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2013百度聯盟峰會上指出中國互聯網正在加速淘汰傳統產業。 那么什么是互聯網企業,筆者認為,缺乏互聯網化運營的企業無論經營內容是否與互聯網相關,它都不可以稱之為互聯網企業。而CDN行業就是這么一個行業,它雖然無限接近于互聯網,但傳統的CDN企業并不是互聯網企業,它還是高度依賴于線下銷售與客戶建立聯系,與傳統的慶豐包子鋪的運營模式并無太多區別。
在國內,傳統CDN行業中,當屬網宿與藍汛最為知名,其中網宿在深交所上市,而藍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傳統的CDN行業說起來還是在做流量管道的業務,和電信運營商的區別僅僅在于其對運營商流量管道的二次優化與整合。眾所知周,流量目前越來越廉價,基于流量上的業務應用才是未來盈利暴發的重要方向,CDN行業做為基礎行業,看起來離這個方向很遠。
CDN行業的變革其實已經開始了!狼來了!
最近兩年,CDN行業已經不再平靜,CDN行業中一個個新人出現了,雖然他們換成了安全加速的旗號,但不可否認,它的基礎架構就是CDN,加速樂、安全寶,甚至360也加入了,安全能否顛覆一個行業,周鴻祎已經給我們做了一個答案,如今的CDN行業,乍看起來不就是幾年前的殺毒軟件行業?我們暫且將這種模式定義為加速樂模式。
互聯網如何盈利?授權收費?還是賣廣告,甚至增值服務,顯然后面兩項比前一項高明,如果說百度靠搜索次數收費、騰訊靠聊天條數收費、阿里巴巴靠瀏覽商品量收費,那現在的BAT已經不是BAT了。互聯網生存法則:得屌絲者得天下。
從藍汛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藍汛擁有員工1200多人,2千多個大客戶,2萬多個自助服務用戶。而從互聯網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加速樂們普遍員工不超過100人,服務網站數十萬網站。在人均服務網站數方面,傳統CDN完敗。

百度搜索指數顯示,從2013年CDN行業迎來拐點
用戶關注度很能說明問題,這在2013年迎來拐點,在藍汛一路平穩的發展過程中,加速樂于6月份左右開始超過藍汛,而目前用戶關注度前者更是后者兩倍之多。
誠然我們相信,在CDN技術積累方面,藍汛、網宿等傳統CDN積累的更多,但在用戶數方面,藍汛僅僅服務了最多二萬多個用戶,雖然藍汛大多是高端用戶,但誰又能保證今天的小用戶不是明天的大用戶,更何況目前已經有包括工信部等本應該屬于藍汛服務的用戶卻投懷到了加速樂們中。好酒也怕巷子深,當加速樂們將CDN行業互聯網化,普世化,即使他現在做的不夠好,但離用戶更近,用戶更多,長期積累,相信一定能做達到并且超過藍汛的服務水準,而安全是自從加速樂們一出生就遙遙領先傳統CDN們的優勢。
此前,藍汛也曾做出過加速樂們同樣模式的嘗試,Webluker就是其產物,筆者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在嘗試,但后來普遍反映,Webluker越收越窄,到目前為止已經完全沒有了免費服務,而只是價格改良版的中小企業解決方案。或許藍汛在推出Webluker過程中也曾壯志躊躇,但最終因缺乏互聯網基因而投降在了大公司病的問題上。
當加速樂們大談云計算大數據時,傳統CDN行業如果還是停留在請客吃飯銷售加提成的模式下,被互聯網模式淘汰,也許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