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記者方春城重慶26日電】機器換人”作為推動傳統制造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舉措,正在全國多地相繼推進,也為國產機器人產業帶來前景。重慶正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預計到2020年達到千億級規模。永川區打造全市機器人及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目前已有六十六家相關企業進駐。
機器人產業迎來黃金期
2012年底,浙江、江蘇的傳統制造企業逐漸興起機器換人”,企業紛紛引進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去年機器換人”在珠三角開展,并在全國掀起機器換人”浪潮。在市場需求大增的同時,業內人士預計,國產機器人產業也將迎來迅速增長的黃金時期。
位于重慶永川鳳凰湖工業園區的廣數機器人生產基地,去年投產以來已進入量產階段,生產搬運、焊接、打磨、噴漆等機器人。工作人員向港澳傳媒介紹,機器人自主研發,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具有穩定、壽命長、性價比高等特點。投產以來已陸續接到訂單,計劃今年生產六百臺。
六十六家企業投資五十億
工作人員直言:目前是咨詢多過購買。”因為機器換人”除了機器人外,還需要系統等高集成,才能讓生產線更好地運行,整體成本不菲,因此很多工廠仍在考慮是一部一部還是整體換,需要魄力和決心。不過長遠來看,機器人客戶需求量很大,畢竟中國制造業逐漸由機器人代替人工將是未來趨勢。
據介紹,目前在鳳凰湖工業園區內,類似廣數機器人的企業為數不少。園區已引入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六十六家,總投資超過五十億元,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超過一百三十億元。
借職教品牌聚集產業
根據規劃,重慶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到2020年將達千億級規模,永川區在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也將重點打造全市機器人及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
港澳傳媒高層人士參訪團參觀了永川服務外包產業園和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據介紹,永川區以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打造產業新引擎,加速打造西南信息產業新高地,依托豐富的教育資源,以互動、統籌、多元”的特色,把職業教育品牌成為聚集產業的撒手锏”,吸引臺灣華科事業群、電訊盈科等知名企業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