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章先生的機動車需要年檢,可還有一條交通違法記錄沒有消除,他本打算請假先跑一趟交警大隊消除交通違法,再跑一趟車管所領取車輛免檢標志。然而,8月28日他通過長沙公安的“便民服務橋”公眾號,不到5分鐘就在手機上把兩件事辦成了。
8月28日,長沙市公安局召開“放管服”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互聯網+公安政務平臺”和“96111便民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群眾可直接在“便民服務橋”公眾號上全流程辦理涉及身份證、居住證、駕駛證、戶口等29項公安業務,還可預約220項公安業務。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唐向陽介紹,下一步,長沙公安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推出便民新舉措。比如,進一步改善服務手段,將駕考等服務事項流程進行網絡化改造;進一步拓展網上全流程辦理的項目,將治安、內保、監管、網技等群眾需求大的業務盡快實現在網上全流程辦理。
預約220項公安業務可網上預約,避免排隊
“96111,便民服務橋,一次也不跑。”這是“96111便民服務平臺”的對外宣傳語。
市公安局人口與出入境管理支隊支隊長劉輝介紹,2018年,長沙市公安局自主開發了集“認證、預約、受理、支付、寄遞、評價、監察、咨詢”八大功能于一體的“互聯網+公安政務”平臺。在此基礎上,市公安局先期與長沙銀行開展互聯網便民服務合作,推動建設“96111便民服務平臺”。目前,“96111便民服務平臺”對外主要包括“便民服務橋”微信公眾號及“96111便民服務呼叫中心”兩大部分。
在“便民服務橋”公眾號上,市民進行關注并注冊后,可直接在該公眾號上預約220項公安業務,主要分為交警、戶籍、身份證、出入境等4大類。在選定要辦理的業務進入預約頁面后,市民可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具體辦事點及預約時段。其中,預約時段可以精確到小時,市民能看到每個時段所剩余的可預約人數,避開排隊時段;預約后,在頁面上還可查看該業務所需的資料及辦事單位的地址導航。
“這確實方便,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預約,而且不用排隊。”28日,市民羅先生提前通過該公眾號預約到長沙市公安局人口與出入境接待大廳辦理護照,上午11時許,他如約前去,在預約優先通道四五分鐘就把相關手續辦完了。
辦事29項業務可在公眾號上全流程辦理
劉輝介紹,群眾足不出戶,可直接在“便民服務橋”微信公眾號上全流程辦理29項群眾高頻需求的公安業務。
這29項業務分為身份證、居住證、戶口、駕駛證、機動車、車輛違法繳罰等6大類。比如,身份證業務包含湖南省內戶籍公民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遺失補領、損壞換領等;居住證業務包含居住證申領、換領、補領等;機動車業務包含補、換領檢驗合格標志,換領機動車號牌等。辦理過程中,市民可直接在網上提交資料,所辦的證照可通過快遞收取。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市民想聯系自己所在社區的社區民警,卻不知道其電話號碼。如今,市民可在“便民服務橋”公眾號上搜索或自動定位所在社區,社區民警相關信息會顯示出來,市民可直接聯系對方。
除公安業務以外,“便民服務橋”公眾號還提供水電氣生活繳費、社保服務、公積金業務等便民服務事項。
咨詢可撥打96111咨詢相關問題
一些市民在辦護照、港澳通行證或車輛牌照前,對所需資料及注意事項不清楚,卻不知道各個業務部門的咨詢電話。如今,市民可以通過撥打96111咨詢。
劉輝介紹,長沙市公安局把全面整合梳理的408項公安服務事項,依托“96111便民服務呼叫中心”搭建辦事指南、熱點問題、政策規范、專家標簽、服務地址5大知識庫,將其納入服務范疇。每個工作日的上午9時至下午5時,呼叫中心的20名話務員會為來電市民解答相關疑問。其余非工作時段,市民可通過“便民服務橋”公眾號進行在線咨詢,智能機器人會進行分類回答。
據介紹,上述平臺自6月試運行以來,受理人工在線咨詢2474單,機器人對話數77734條。另外,“便民服務橋”公眾號預約服務達28.8萬人次,辦理居住證業務達1.4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