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直位居全國前列的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南京市的服務外包載體建設也一直處于較高水平。
南京市現有鼓樓區、玄武區、雨花臺區、高新區、江寧開發區等5個國家級示范區,秦淮區和建鄴區等2個省級示范區。區內集聚了一批質量較高、規模較大的服務外包企業,龍頭企業如華為軟件、國電南自、文思海輝、潤和軟件等知名企業均落戶在示范區內。
據悉,目前,全市5個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區內擁有服務外包企業近千家,占全市外包企業總數半數以上,25家服務外包執行額超億美元的企業中,有20家在國家級示范區內。
2015年,南京國家級示范區實現服務外包執行額105.2億美元,占全市總執行額的80.8%;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45.8億美元,占全市離岸總執行額的75.5%。
玄武區:轉型發展業態融合
2015年,玄武區實現服務外包執行額19.6億美元,同比增長23.2%,離岸執行額7.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2%。截至今年7月,全區在商務部服務外包業務管理和統計系統中注冊登記的企業有282家,從業人數約90750人,大專以上學歷69242人,占從業人數的76.3%;博士312人,占0.34%;碩士研究生8138人,占8.96%。
在服務外包示范區的建設過程中,玄武區搶抓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轉移的新機遇,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高新技術企業與物聯網、電子商務等區域新興產業相融合,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作為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玄武不僅環境優美、經濟發達,而且高校云集、科教興旺,為服務外包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當前,區內積極加強珠江路創業大街建設,全面實施園街一體化”發展戰略,突出電子商務與服務外包在園街一體化進程中的核心地位,品牌效應得到相互拓展。
二是區域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全區已有規模電子商務企業32家,年交易額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年交易額50億元以上企業1家,年交易額30億元以上企業1家,年交易額億元以上企業5家,不斷涌現專門從事某一門類、行業、產業的網絡服務商,為玄武區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注入生機。
三是電子商務與服務外包兩者高度融合。隨著經濟全球化、專業化和云計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不斷深化,玄武區政府職能部門搭建平臺,通過多種形式推進電子商務與服務外包企業合作,為區域電子商務企業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術、網絡營銷、戰略咨詢等為核心的一系列外包服務,為電子商務企業有效降低成本,獲得更專業的服務。
鼓樓區:筑巢引鳳助推發展
2006年,鼓樓區獲批成為首批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區。服務外包產業在保持傳統信息技術外包優勢的基礎上,產業結構逐步在向高附加值的業務流程和知識流程外包轉變。2015年,鼓樓區全年實現服務外包執行額達17.06億美元,其中離岸執行額10.56億美元,同比增長5.16%,突破10億美元大關。
目前,鼓樓區龍頭企業對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帶動作用明顯。亞信科技是亞太區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業務運營支撐軟件供應商,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全方位運營研發服務;江蘇省電力設計院,從事電力工程勘測、設計、咨詢和總承包服務;朗坤軟件,作為全球領先的交互式多媒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企業資產管理(EAM)全球五強之一。
轉型發展的背后,是優質園區、人才基地、公共平臺的支撐。鼓樓區現有南京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紫金智夢園、紫金下關等44個科技園區載體,商務辦公面積一萬平方米以上規模的樓宇95幢。區內集中的服務外包中高端人才培訓機構、動漫技術服務、生物醫藥技術轉移等多個公共服務平臺都已發揮作用,有力地助推了企業的發展。
下一步,鼓樓區還將大力營造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環境,緊扣產業價值鏈關鍵環節,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服務外包產業新一輪的創新跨越發展。
雨花臺區:厚積薄發引領潮流
雨花臺區是南京都市發展的地理中心。區內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文化內涵深厚、城市功能完善、經濟繁榮發達,是中國最大的通訊信息軟件產業基地、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區,也是南京市軟件產業發展最快的區域。
2006年底,雨花臺區在被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示范區后,依托緊鄰主城的獨特區位優勢、優美的生態環境以及雄厚的軟件產業基礎,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先后引進華為軟件、中興軟件、東軟集團、江蘇潤和、軟通動力等國內外從事軟件及系統研發等各類服務外包企業114家,軟件服務外包園區總建筑面積達70萬平方米,包括雨花軟件園、軟件外包園、潤和外包園等樓宇。2015年,雨花臺區累計實現服務外包執行額26.7億美元,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1.48億美元。
2011年,中國(南京)軟件谷在雨花臺區正式揭牌,成為南京市打造中國軟件名城的核心區、標志區”。中國(南京)軟件谷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是南京為高標準建設中國軟件名城而重點打造的軟件產業基地,也是南京一谷兩園”軟件產業集聚區的核心區。
2016年1-6月份,軟件谷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16.4%,占全市比重約40%;新增軟件產業建筑面積32.5萬平方米,總量達到637.5萬平方米;新增涉軟企業68家,總數達到842家;新增涉軟從業人員1.3萬人,總數達到19萬人。
在企業服務方面,軟件谷建設專業化的服務隊伍,引入國際化、品牌化的第三方機構提供產業規劃、招商定位、營銷策劃等專業服務,為谷內企業提供創業輔導、人才培訓、產學研對接、知識產權交易和保護等更高層次的服務。
高新區:量質提升后勢強勁
南京高新區不斷推動創新創業要素集聚,著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小政府、高效率的服務環境,服務外包產業規模持續穩步擴大,服務外包業務結構不斷優化,行業多元化、業態多樣化發展趨勢明顯,服務外包產業呈現出量質提升的良好發展勢頭。
