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下午2時,成都的小馬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來到電腦屏幕前,輕點鼠標,全球4個國家23個倉庫和公司的安保工作,便由他和他的同事承擔了起來。小馬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屏幕。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家美國倉庫的監控信號發生中斷,監控錄像一片漆黑。小馬立即向主管經理報告。4分鐘后,美國當地技術人員迅速抵達現場對故障進行排查。“這是我們提供的遠程智能監控服務,是公司物流鏈服務外包的組成部分?!盨YNNEX(中國)全球服務外包中心遠程監控中心經理周挺介紹:“在夏季美國與北京存在12-15小時的時差,當美國員工休息時,他們的某些工作就可以由我們來完成。這樣的服務外包能夠大大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公司運營效率?!?BR>事實上,服務外包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潮流。美國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將服務外包喻為“碾平世界的第五輛推土機”。如今,這輛“推土機”正在中國加快行進的步伐。中國服務外包業逆勢增長根據麥肯錫公司的調研報告,全球財富1000強中95%以上的企業已經制定了服務外包戰略,預計到2010年,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億美元以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表示,在金融危機沖擊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為降低成本,將把更多的業務外包給低成本國家和地區,為中國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江蘇省潤和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周紅衛對此深有體會。金融危機之下,2008年,公司依舊實現了營業額翻番的目標,來自美國的訂單不減反增。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尹洪濤介紹,目前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已基本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西部五大產業集群。據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國服務外包企業共6673家,從業人員121.5萬人,2005年以來,累計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35.1億美元。今年1-6月,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406家,新增從業人員29.7萬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25.6億美元,同比增長32.5%。世界服務外包離不開中國金融危機以來,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人?!耙贿吺俏覀兊拇髮W生找不到工作,另一邊卻是跨國企業想轉移非核心業務到中國時急需人才,我們希望兩頭能連接上?!鄙虅詹肯嚓P人士表示。服務外包為二者搭建了絕佳的橋梁。按照商務部、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劃,我國將于今后5年內(2009-2013年)培訓120萬服務外包人才,新增10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科爾尼中國研究中心指出:“中國和印度有許多的類似之處。兩個國家都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儲備,和美國、日本相比,有更多的勞動力成本套利機會可利用?!倍鴵杖A永道的一項分析,相比印度,中國服務外包的成本要低37%。數據顯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年輕IT人才隊伍,2008年計算機專業和軟件專業的畢業生就有35萬。中國瑞士商會前主席埃爾欽汗據此評價:“世界服務外包離不開中國”。中國政府看到了其中的機遇。今年商務部和教育部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規定,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每新錄用1名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從事服務外包工作,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央財政給予企業不超過每人4500元的培訓支持。中國服務,機遇與挑戰并存不過,與當前全球服務外包第一大國——印度相比,中國服務外包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無論在承包金額、企業規模,還是發展速度上,都存在較大差距。2008年,印度承接服務外包金額422億美元,是中國的9倍。科爾尼中國研究中心在《2009科爾尼全球離岸服務目的地指數》報告中指出:語言能力的缺陷以及制造型的經濟,是妨礙中國成為印度一樣的離岸服務大國的主要原因。此外,中國軟件外包行業依然呈高度分散的格局,缺少與世界頂級企業規模相媲美的大型企業,也尚未出現一家服務外包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國內企業,這導致我國不能有效地獲取大型外包和集成項目。對此,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曾公開表示,發展服務外包本身就是產業升級的過程,早期接受外包,就是做代工。我們提出發展轉型,就是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己的專有技術,這樣就使得我們的增長不是靠物質資源的投入和資本的投入,而是靠我們的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的提升。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國務院辦公廳今年下發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批準北京等20個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并在20個試點城市實行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措施。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這一系列舉措的落實,在未來5年內,中國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有望出現一次從量到質的巨大轉變。
(責任編輯:陳磊)
標簽:固原 玉溪 貴陽 烏魯木齊 日照 黃石 安順 深圳
上一篇:江蘇省級如皋軟件園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下一篇:花橋國際商務城成立客商(企業)服務中心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