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商務部17日下午發布1-5月我國對外投資、服務外包等數據,都呈現哪些特點?又展現出我國經濟增長的哪些趨勢?
流向制造業和信息傳輸業的對外投資持續增長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806.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3%,不過,流向制造業和信息傳輸業的對外投資持續增長。“1-5月,流向制造業的對外直接投資72億美元,同比增長11.8%;流向信息傳輸業35.1億美元,同比增長49.4%。流向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領域的投資也呈增長態勢。”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
而在我國企業承攬的境外工程中,基礎設施類工程無論是新簽合同額還是完成營業額都占主要地位。“交通運輸、工業建設、水利建設類項目新簽合同額增長較快。其中,交通運輸類項目新簽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分別同比增長37.0%、11.8%。”高峰說。
中國仍是全球外商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而在吸收外資方面,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497家,同比增長48.6%,其中歐盟實際投資同比增長16.8%。近期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2021年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企業中,73%的企業去年實現了盈利,60%的企業計劃今年擴大在華業務規模,四分之一的企業正在或即將加強在華供應鏈建設。
高峰說,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營商環境的認可、對在華長期投資的信心。“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投資者用實際行動說明,中國仍然是全球外商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商務部官網)
商務部:持續跟蹤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支持外貿企業發展
而在外貿方面,今年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不過,不少外貿企業反映,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和接單風險。高峰介紹,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推動進口多元化,構建大宗商品穩定貿易渠道,幫助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應對不確定性。
“下一步,我們將在鞏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信貸支持等政策效應的基礎上,持續跟蹤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和外貿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優化完善貿易政策工具箱,助力外貿企業降成本、拓市場,支持各類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穩定經營、健康發展。”高峰說。
推動服務外包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品質、高效益轉型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價值鏈中非核心的業務剝離出來,外包給專業服務提供商來完成。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增長39%,執行額增長30.8%。其中,我國企業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都實現明顯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5個月,全國3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總計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占全國總額的83.5%,執行額占全國總額的85.9%。高峰介紹,下一步,將通過示范城市的引領帶動,加快服務外包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品質、高效益轉型升級,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數字化轉型,運用數字技術大力發展眾包、云外包、平臺分包等新業態新模式。引導產業創新升級,積極發展生物醫藥研發、工業設計等高附加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