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美圖傳出IPO的消息開始,這家低調的互聯網公司便屢屢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質疑美圖系產品的盈利能力,有人懷疑美圖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對本錢態度的揣測......
近日,美圖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報表,期內的總收入同比增長272.3%至21.798億元,毛利增長484.4%,其中互聯網辦事及其他同比大增762%,智能硬件業務收入增長247.1%。這份年中業績的差別之處在于,美圖需要給外界的質疑一個強有力的答復,而且試圖讓更多的投資者看懂美圖。美圖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在上半年的6個月中有2個月實現了凈利潤為正,向外界釋放了幾個明確的信號。
1、美圖不是沒有能力盈利
從誕生時間來看,美圖不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或許可以譜寫出引以為傲的歷史,但在硬幣的另一面,不少人對美圖的印象還停留在“美圖秀秀”的時代,也就導致了對美圖盈利能力的不信任,終究同時期的光影魔術手、可牛影像等已經淡出了大多數人的視野,隨后崛起的百度魔圖、魔漫相機等也未能開脫曇花一現的結局。
美圖在最新的財報上正在試圖證明美圖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尤其在2017年的前6個月中,美圖取得了兩個月實現凈利潤的成績。
一方面可以歸功于包孕美圖手機在內的智能硬件業務的強勢增長,尤其在本年618電商節上的表示,美圖手機在京東平臺的銷量增幅達到833%,其中美圖T8在4000元以上價位段中排名第五,美圖M8和美圖T8也雙雙在天貓上取得了相應價位段銷量前十的成績;
另一方面得益于互聯網辦事及其他的增長,好比在線廣告、美拍直播的虛擬道具收入等等。在美圖公布的IPO文件中,來自智能硬件的收入占到了總營收的95%,而從最新的財報數據來看,互聯網辦事及其他在總營收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4.9%增長到現在11.3%,美圖對營收結構的優化調整已初見成效。
事實上,不管是美圖的智能硬件還是互聯網辦事,都屬于高毛利的業務。美圖手機比擬于其他國產廠商在品牌溢價上的表示可圈可點,互聯網辦事及其他業務的毛利率增長迅速,在IPO以來首次取得了正毛利。或許業績上的亮眼表示足以證明美圖的盈利能力,也有利于改善美圖對于投資者的印象,進而博得本錢市場更多的青睞,但也可能落入被本錢“綁架”的陷阱。
2、美圖為什么不苛求盈利?
在權衡本錢態度和公司未來的層面上,美圖沒有去刻意獻媚本錢市場。
按照美圖中期業績公告,美圖下半年將加大在人員、技術、用戶增長等方面的投入,無疑將加大開支,甚至會影響美圖整年的盈利表示。或許也可以這樣理解,在選擇討好本錢市場和謀求未來發展的問題上,美圖選擇了后者。
比擬于股價上的糾結,美圖果斷優化了現有的產品結構和業務布局。好比在賬號體系方面,從去年開始美圖著手搭建完善的賬戶體系,且已經完成了接近2億用戶的美圖賬號系統。截止到目前,美圖旗下的app已經超過20款,統一的賬戶體系有利于降低獲客成本,嘗到了甜頭的美圖,勢必會在這個領域投入更多的經歷,并進行數據沉淀。

此外,美圖的高管多次對外體現將采取平臺化的發展標的目的,美拍已經有了社交平臺的雛形,如何將圖像處理類產品從工具向平臺化的標的目的發展則是美圖另一個發展拐點。美圖旗下產品每天產生約有2億張照片數據,圖像處理技術和賬戶體系形成的用戶畫像,足以支撐美圖去打造一個優秀的平臺。
幸運的是,上市后的美圖趕上了人工智能的風口,不急于盈利的背后是對更大市場的期望。
3、人工智能時代的新秩序
人工智能時代,秩序已經被重構。
人工智能離不開三個生產因素,即技術、數據和人才。用這個標尺重新審視美圖,或許會有紛歧樣的答案。
從技術方面來看,美圖的先天優勢在于抓住了圖像識另外場景,最典型的就是人臉識別和人臉檢測技術。以美拍的“動態美顏”為例,相機采集到每一幀的畫面都會由后臺進行人臉識別,再標示出關鍵點的位置,結合圖像處理技術,得到美顏后的畫面釀成視頻圖像實時傳播出來。技術可以孵化出更多有創意的產品,也有利于美圖在圖像處理領域走的更遠,以及平臺化的形式進行技術輸出。
從數據方面來看,,BAT卷走了過半的用戶數據,但這并不料味著在垂直市場沒有機會。美圖的20多款產品帶來的不只是11億的激活終端,立體的產品矩陣還形成了不變的數據源。僅2016年,美圖旗下的應用處理超過680億張照片,這足以形成強大的競爭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