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最著名的商業和技術發展規律無疑是摩爾定律——“每 18 個月,IT產品性能翻一番,或相同性能的IT產品價格下降一半。”這必然律也帶來了另一個著名的規則——反摩爾定律,即“一個IT公司如果今天和 18 個月前賣掉同樣多的相同產品,營業額就要下降一半”。
技術迭代的速度鞭策了新產品的出現,而競爭又促使企業的研發必需針對一年甚至多年后的市場,因此從IT硬件,到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新產品始終都代表著一個公司最重要的競爭力。
除了IT行業,另一個極度重視新品發布的領域則是時裝界,由于時尚界每年定義出的流行風格總是千差萬別,這也使得時裝的時效性甚至要遠高于智能手機、電腦等IT硬件產品。而另一層面來看,各大時裝品牌和設計師的新品發布會,以及各種走秀活動,自己也是在重新定義當年的流行。
新品的重要意義帶來的則是商業世界對新品發布會的重視,尤其是在喬布斯用Mac、iPod、iPhone、iPad等一系列新產品的發布重新定義了新品發布會的內容和形式后,人們對新品發布會的預期和要求也就變得更高,且不但僅是在于產品層面,于是有人將新品發布會辦成了脫口秀,有人則直接把明星、歌星請上新品發布會的舞臺。
而在線下發布會越辦越復雜的同時,天貓則正在希望用“小黑盒”這一產品,重新定義發布會的形式,借助線上渠道的優勢,成為新品發布會優質品牌的新品發售主要渠道之一。

從成立之初,天貓小黑盒就定位于“新品首發陣地”,但這種新品并非普通意義上的大眾消費品,而是幫手用戶去發現那些代表著潮流趨勢、引領消費升級的新品,亦或是那些小眾未被人們所熟知的設計師品牌等。
這也是對天貓平臺的一個重要增補,在天貓這個巨大的商業航母上,每天都會有大量新品上市。無論是從平臺流量資源價值最大化,還是品牌商流量購買能力和意愿方面,大的品牌都會利用頭部優勢占據最好的流量資源。
從傳統媒體時代,到電商成為重要渠道的今天,二八法則在品牌與用戶注意力匹配問題上都始終成立。20%的頭部品牌往往會占據80%的用戶注意力,進而更容易占據用戶心智,引發購買行為。
但對于如今的用戶而言,用戶的消費行為和選擇邏輯正在發生變革。 90 后作為如今消費市場的主力,他們成長于中國經濟崛起的年代,物質豐富的生活條件以及全球化的信息傳播與影響,讓他們形成了比 80 后更個性化的消費不雅觀,以及較強的消費能力與較高的消費傾向。
同質化、千篇一律的大眾消費品已經不再是新消費人群關注的重點,他們更愿意尋求個性化的,甚至是符號化的商品,以獲得更好的體驗與自我滿足。
正如鮑德里亞所言,“消費社會的前提是物的豐盛,在消費社會中,人們不再消費物的自己,而是消費物所代表的符號的意義,人們通過消費這種形式來進入社會,整合于社會”。
天貓小黑盒所做的即是找到這些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甚至引領創造用戶新消費需求的新品,進而通過小黑盒這樣的平臺,以一個單品來扶持優質的各種品牌。

而在具體產品層面,小黑盒則還通過天貓自身的消費數據,以及微博等社交媒體數據,以數據化分析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新品榜單,幫手用戶找到新品,也幫手品牌進行內容營銷。
強大的數據洞察能力和消費數據基礎,也決定了天貓小黑盒的野心注定不會是一個單純的新品發售渠道,而是希望借助天貓自己對消費者的洞察能力,反向影響供應鏈,從設計端就開始改變一件商品的生命周期。
當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7 月天貓小黑盒與獨立設計師Min就在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新嘗試。
有數據顯示, 2015 年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市場規模為 282 億,并連結著26%的年復合增長率,用戶正在對設計師品牌這一品類越來越認可,但設計師品牌自己的特性,又讓用戶很難便捷地找到合意的設計師品牌,因為兩端都處于離散的狀態,一邊是海量的用戶,一邊是個體知名度不高,但數量卻并不算少的獨立設計師們。
這種信息的分歧錯誤稱也給了天貓小黑盒作為其中撮合平臺的機會,進而有機會影響這些設計師品牌的產品設計與創作。在與Ms Min的合作中,天貓小黑盒通過一個名為“Hey Design Studio”的平臺產品,幫手設計師定制符合消費者需求和以及設計師自身價值不雅觀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