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
goto語句可以無條件地轉移到過程中指定的行。
通常與條件語句配合使用??捎脕韺崿F條件轉移, 構成循環,跳出循環體等功能。
在結構化程序設計中一般不主張使用goto語句, 以免造成程序流程的混亂
goto對應(標簽)既可以定義在for循環前面,也可以定義在for循環后面,當跳轉到標簽地方時,繼續執行標簽下面的代碼。
func main() {
// 放在for前面,此例會一直循環下去
Loop:
fmt.Println("test")
for a:=0;a5;a++{
fmt.Println(a)
if a>3{
goto Loop
}
}
}
func main() {
for a:=0;a5;a++{
fmt.Println(a)
if a>3{
goto Loop
}
}
Loop: //放在for后邊
fmt.Println("test")
}
break
func main() {
Loop:
for j:=0;j3;j++{
fmt.Println(j)
for a:=0;a5;a++{
fmt.Println(a)
if a>3{
break Loop
}
}
}
}
//在沒有使用loop標簽的時候break只是跳出了第一層for循環
//使用標簽后跳出到指定的標簽,break只能跳出到之前,如果將Loop標簽放在后邊則會報錯
//break標簽只能用于for循環,跳出后不再執行標簽對應的for循環
continue
continue和標簽的使用類似于break,這里不再詳述
總結
goto語句本身就是做跳轉用的,而break和continue是配合for使用的。所以goto的使用不限于for,通常與條件語句配合使用
在for循環中break和continue可以配合標簽使用。
補充:golang 實現Location跳轉
golang作為互聯網時代的C語言,對網絡的支持是非常友好的,最近想做個短網址轉發使用,自然想到用Golang開發。
閑話少說,直接上源碼: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net/http"
)
func login(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fmt.Print(fmt.Sprintf("%v+", r))
w.Header().Set("Cache-Control", "must-revalidate, no-store")
w.Header().Set("Content-Type", " text/html;charset=UTF-8")
w.Header().Set("Location", "http://wap.baidu.com/")//跳轉地址設置
w.WriteHeader(307)//關鍵在這里!
}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 login) //設置訪問的路由
err := http.ListenAndServe(":9090", nil) //設置監聽的端口
if err != nil {
log.Fatal("ListenAndServe: ", err)
}
}
以上為個人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對Golang中的FORM相關字段理解
- golang 打印error的堆棧信息操作
- golang中json和struct的使用說明
- golang coroutine 的等待與死鎖用法
- golang DNS服務器的簡單實現操作
- golang slice元素去重操作
- Golang中interface{}轉為數組的操作
- golang 實現一個負載均衡案例(隨機,輪訓)
- golang 實現Location跳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