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外包服務還處于初始階段,從政策的角度講,也有待政府主管部門進一步完善。這兩年,由于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跨國公司外包服務也放慢了腳步。
目前,中國外包商一半業務來自于歐美,30%的業務來自日韓,不到20%是在國內。所以,長遠來看,中國本土市場的發展都是有很大的空間。
在中國,金融外包服務往往都和園區結合在一起。這實際上會產生外包服務產業的集聚效應,同類產業、相關服務、人才聚集、公共服務提供,乃至產業氛圍的形成與交流,這些都是通過園區的方式發展。這個模式在全球已經被證明是一個成功的方式。
從金融服務外包城市的發展來看,中國20個外包基地城市,不少都已經選好了自己的位置,比如北京,選用了國內金融總部的后臺基地,上海定位在跨國金融機構、亞太總部以及服務全球的后臺基地,廣東鎖定了港澳地區,大連則鎖定了日韓。
2007年,美國的科爾尼咨詢公司做了一個全球離岸服務外包的目的地指數評估,有多個指標決定城市是否成為主要的離岸外包服務地。這些指標包括:財務吸引力,如工資成本、基礎設施成本、稅收和監管成本;從業人員和技能的可得性,包括遠程服務行業經驗與服務質量、勞動力可得性、語言和教育、人員流失風險;國家環境、政策和經濟的穩定性;基礎設施;文化知識;知識產權和安全性等。
西安非常具有優勢。西安目前擁有全國排名第四位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又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且處于自然災害相對較少的地方,可以保證電力和通訊公共服務設施的穩定性。不過,西安的商業環境明顯處于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