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圖公司在香港發布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的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美圖期內的總收入同比增長272.3%至人民幣21. 798 億元,遠超 2016 年人民幣15. 786 億元的全年總收入。而基于收入的快速增長,美圖凈虧損在期內大幅收窄至人民幣 3320 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7.0%。
對盈利和商業模式的克制,美圖恰似昨日亞馬遜?
事實上,此前業界對于美圖的盈利能力多有質疑,特別是對比其高達 11 億的獨立設備覆蓋量,美圖卻至今未能實現盈利,更是讓很多人不能理解。
不過,作為一家互聯網上市公司,長期虧損其實非常常見。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就是亞馬遜。與美圖頗為相似的是,亞馬遜在上市前后始終處于虧損狀態。特別是在亞馬遜上市六年內,累計虧損更是超過 30 億美元。直到在 2016 年,在成立 20 周年之后,亞馬遜才逐漸開始實現規模化的持續盈利。
而亞馬遜之所以會在長達 20 年的時間里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主要是由于亞馬遜一直對盈利連結著克制,而將更多的營業收入長期投入到先進技術的培育、品牌建設積累以及不停擴大公司業務規模上。因此,盡管亞馬遜現在已經實現盈利,但依然是處于微利狀態,盈利收入僅占總收入的1%擺布。
對照美圖今天的局面,與往日的亞馬遜多有相似之處。好比雖然業界對美圖未能盡快實現盈利頗有微詞,但是美圖在盈利方面卻始終連結克制,在商業模式探索方面更是不寒而栗,生怕一不小心破壞用戶的產品使用體驗。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本期內美圖在過去的 6 個月中有 2 個月( 3 月和 5 月)已經實現了凈利潤為正。而公司毛利也上升到人民幣4. 353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 7450 萬元增長484.4%。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達到20.0%,而去年同期為12.7%。這意味著,美圖已經擁有可實現盈利的能力。而美圖董事長蔡文勝更是在財報溝通會上體現,美圖將在 2018 年實現全面盈利。那么,問題來了:
蔡文勝為何說美圖會在 2018 年實現全面盈利?
在我看來,蔡文勝之所以有信心在 2018 年實現全面盈利,在于美圖具有三個方面的“先天優勢”。
首先,用戶規模效應。美圖擁有可以與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匹敵的互聯網用戶規模。按照公告顯示,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美圖用戶基礎持續增加,月活躍用戶總數達到4. 813 億人,同比增長7.8%,而去年同期為4. 464 億人。這樣的用戶規模僅此幾大巨頭,而超過目前國內絕大數的互聯網公司,具有形成互聯網入口的商業模式,因此美圖才能夠在上市前后都得到不少投資者的力捧。
事實上,諸如亞馬遜、谷歌、騰訊、阿里等國表里互聯網巨頭過往的發展經驗已經一次又一次的證明,只要用足夠大的用戶規模,就能夠形成自身的護城河,并在某一天迎來盈利。而從目前美圖的業務表示以及在 2017 年上半年內有 2 個月實現盈利的趨勢來看,美圖離實現全面盈利已經很近。

其次,美圖擁有忠誠度極高的用戶群體,利于平臺化的轉型。差別于其他工具性平臺的粘性較弱,美圖平臺的用戶粘性更高,特別是其正在進行平臺化打造的美拍,因為具備很強的社交屬性,因此其粘性更高。按照其財報公告顯示,截至 6 月 30 日,美拍應用內月活躍用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33.3%。事實上,在美圖上市之前,其主要精力都在擴大用戶規模方面,因此其不停的推出全新的移動應用,來不停擴展其用戶規模。
而在 2017 年,可以明顯看到,美圖正在大力去工具化,加緊平臺化的建設。好比美圖開始深耕其具有優勢的移動應用,好比嘗試在美拍打造內容社區生態系統,推出美拍“M計劃”,通過激勵和幫手平臺上內容創作者進行變現來促使平臺優質內容的產生,從而對用戶進行更高的粘度。此外,美圖還在本年 3 月份正式發布時尚分享購物社區美鋪,以此來進行流量變現的同時,進一步通過更高頻次的電商購物消費來提升用戶對平臺的粘性。顯然,隨著平臺上用戶粘性的進一步提升,美圖將完成去工具化,徹底開脫盈利難的“困境”。
最后,美圖還擁有龐大的品牌資產。很多人看待美圖的公司價值,往往忽略美圖的龐大的“隱形資產”。實際上,陪同著的美圖用戶規模的不停擴大,“美圖一下”早已成為了與“百度一下”一樣的大眾通用名詞,成為很多人在進行拍照美顏修圖時的口頭語。某種意義上說,美圖早已成為了美顏、修圖等市場的代名詞,而這種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滲透力以及美譽度,將有助于美圖未來向其他領域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