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監會在其官網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簡稱《信披指引》),該指引與 2016 年 8 月 24 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辦理暫行措施》(以下簡稱《暫行措施》)、 2016 年 11 月 28 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存案登記辦理指引》、 2017 年 2 月 22 日發布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下簡稱《存管指引》)共同組成了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
為規范和促進網貸行業健康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網貸行業制度體系建設的相關工作安排和要求,銀監會等部門于去年 8 月 24 日正式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辦理暫行措施》。而今隨著《信披指引》的正式出臺,也標識表記標幟著網貸行業“1+3” (一個措施三個指引)制度體系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銀監會與相關部門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1+3”監管制度體系的建設,這對中國方興未艾的網貸行業來講有著不凡的意義。“這個制度體系的搭建,讓之前混亂的網貸行業變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它不但明確了P2P的行業規則,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行業風險,掩護投資者權益的同時,還加快了行業發展的合規進程,優勝劣汰已在行業逐漸顯現。”互融寶總經理劉宗才在談及此話題時這樣說道。
自去年8·24《暫行措施》出臺以來,“監管合規”就成了網貸行業發展的不二主題,,而經過近一年的時間,“1+3”監管制度體系已搭建完成,整個行業的監管整改也收到了明顯的成效。據互融寶記者從網貸之家了解到的相關數據顯示,網貸行業正常運行的平臺數量由 2016 年 8 月的 2799 家下降至 2017 年 7 月的 2090 家,一年之間有 709 家平臺被淘汰;而上線銀行直接存管系統的平臺數量由 2016 年 8 月 24 日之前的 57 家增加至 2017 年 8 月 24 日的 450 家,其中有 312 家平臺在 2017 年 2 月 22 日《存管指引》正式出臺后上線存管系統,占完成直接存管上線平臺總數的69.3%。
在過去的這一年里,從中央到地方,從銀監會到地方金融辦,出臺的網貸行業相關監管政策和細則文件已經超過 50 份。其中主要圍繞網貸業務合規、風險專項整治、銀行資金存管及網貸存案登記等內容下發的全國性監管政策文件就多達 16 份,而上海、北京、廣東、深圳、廈門等省市也相繼出臺了多個地方性監管政策,文件內容也主要是圍繞各地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校園貸、現金貸等主題展開。
互融寶董事長孟雷先生體現,隨著國家監管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善,整個網貸行業無論是合規性還是健康度都有了明顯的提升,雖說國家監管部門和各地方監管部門在對網貸平臺的具體要求上會有些許差異,但從其監管的總體基調來看,都是想讓網貸行業盡快回歸金融素質,降低行業系統性風險,才能讓行業持續不變地向前發展。
如果想了解主播的最新直播動態,還等什么,趕緊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或者點擊下載鏈接安置神獸直播,一鍵關注全網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