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服務外包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成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助推力。根據IDC預測,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2006年以來,中國出臺了許多推動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并在全國設立了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加強。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深入分析了國內外服務外包發展情況,認為當前最新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 騫芳莉
1. 從規模增長速度看,盡管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全球服務外包的規模有所下降,但2010年服務外包產業已開始走出低谷,步入回升階段。根據IDC公司的數據,2010年IT服務支出與業務服務支出分別增長了2.9%和2.3%,全球服務支出達到7994億美元。未來,全球服務外包產業仍有望保持較為強勁的增長速度。(見圖1)
圖1 2006-2011年全球服務支出市場規模和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際數據中心(IDC)
近幾年,中國服務外包呈現出騰躍式發展。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合同執行金額達198 億美元,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44.5億美元,同比增長43.1%。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200.1億美元,同比增長65.7%。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45.1億美元,同比增長65.6%。(見圖2)因此,我們對今年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圖2 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合同執行額和離岸合同執行額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 從發包地的分布看,全球主要外包業務需求仍來自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占全球發包市場的80%以上,產業發包總體呈現出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發展中國家為外圍”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國家在國際發包市場上也開始嶄露頭角,呈現出快速成長的態勢。作為服務支出增長最快的地區,2010年亞太地區的發包份額已占到全球17.7%,這無疑是未來應當引起我們更多重視的市場區域。(見圖3)
圖3 2010-2015年全球服務支出的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國際數據中心(IDC)
2010年,美國、日本、中國香港是中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主要來源地,總體已經占到整體市場的56.6%。日本的災后重建也產生了大量的外包需求。同時,來自于芬蘭、瑞士等地的業務量明顯增加,進入中國離岸外包業務十大來源地,也顯示了這些非傳統來源地的市場潛力。(見表1)
表1 2010年中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十大來源地
數據來源:國際數據中心(IDC)
3. 從接包地的分布看,印度和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服務外包承接國。在A.T.科爾尼公司的2011年全球離岸服務目的地指數”排名中,印度和中國分居第一、第二位。其中,印度在經濟吸引力以及人才和技術可得性方面具有優勢;而中國則在商業環境方面獲得了高于印度的得分,主要是得益于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豐富充足的人力資源、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巨大的國內市場。
除此之外,近幾年,承接服務外包的發展中國家數量不斷增多,拉美、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的重要承接方。除中國、印度、菲律賓、巴西等,許多中小貧困國家,如柬埔寨、肯尼亞、斯里蘭卡等也開始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傳統的接包國正在逐漸失去固有的成本優勢。因此,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實現差異化,應當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見圖4)
圖4 2011年全球離岸服務目的地指數
數據來源:A.T.科爾尼公司
4 . 從行業分布看, 目前信息技術外包(ITO)仍然是服務外包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約占全球60%-70%的市場份額,但未來知識流程外包(KP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有可能獲得更快的發展。除來自制造、金融、通信傳媒等垂直領域的發包需求外,來自醫療保健、公共事業等領域的外包需求,也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見圖5)從長期來看,這些領域很可能成為未來服務外包市場增長的新亮點。同樣的,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細分市場結構也有所變化。2010 年,雖然中國ITO 市場的基礎優勢仍然保持,合同執行金額占到外包市場總體的60% 左右;但高端KPO市場比重快速上升,業務已經占到市場總量的14%,合同執行金額的增長率達到90% 以上。(見圖6)
圖5 全球外包市場規模與結構
數據來源:NASSCOM
圖6 2010年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細分市場規模與結構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5. 從市場要素的配置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不斷帶來服務外包產業要素的重整。對于有能力和實力的外包企業而言,整合并購成為實現要素重組和流動的有效途徑。許多服務外包企業通過海內外市場并購,收購那些有獨立知識產權或者市場渠道的中小企業,同時借此充實技術、擴大海外市場、實現人才儲備。如:微軟就意圖通過對Skype的收購,將后者的技術整合到旗下的Outlook、手機軟件和X-box 360游戲機等產品中,并獲得其廣泛分布于全球的約1.7億用戶。
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以示范城市為核心的服務外包產業集聚態勢,各地依靠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整合產業關鍵要素,逐步發展各具特色的服務外包業務。比如:中西部地區依靠豐富的人力資源、較低的綜合成本,積極發展呼叫中心、數據中心、金融后臺等業務。原本傳統的產業基礎也成為各地發展服務外包的重要依托。比如:大慶借助石油化工等支柱產業的基礎優勢,大力發展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勘探測井的數據處理服務等相關外包業務,形成了石油石化特色服務外包的城市品牌。
在全球分工合作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正與世界各國一起謀求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作為研究服務外包產業的國家專業機構,我們愿與海內外業界同仁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中國乃至世界服務外包的穩步成長。
來源:<中國服務外包>文/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 騫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