2015年,南京高新區服務外包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區共實現服務外包執行額11.4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離岸執行額實現5.77億美元,同比增長18.6%。
在服務外包業務結構上,高新區信息技術外包(ITO)占比繼續保持主導地位,以智能電網自動化系統整體方案設計開發及服務、電子商務平臺開發運營及服務、通信運營商定制軟件開發及技術服務等業務模式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外包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占比快速提升,行業覆蓋領域不斷拓寬,以新藥研發服務、合同研發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生物技術服務、工業及工程設計服務為主的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業務已占總執行額的三成以上。目前,高新區內集聚了國電南瑞、國電南自、焦點科技、源訊科技、東大集成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
目前,高新區正在大力引進培育的互聯網+”、北斗衛星應用、智能制造嵌入式軟件、集成電路設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戰略新興產業,這必將進一步促進園區企業的創新發展。
江寧開發區:注重特色再創輝煌
江寧開發區于1992年6月創辦,2010年11月被商務部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近22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南京地區發展環境最優、產業競爭力最強的開發區。目前,開發區內已有43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個項目,千萬美元以上項目50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46家;累計實現合同利用外資90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70億美元。
2015年,江寧開發區以招商引智和項目建設為中心,以產業集聚為主線,以載體建設為支撐,以優化服務為保障,全年實現軟件業務收入660億元、服務外包執行額27.5億美元、離岸執行額9.55億美元。
江寧開發區形成了電力系統自動化系統軟件、手機軟件研發外包、工程設計與服務、呼叫中心、生物醫藥外包和金融外包等幾大特色服務外包產業群,其中南瑞繼保、金智科技、國電南自等國內知名企業構成的智能電網軟件研發集群在國內處于市場領先地位。
下一步,江寧開發區將瞄準移動互聯、信息安全、智能應用等領域高端軟件,重點發展軟件服務、軟件培訓、研發設計、游戲動漫、互聯網信息服務等。在服務外包領域重點發展信息技術外包(ITO),形成以軟件開發、設計研發為主體的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群。同時大力發展支付清算、數據分析、信用管理、安全咨詢集成等金融后臺服務以及生命科學研發、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其他高端業務流程外包(BPO)。
江蘇軟件園成立于2000年,是中國首批國家級軟件園區之一。2011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重點打造以一谷兩園”為核心的中國軟件名城發展戰略,經過重新整合后的江蘇軟件園遷入江寧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是南京未來挺進世界軟件名城的重要一級和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二次創業”打造千億級軟件產業的主陣地。
秦淮區:因勢利導搶抓機遇
秦淮區是南京主城核心區,區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商務金融發達、科教文化繁榮、交通便捷通達,有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有主城唯一的省級開發區——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
十二五”期間,秦淮區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緊抓服務外包產業機遇,服務外包企業數從20多家發展到214家;從業人員從3千人左右增加至3萬多人;服務外包執行額從每年不足1億美元增長至近10億美元;累計實現服務外包執行額29.5億美元,累計實現離岸執行額為9.5億美元。
區內集聚了清華紫光、紫光西部數據、江蘇浪潮、普天通信、航天晨光等一批高新科技企業,形成了電子通信、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集群。擁有1865創意產業園、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等15個都市產業園。秦淮區重點服務外包企業主要有江蘇省通信服務有限公司、普天通信、萊斯信息、江蘇省冶金設計院、首屏科技、金利檢驗、南京錦創等。2015年,執行額超億美元企業有1家,千萬美元以上企業12家,離岸業務涉及62個國家,通過高新技術認證的企業17家,獲得CMM、CMMI等服務外包相關國際認證的企業19家。
十三五”期間,秦淮區將圍繞金融商務集聚區和南京科教資源富集區的資源優勢,因勢集聚、倚重骨干、發展特色,做強服務外包品牌,全力構建重點發展金融服務外包、檢驗檢測服務外包和工業及工程設計外包,力爭實現服務外包企業達350家,從業人數超5萬人,服務外包年執行額達20億美元,離岸執行額突破6.5億美元。
建鄴區:超前定位夯實基礎
近幾年來,建鄴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服務外包工作,緊抓南京市成為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契機,強化組織領導和工作機制,打造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全區共有服務外包企業64家,從業人員約1.7萬人。2015年服務外包執行額突破5億美元,離岸外包突破2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建鄴區實現服務外包執行額4.04億美元,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21億美元,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建鄴區在岸業務主要以設計類知識流程外包(KPO)為主;離岸外包已輻射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承接日本和美國市場信息技術(ITO),以及印度、新加坡和巴基斯坦工程承包設計技術(EP和EPC)等業務。
金融外包作為建鄴區服務外包產業的一大特色,極大地提升了外包產業的發展水平,促進區域金融產業進一步發展。建鄴區現已集聚金融機構120多家,集聚了紫津融暢、聯迪恒星、蘇慧信息等一批金融外包企業。2015年,建鄴區金融外包執行額達5210萬美元,占執行總額的10%,其中離岸金融外包以日本為主,離岸執行額達3289萬美元,占金融外包執行額的63%。
建鄴新城科技園是南京主城區面積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園,總面積1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游戲動漫、廣告創意、電子商務、生物醫藥等產業。園區已形成了軟件和信息技術、建筑規劃設計、生物工程技術和新材料等產業集群。
