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與外包產業聯盟和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聯合組織的服務外包企業轉型與創新實踐”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服務外包企業如何應對當前產業變革,積極創新、實現轉型,成為研討會上企業代表們最關注的話題。
聯盟理事長曲玲年表示,當前中國社會正在進行一次工作平臺或模式的搬遷。這種搬遷,在20年前已經進行過一次,現在相當于是第二次搬遷,就是把原來基于獨立系統的數據中心,向互聯網和云搬遷。這個過程中,會帶來與互聯網相關產業的非常巨大的增量業務機會。”
客戶倒逼企業轉型
服務外包企業之所以要轉型,其中一個原因是行業客戶的倒逼。”聯盟專家委員會專家、IDC中國助理副總裁武連峰在會上表示,外包行業的用戶正面臨四大挑戰:以宏觀經濟環境的挑戰;同業競爭的挑戰;互聯網公司對傳統行業顛覆和重構的挑戰;用戶需求越來越個性化,企業很難適應的挑戰。
武連峰總結了企業轉型的7個方向:向熱點行業轉,向行業解決方案轉,向產品和平臺轉,向嵌入式及硬件方面轉,向業務和管理咨詢轉,向云服務轉,向2C”的互聯網公司轉。
外包企業到底如何轉型和創新?武連峰認為,企業一把手”的思維方式需要轉換。要建立以下幾種新思維模式:開源和開放思維,平等和民主思維;粉絲和社區思維;快速迭代和演進思維;要理解顛覆和重構的本質,顛覆和重構不一定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對用戶體驗的提升,哪怕是一點點改進,都是顛覆和重構的開始。
此外,企業要建立基于生態的競爭力;要把握好4+6”技術。這里的4”是指構成第三平臺的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社交等四項技術應用;要擁抱數字化轉型,提供智慧化的產品和服務,顛覆和創新商業模式;要學會管理和發揮80、90后的作用,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和責任感;要探索在內部顛覆自己,發揮資源的聚焦效應,實現數字化轉型。
轉向為客戶創造價值
服務外包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在從滿足客戶需求向創造客戶價值轉變。”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陳錫民分享了東軟在轉型和創新方面的實踐和體會。他認為,服務外包企業要以變應變”,提升專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轉變商業模式,加強互聯網創新。
陳錫民認為企業轉型和創新要有幾個基本的認知: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商業模式必須適應時代要求、業務創新要應以客戶為核心和國際化發展是大勢所趨。所以東軟集團正在努力實現以下幾個方面轉變:盈利模式從人力資源驅動向IP與知識資產驅動;基于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企業的戰略布局擴展至全球;使創新成為公司發展的源動力;在商業模式上,從B2B向B2B2C轉變;以客戶為中心,加快企業的應變能力,提升競爭力;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業務相融合。
陳錫民在會上分享了東軟的一系列創新實踐,包括:東軟熙康構造醫療物聯網、東軟熙康城市云醫院、東軟社保卡網上購藥平臺、汽車電子、深圳航空App聯合運營等。他認為,企業轉型的挑戰是巨大的,主要體現在:有效人才供給不足;在加強研發投入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收支平衡;公司團隊的管理和激勵;思維的轉變;從B2B到B2B2C,企業如何對B”進行定位;建立創新機制(分拆或獨立)。
本次研討會上,中軟國際、太極計算機的企業代表還分享了他們實踐經驗。中軟國際解放平臺運營總監周齊心,介紹了中軟國際解放平臺的實踐情況。該平臺是基于互聯網的云眾包服務平臺。解放平臺標志著中軟國際向互聯網平臺公司轉型。隨著更多的業務線上線解放平臺,公司內部資源管理將呈現動態化、扁平化的趨勢,公司配套的管理改革和激勵體系改革也逐步深化,公司和員工對提升效率和提高收入都充滿了更大的信心。
太極計算機咨詢總監侯成華認為,公司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是以人為本,實踐業務創新發展的關鍵是與時俱進,其現階段的主題是城市變革智慧融合。太極智慧城市創新策略引入B2B2C”的商業模式,通過服務和運營實現互聯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