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x86和小型機的話題可謂老生常談。但隨著互聯網+云原生應用的興起,以及CPU的換代,兩者的地位近年來是否發生了進一步的改變呢?
每天跟錢打交道的銀行在花錢的時候絕對精明,尤其是中小型銀行,對于IT基礎設施更會精打細算,他們的選擇無疑具有代表性。比來,科技茱比莉就向幾個銀行業的伴侶打聽了下真實情況,股份制銀行興業銀行,江西省農信社,金融行業云興業數金,得出的結果如出一轍:
小型機仍在運行核心業務時挑大梁。
這也許在有些人看來出乎意料,不過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盡管云計算正以戲劇性的方式改變IT基礎架構,但RAS可靠性和CAP數據一致性作為分布式架構中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一直存在,以小型機為代表的集中式架構在核心業務中的地位仍舊無法撼動。
二,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接踵而至,小型機自身也在發生轉變。好比IBM Power不但開始Power Linux去主動承載新型負載去適應互聯網金融的厘革,Power+ Watson的人工智能應用,Power+區塊鏈應用也率先得到了銀行業的嘗新。
三,由于多數銀行從成立伊始的幾十年中,核心業務一直應用小型機,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均圍繞該技術展開,再者銀行業在業務交易的重要性和合規性,在沒有素質替代技術來臨之前,沒有動力去替換已經驗證多年的架構。
那么,這三家極有代表性的銀行專業人員具體怎么說?
云計算時代的邏輯
多年以來的良好體驗使得中小銀行一直在核心業務中應用小型機。
以江西省農村信用社為例,自2005年以來一直應用Power小型機,其核心架構充分應用了小型機的不變性和可靠性,而所延伸出的開放性和虛擬化能力足以滿足銀行需求。
股份制商業銀行興業銀行也是資深的小型機擁護者。21年來一直以小型機為主體實現系統架構,目前使用較新的IBM E880,足以保證現有業務量的順利運行。
進化到云時代,,這種選擇分化背后的邏輯依然成立。
對于中小金融企業用戶而言,對于“云計算”和先進IT的需求、對于業務創新的需求,與大型金融機構的需求并無二致。但金融行業在監管合規、信息安適方面的高尺度和嚴要求,使得金融機構對公有云存在較大的顧慮。中大型金融機構利用技術能力、人才儲備、資金等方面的雄厚實力,自建私有云就站上了云端,但眾多中小金融機構則缺乏自建私有云的條件。
公有云不安心,私有云用不起,行業云的價值凸顯。
金融行業云辦事提供商興業數金就認為,中小金融機構在云時代的最佳選擇是行業云。定位于“真正專業的金融行業云”的“數金云”通過多種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網絡等技術,實現對Power辦事器為主、x86辦事器為輔、存儲、交換機、防火墻等異構IT硬件的統一納管,而且通過云管平臺,實現對這些資源的統一辦理和調度。
而在云時代的實際應用中,江西農信和興業銀行都通過小型機的云化或資源池化,實現了對資源池的統一調度和辦理,在投入產出比更好的情況下滿足了相當高的可靠性和針對業務及數據的安適性需求,對業務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數字說話
按照IDC前不久發布的全球辦事器市場季度跟蹤陳訴,目前UNIX辦事器市場的價值超過50億美元,其中AIX占據了58%的份額。而細分到各個行業,大多數財富500強公司在AIX上運行著最苛刻的關鍵工作負載,如全球十大銀行全部使用Power,全球十大電信公司全部使用Power,全球10大零售商中有8家使用Power,全球10大保險公司中有8家使用Power。
而在國內中小金融機構IT人士的主流不雅觀點看來,至少5年內,x86都無法撼動小型機在金融領域的核心地位。它們之間的互補關系才是最佳組合。目前,200家中小銀行中的190家將核心業務/關鍵業務拜托于小型機。
小型機與x86的最佳搭配方式已經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形成了共識:按照業務類型來選擇差別的架構,即前端輕量級應用采用更經濟的分布式架構,而后端的核心業務如信貸、支付系統和數據庫采用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安適性更勝一籌的小型機。
興業銀行數據中心體現,目前銀行在帳務信息、核算信息、客戶信息、交易信息等關鍵數據,以及對數據一致性要求比較高的場合,使用小型機更為適合。而對于前端網點的自助設備,以及渠道、門戶等只要求弱數據一致性的系統,可以逐步轉移到x86分布式架構上。
江西省農村信用社科技部強調了在小型機上的投入持續穩步增長。隨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起步,該行對x86辦事器的投入有所增長,但比擬小型機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