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領導層正在探索外包服務方案,以釋放資源。近日美國醫療技術及服務調研公司黑皮書(Black Book)的一項新調查結果顯示,該戰略不會來得太快。
為達到收支平衡,2022年前醫院平均成本必須減少24%。
該調查結果顯示,98%的醫院領導層正在決定是否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以提升臨床及非臨床服務的成本效率,從而使醫院能夠更專注于價值醫療。
作為醫院把非核心功能日常管理事務轉交給供應商的方式,外包技術、金融服務及設施管理服務由來已久。但提供高質量價值醫療的目標,促使90%醫院不得不考慮將臨床醫療服務也外包出去。
數百家外包公司正試圖僅專注于醫療保健客戶,創造商機。”黑皮書調研公司總裁道格·布朗(Doug Brown)表示,一些領先的供應商已意識到醫院及住院業務相關領域對捆綁服務的需求,如信息科技、網絡安全、臨床服務、分析工作及衛生設施管理等。”
黑皮書調查結果顯示,過去數十年來醫院降低臨床成本的方式主要局限于麻醉和門診醫療,但目前其成本結構是不可持續的。因而部分醫院正在考慮通過外包來推動臨床醫療的發展。
診斷影像服務領域的遠程放射學和醫學成像設備,為目前醫院正普遍考慮外包的兩個臨床領域。原因為許多醫院缺乏足夠的資金,來購買更先進的新成像中心。
價值醫療改革,促使醫院不得不降低住院率、實現目標收益并提供高成本效益服務,壓力重重。”布朗表示,臨床服務外包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其為正苦惱的醫院提供了即時選擇。”
醫療行業的外包行為,不太會像其它許多領域那樣容易產生不良影響,該調查報告將其歸因于醫院對供應商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僅有2%的受訪管理層認為考慮到內部和外部(包括員工、醫生和社區)的預期反應,外包是完全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