將命名好的信息提供給用戶后讓用戶進行分類,,而且分類完成后讓用戶在對組進行命名。
可以在確定子信息的命名后再進行第二個內容的實驗,這樣可以防止用戶過度發散。
實驗結果匯總:結果梳理完成之后,則通過對結果的分析和整理,找到用戶的共性,然后確定命名。
總結總的來說,卡片分類是一種非常便利易上手的方法。在我進行卡片分類的時候可能具體操作和梳理并不能完全符合實驗規范,但是作為一種可以和用戶接觸的實驗方式,還是能夠從中得到很多用戶的問題和想法,這些都是我們提高頁面體驗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