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從2008年開始,無錫深入實施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改革,借公共服務外包助力政府職能轉變,實現管辦分離”、養事不養人,成績顯著,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新華社智庫江蘇中心認為,公共服務采購是政府與民間互動的橋梁,對于公共服務,各級政府面臨自身生產或者市場采購的選擇。無錫市把公共服務工作從政府機構職能中剝離出來,通過鼓勵民間經濟組織參與公共服務采購,實現公共服務外包,帶來多方面益處。首先,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精簡了政府機構,減少了財政資金支出,實現了政府預算效率提升,提高了政府管理績效。其次,促進了市場良性、公平競爭,有利于民間經濟組織健康發展,實現了政府和市場的雙贏”。再次,有利于擴大公共服務采購的范圍,提升公共服務采購的質量,促進新的公共服務采購預算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改變陳舊的公共服務壟斷供給結構,真正做到返利于民。
新華社智庫江蘇中心認為,無錫公共服務外包助力政府職能轉變的相關做法和經驗,值得江蘇省其他地區積極借鑒。第一,江蘇各級政府應明確政府職責權限,建立政府與社會組織的新型伙伴關系,改變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狀況。政府應主要致力于制定宏觀政策和維護市場環境,重點加強對公共服務的監管,扮演好掌舵而不劃槳”的角色。第二,建立監督機制,評估購買績效,并量化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的績效指標,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體系。各級政府應充分調動大眾、媒體、網絡的監督力量,建立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的實時查詢和監控平臺,并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防止權力尋租。第三,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法律規章制度。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基于江蘇各地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江蘇省應盡快出臺相關指導意見,確立宏觀層面上公共服務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職責范圍、體制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