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申請專利,給人的印象是專業性強、難度高、流程復雜。然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專利已成為企業和個人無法規避的問題。為解決這一難題,八戒知識產權推出“托管式”專利申請業務,實現了專利申請的簡便化、大眾化。

企業和個人申請專利時,這幾個因素會影響成功率
據統計,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33.9萬件,同比增長21.5%,連續6年位居世界首位。《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三個特點。那么除此之外,專利申請還存在哪些風險?
首先是長達18個月的檢索盲期。按照《專利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正常情況下,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之日起最晚18個月才會自動公開,而在之前任何人都無法通過公開途徑檢索到。
專利審查具有必然的主不雅觀性。一項專利是否符合授權要求,取決于審查員的具體判斷,很難通過固定的尺度來限制,導致專利審查受必然主不雅觀因素影響。
風險監測不完善。由于專利代理機構的失誤,未做好全面的申請前數據分析和風險控制,不負責任(漏報、錯報)或者無職業道德(不告知明顯風險或者違約透露專利技術內容),都可能導致花費大量申請費用結果卻一無所獲。
一般來說,前兩個因素是不成控的,企業和個人在進行專利申請時,只能從第三點入手,選擇專業、靠譜的代理機構,降低申請風險,制止金錢和精力的浪費,甚至影響專利授權,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托管式”申請,為用戶節約大量時間和精力
依靠在知識產權領域豐富的辦事經驗和業界領先的專業團隊,八戒知識產權將傳統專利申請辦事提高了一個檔次,主打價格透明、托管式辦事等優點。申請人不消再面對雜亂的申請資料和繁復的申請流程望而卻步,而是由專業顧問全權負責完成申請流程,這無疑為用戶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據了解,在此之前,八戒知識產權曾推出了商標擔保注冊,,承諾不可功退全款,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積累了用戶信任度,儲備了廣闊的市場潛力空間,有了成熟的團隊運營經驗和風險控制能力,在專利辦事上,自然得心應手,和商標、版權辦事一起構建起了一道知識產權辦事網絡。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已經達到110.3萬件,是繼美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在全部專利申請中的比例連結在40%擺布,企業占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的比例均達到6成以上。以企業為主的創新主體的專利創造能力和運用需求在不停提高,廣大專利代理機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能否不忘初衷,以盡責、辦事為立業之本,更加值得我們關注。
如果想了解主播的最新直播動態,還等什么,趕緊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或者點擊下載鏈接安置神獸直播,一鍵關注全網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