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我國服務外包新政(33號文)將有望于今年4月出臺。對此,商務部服貿司副副司長萬連坡表示,這將為我國正步入成長期的服務外包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記者在中國服務外包創新發展(寧波)峰會期間了解到,期盼已久的我國服務外包新政(33號文)將有望于今年4月出臺。對此,商務部服貿司副副司長萬連坡表示,這將為我國正步入成長期的服務外包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鋼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政基本是對原有政策的延續,而最大的變化就是將離岸外包的比例由50%降低到了35%。
支持政策得到延續
會上,商務部服貿司副副司長萬連坡表示:今年2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復函》(國辦函[2013]33號),延續并完善了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并將在服務外包中高端人才培養、加快國際營銷網絡建設、促進服務外包離岸在岸協調發展以及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方面出臺具體支持政策,無疑將給正步入成長期的服務外包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國辦函[2009]9號)。該支持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萬連坡表示,中國服務外包業務規模迅速擴大,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年均增幅超過60%,2012年中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達到336.4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7.7%,我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接包國。
萬連坡說,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共有21159家服務外包企業,吸納從業人員達428.9萬人,其中大學以上學歷291萬人,占67.8%。
但9號文在2012年底就已結束,地方商務部門和企業都翹首企盼新政的及早出臺。33號文的印發讓業內各界吃了一劑定心丸。
商務部人士向國際商報記者透露,新政強調了對原有政策的延續性,如對示范城市給予500萬的補貼政策將延續至2015年;人才培訓補貼和免征離岸稅收政策將延續至2018年。同時,明確由商務部牽頭服務外包產業的指導和服務。
注重在岸離岸協調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33號文對離岸外包比例進行了較大調整,由2009年制定的50%銳減至35%。
對此,業內人士向國際商報記者分析稱,在國際需求萎靡的形勢下,國內市場表現出強大的市場潛力。新政更加重視在岸離岸外包業務的協調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外包企業承包國內市場訂單。新政讓我看到了新的希望,重視在岸外包十分正確。”寧波市外經貿局局長俞丹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能力承接離岸業務,企業面臨人才、管理等諸多難題。企業要先學會走,才能學會跑。”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所服務貿易與WTO研究室主任于立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重視在岸外包是遵循市場規律。
為進一步支持服務外包產業做大做強,今后商務部將著手做好六方面工作。萬連坡表示: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國辦函33號文’,繼續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組織實施《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綜合評價辦法》,強化制度建設和績效評估,繼續推進各示范城市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的區域產業格局;二是加強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完善發展環境;三是完善中高端人才鼓勵政策,構建全產業鏈人才培養體系;四是支持企業研發創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五是創新國際營銷方式,擴大‘中國服務’品牌影響力;六是把握在岸業務釋放機遇,促進離岸在岸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