江北新區:服貿創新試點啟航
去年剛剛獲批的江北新區在今年初又拿到了一枚金字招牌”。今年三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同意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復》,同意在包括南京江北新區在內的15個省市(區域)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江北新區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北新區的成功入圍服貿創新試點,在服務貿易經濟發展體制機制上做一些嘗試和探索,這本身就是江北新區自身發展所迫切需要的。江北新區正式成立雖然只有大半年時間,但新區的產業定位、發展方向、遠景目標和路徑模式都是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任務緊密一致的,本次試點國家給予的政策紅利必將為江北新區的招商選資、招才引智帶來極大利好。
產業基礎雄厚
江北新區現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和工程技術中心50多個,集聚國內外知名高科技企業及研發機構數百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研發設計、航運物流、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近三年產值年均增幅達到20%以上。
江北新區具有較好的服務貿易發展基礎。目前,江北新區在信息服務、技術服務、運輸服務以及化學建筑和工程服務等方面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集聚了一批優勢企業,2015年江北新區服務外包執行額同比增長14.78%,為江北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奠定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江北新區內不少企業已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方面卓有成效。全力打造中美跨境貿易服務平臺”的焦點科技,在美國設立了20萬平方英尺的超大海外倉,為我國中小企業進入海外主流消費群提供行政、物流、金融、市場、銷售、售后六大類支持服務。據悉,今年初,已有500多家中國企業通過該平臺在美國開展業務,去年使用該平臺的中國商家在美實現銷售金額逾1億美元。
在新區內,圍繞軟件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北斗衛星導航和智能裝備制造等新興領域,與中國制造2025”緊密關聯的一批生產性服務業正風生水起”;南京化工園將進一步加快與主導產業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重點在化工運輸服務貿易、化學建筑工程服務貿易、科技研發服務貿易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
試點以來,江北新區就進一步加大了服務貿易的招商力度,簽訂了多項戰略合作協議,為下一步的服務貿易發展建立了扎實的基礎。正式簽署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框架協議,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打造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加快研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集聚優質創新資源,形成高端研發創新成果轉化源;與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研究機構將落戶南京江北新區;推進啟動與臺積電”的合作項目開工,盡快在新區形成集成電路上下游完整產業鏈。
健全保障機制
隨著江北新區服務貿易創新試點的開展,江北新區的服務業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提高,以技術貿易、運輸貿易為核心的服務貿易規模將明顯擴大,新區內的服務貿易企業綜合競爭優勢將明顯增強,并逐漸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服務貿易發展載體。在兩年試點期內,江北新區力爭實現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6%以上,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新區對外貿易比重年均提高2%左右的目標。
江北新區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實現這一目標,為充分發揮江北新區自身產業和政策優勢,突出服務貿易在推進供給側改革和貿易轉型升級中的積極作用,完成創新試點目標,江北新區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機制和政策措施:
健全工作機制。成立了江北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小組,形成跨部門、跨行政區(園區)的服務貿易協調機制,定期召開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聯席會議,加強對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宏觀指導,協調各有關部門積極支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加大財稅支持。在爭取部、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基礎上,設立1億元規模江北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扶持資金,制定管理辦法,對重點服務貿易企業給予扶持,對重點服務貿易公共平臺給予補貼。落實國家關于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擴大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范圍,由服務外包擴大到其他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服務行業的要求,按照國家財稅政策的統一規定,做好政策實施工作。
加強工作創新。學習借鑒國內各自貿區和相關試點城市的先進經驗,創新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務貿易試點工作路徑、發展模式和政策舉措,建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目標管理和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制訂階段性工作計劃,及時總結成功經驗,確保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人才培養。探索建立政府、企業、院校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打造服務貿易人才培訓基地,加快推進服務貿易人才培養。加大服務貿易人才引進力度,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服務貿易人才認定評價制度,重點引進一批服務貿易重點領域人才,對符合相關政策條件的服務貿易人才提供生活配套等服務。
可以堅信,江北新區服貿創新試點一定會結出累累碩果,成為南京服務貿易發展新引擎,成為長三角”具有影響力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