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及汽車助手在汽車中使用已逐漸普及,將汽車駕乘的個性化、安全、操控以及娛樂帶到全新的水平。駕駛員真正需要的汽車助手到底應該具備什么的素質?Nuance公司如何憑借其在人工智能(AI)、自然語言理解(NLU)以及人機互動界面(HMI)方面的技術創新,為汽車制造商提供更多靈活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好體驗?
Nuance研究部副總裁吳建雄曾將人工助手和機器助手作了一個很簡單的類比。最簡單、最基本的一個助手其實是一個打字員,打字員的意思是你說什么東西他能夠聽得懂,這樣的話你就不需要把你想說的東西跟每個人講,他可以把這個信息讓傳感器去做,這是最基本的,從技術上來說就是語音識別,就是一個打字員。
第二個層次,更高級的是一個辦公室的文員,辦公室的文員跟打字員的區別是文員能夠幫助你去完成一個任務。比如說你要到哪里,你的周末要去娛樂一下,最簡單,你說我要到某個餐廳去吃飯,你知道這個地址,你把車開到那兒去,并不能夠幫助你完成這個任務。你到那個地方去,你要知道這個地方在哪里,你去的時候能不能訂到位置,車開到那里能不能停車。文員幫你完成這樣一個任務。
再高一個層次人的助手是什么樣?就是秘書。秘書跟文員的區別是什么呢?秘書能夠領會領導的意思,有好多東西,領導想做的東西,他不說,秘書知道這是你想做的,有些時候,你只要稍微點一下,他就會幫你把好多東西都做完,甚至有的時候你還沒有說,他已經幫你去完成這樣的一個任務。這是機器助手三個不同層次上的區別。
今天的技術,打字員的功能已經做得非常好,純粹語音識別的功能。并不是這個問題全解決了,還是有很多情況下機器還會有錯,但是從技術上,特別是最近幾年技術的進展非常快。現在正在解決的是第二步,要完成這個任務。完成這個任務跟第一個區別在哪里呢?光你聽懂了這個東西,有些時候人不是把什么東西都給說出來,要完成一個任務,機器要通過一個對話,要提一些問題,這個對話的技術非常自然的方法,用最快的方式把人要完成這個任務沒有說出來的東西,把信息給搜索出來進行一個交流。
到第三步,要領會意圖,更多地是能夠把每一個人的習慣、個性都通過這個東西把它給學習下來,這樣有好多東西你就知道了,你想吃的,包括飲食的習慣,包括你要停車、加油或者是有什么品牌的愛好,都能夠通過機器學習的方法把它植入到助理的系統里面去。
Nuance是如何以人工智能和情境化推理推動汽車助理技術發展?Nuance有什么核心技術?
第一,很智能的交互技術。交互技術包括了很多技術上的東西,從一開始信號的獲取,做語音識別跟自然語言的理解,還有自然語言的生成。因為你要對話,機器問你問題,它要去生成語言。有了很好對話的技術,這樣能夠把總體的成功率提高。
第二,是個性化。像跟人類一樣,一個好的助手、好的秘書,個性化肯定是很重要。
第三,跟情境,跟上下文的東西相關。因為不同的場景之下人想要做的東西都會不一樣,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把它解決。
第四,知識。把知識跟你想要完成相關的東西,這個系統里要有這個知識,而且在合適的場合下把知識運用上去。
今年年初在國際消費電子展發布的DragonDrive(聲龍駕駛)互聯汽車平臺已增加了人工智能和Automotive Assistant(汽車助手)功能,能夠提供高級語境化和個性化車載體驗。DragonDrive(聲龍駕駛)還可以提供時刻聆聽的多乘客對話功能和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收發功能以及更多駕駛員個性化選項。
作為其Automotive Assistant(汽車助手)服務的一部分,DragonDrive(聲龍駕駛)已經提供了認知推理功能,讓汽車制造商能夠將智能虛擬個人助手深入集成到人機界面中,從而聆聽、理解、推理并做出反應。憑借來自汽車和駕駛員的語境化和情境化數據,DragonDrive(聲龍駕駛)所提供的汽車助手能夠主動推薦導航路線、興趣點、音樂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