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來有很多人體現蘋果正在“不停地作死”:先是和微信伸手三成提成,見微信背靠騰訊是個刺頭,寧愿直接下架“打賞”辦事都不給錢,就轉頭把手伸向其他平臺的口袋里。但事情到這里為止,受損的大多還是iOS上的平臺以及主播公眾號運營者等,一般的“吃瓜群眾”還沒有被牽扯其中。

但比來有媒體報道,蘋果竟然連用戶的轉賬都要收3%的“過路費”!這讓網友沸騰了,蘋果這次不免難免太過分了,這是雁過拔毛啊。
轉賬都要收3%?是可忍孰不成忍!
慢著慢著,我們先踩一腳急剎車停下來仔細看看,蘋果那邊好像說的是信用卡轉賬收3%的手續費,并不是我們一般常用的儲蓄卡轉賬,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可大了:當你選擇用支付寶轉賬給親戚伴侶的時候,你一般用的是余額寶或者和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存儲卡里的現金,這個時候用戶使用的是本身的錢,但是信用卡轉賬就紛歧樣了,你用的可是借來的錢,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作是信用卡套現了。

目前國內信用卡是這樣規定的:當你拿到信用卡的時候,銀行就承諾給你了必然額度的預付款,相當于是你從銀行手里借到了錢,當你用這筆錢消費的時候,最長56天內不算你利息,只用還本金給銀行就算兩清了??墒沁@個時候往往就有“聰明人”開始想心思了,既然56天內還上款就不消給利息,那在這段時間內,我能不能把信用卡里的額度全部取出來存到存儲卡或者拿去投資吃利息呢?

答案是:當!然!不!可!以!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國的規定是,當用戶使用信用卡在銀行取現的時候,只能取出額度50%的現金,同時這些現金還需要收取你1%-3%的手續費,當你錢取出來以后,銀行會給你開始算利息,目前國家規定是每天萬分之五,這里要提醒一下,我們最為熟悉的“余額寶”一般一天的利息就只有萬分之一,所以信用卡取現是賺是虧,大家本身心里應該都算好帳了吧。
一口鍋,跨越太平洋扣在蘋果頭上
比來蘋果因為“打賞門”事件,在國內網友中的口碑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無懈可擊”了,許多網友更是指責庫克要求的30%手續費吃相難看,但是蘋果貌似完全不在乎在中國用戶心中的形象是否受損,該收錢還是收錢,除了硬氣的微信干脆下架了iOS打賞功能,其他體量小一點的平臺不得不上繳這個手續費,上周周末知乎一封無奈的通告顯示,今后蘋果公司將收取32%的手續費,“iOS用戶對你的贊賞可能會被打折了哦;Android用戶對你的贊賞將不受影響”。

雖然“打賞門”讓人氣憤,,但這次又掀起海浪的“3%手續費”事件卻實實在在算不上“黑點”,不但是因為信用卡套現自己就需要收取必然的手續費,更重要的原因是:Apple Pay的個人轉賬功能并沒有在國內登陸啊,換句話說,就算你的設備升級到 iOS 11,也無法用 Apple Pay轉賬給對方,也就是說人家蘋果目前還沒有想過來太平洋的另一邊“搞事”。
國內信用卡就別想轉賬了,你看銀行點頭了嗎?
另一方面國內的移動在線支付難道就不收手續費了嗎?并不是啊,以支付寶為例吧,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時候就需要支付1%的手續費。而信用卡轉賬方面,自2012年1月9日起支付寶就有發布公告體現為了打擊信用卡網上套現,從2012年2月8日起關閉使用信用卡向支付寶充值的通道,也就是停止信用卡充值支付寶及轉賬了。這已經不是收不收手續費的問題了,而是根本就不準你用信用卡轉賬啊。

而支付寶的例子也表示了我國政府的態度,由于國內銀行可能還跟不上各種移動在線支付的新花樣,也明確規定了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進行信用卡套現都是銀行嚴格禁止的,因此很有可能Apply Pay進軍中國的時候也必需進行針對性調整,甚至拋棄掉本身信用卡轉賬的功能。
不過這個事情應該也會讓一些對蘋果飽含憤怒的網友們冷靜下來了。雖然蘋果之前在“打賞門”中做的的確做的不厚道,但是我們也不要盲目的“蘋果一生黑”,再遇到蘋果的“黑料”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弄清楚,而不是將蘋果當一個靶子狠狠評判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