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張地說,他是一個工作狂人。每天幾個小時的睡覺時間之外,他全身心撲在了事業上。思維敏捷、說話條理清晰是周紅衛給人的第一印象,作為江蘇潤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創始人,他引領企業打入了中國軟件外包產業的第一陣營。當提到公司兩次入選福布斯中國最具潛力上市企業榜”時,周紅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做好科技企業其實就是一個‘人’字,一個優秀的科研團隊是助推企業不斷發展的動力。公司的榮耀屬于在這里工作的每一個人!”
堅持三化”發展戰略走軟件外包國際化之路
2013年6月,江蘇省內首家軟件技術聯合創新中心——中國(南京)軟件谷·IBM·潤和軟件聯合創新中心在潤和軟件南京總部大樓正式落成。這在潤和軟件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2006年公司創立,到2012年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再到成為豐田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戰略合作伙伴……回憶起潤和人”6年多來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周紅衛頗為感慨地說道:過去中國軟件外包企業的發展目標是趕超班加羅爾的印度企業,現在看來我們的發展環境比印度好得多,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通過軟件應用讓服務有一個質的提升,我們的軟件外包企業領跑國際市場不是沒有可能!”
周紅衛的底氣來自對市場的信心和對公司的期許。走軟件外包的發展之路,堅持國際化、專業化、高端化”的三化”發展戰略,讓潤和從當年由幾個技術人員創辦的小公司迅速發展成為如今上千人規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以南京為總部基地的潤和軟件,在北京、西安、上海、深圳等地設立了國內控股子公司,在日本東京、新加坡、美國波士頓、硅谷設立了海外控股子公司,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均衡發展、擁有多家世界500強高端客戶,一點多面的國際化布局正日益彰顯著潤和軟件科技創新的朝氣與活力。
高爾夫人才論”構筑優秀人才體系
不是每一桿球都能打進洞的——你要知道,再偉大的球手也是從業余開始練的。”周紅衛如是說。繁忙的工作之余,高爾夫是他喜歡的運動之一。他常把對人才的培養比作打高爾夫。公司的員工就像是高爾夫球手,不可能每次都會成功,因此要給員工成長的空間;公司的管理層也像是高爾夫球手,只有多練、多培訓,才能多進球,因此要多不斷學習,提高技能。
周總用生動的高爾夫人才論”告訴我們一個簡單卻不易實現的道理:作為公司的領導者,以寬容之心對待初出茅廬者,以公平之心提供給每一位員工最佳的實踐平臺,以鼓勵之心增加各層次員工提升專業技能的機會,如此方能構筑優秀的人才體系。
潤和軟件自創立以來,每年都吸引許多應屆畢業生前來工作。然而軟件行業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大學生們來了又走,不斷跳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在潤和這個大家庭里,以奮斗者為本”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因此對于流動的人才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用周紅衛的話說,就是鼓勵出去闖蕩一番,再回到潤和的懷抱。”他認為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引進人才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留住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造血”機能。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提供全面的發展平臺,打造人適其位,人盡其才”的人才體系,才是關鍵。
立足品牌建設輻射江蘇軟件外包產業
前不久,由潤和軟件研發生產的飛影”系列產品,榮膺江蘇省著名商標”稱號,這對始終致力于信息化行業品牌建設的潤和軟件來說是一次鼓舞。定位于數字家庭的這款產品,覆蓋了數字電視、機頂盒、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設備,真正實現了多網、多屏之間的自由融合轉換。這是潤和軟件在產品研發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上打出的漂亮一戰”。
積累更多的產品優勢,在經營模式、市場策略、技術定位等方面主動轉型升級,是潤和軟件長效發展的必由之路。”周紅衛坦言。如今的潤和人”正在積極發揮軟件外包行業的龍頭作用,不僅帶動了一批有實力、重質量的中小型軟件外包企業協作發展,推廣江蘇軟件外包”的整體品牌形象,同時最大化地整合資源,為探索打造以南京為外包產業高地,輻射我省各大城市的軟件外包產業鏈而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