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朝陽七城市人才服務中心(局)共同舉辦的遼寧沿海經濟帶大型公益專場招聘會昨天在大連人才市場舉行,這是遼寧沿海經濟帶升級為國家戰略后首次聯合舉辦的大型招聘會。一上午的招聘會,進場求職者7000余人,2000余人達成初步求職意向。從遼寧沿海經濟帶目前的人才需求領域看,裝備制造業對專業人才需求最大。
招聘會吸引了很多人。大連之外的其他城市也參加了招聘會。求職者拿著自薦書。攝影記者李倩
現場:160個展位全部啟用
昨天8點多,大連人才市場二、三樓展廳人流如織,展位內外,招聘人員與求職者的對話已經開始了。記者從大連人才市場了解到,這次專場招聘會參會單位共164家,人才市場現有160個展位全部啟用。其中:大連參會單位114家,丹東等城市參會單位50家。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各市參會單位最多的一次招聘會,從另一個側面也能體現出遼寧沿海經濟帶升級為國家戰略后,相關城市加快發展的態勢和對人才的高度重視。
招聘會現場充分體現了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企業集聚的特點,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花園口工業園區、丹東產業園區、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盤錦船舶工業基地、錦州西海工業區、葫蘆島北港工業區等主要功能區都有企業參加。大連STX(大連)集團、大連輪胎廠有限公司、紅沿河核電站、福佳大化、逸盛大化、瓦軸集團、一重加氫、中遠造船、中遠船務、華良物流、億達集團、第一互感器、東軟、華信、海輝、戴爾等60余家重點園區企業集中參會。招聘會現場,求職者對知名企業較為青睞,大連STX(大連)集團、戴爾、中遠造船等企業的展臺前,求職者自覺排隊等候。
在各市參會企業中,丹東臨港產業園區和本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營口港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盤錦東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錦州華光電力電子(集團)公司、葫蘆島宏運集團、朝陽宏達企業集團、(朝陽)中海潤科技集團等重點園區企業前來參會招聘人才。盤錦市人才服務局還在現場進行了盤錦市政府所屬事業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公開招聘。
記者了解到,參會單位共涉及40余個行業:裝備制造業成為主體,占參會單位總數的39.4%。其他主要行業依次為:計算機軟件和服務外包類、建筑和房地產類、教育培訓類、現代服務類、金融類、農林牧漁類、運輸倉儲類、電力燃氣類等。同時,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衛生、社會保障等行業也有一定需求。
由于分布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點單位以裝備制造等生產技術類企業為主,本次招聘會人才需求偏重于生產技術類的專業人員。大連保稅區勞動人事服務公司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后,轄區內的很多企業開始留意儲備人才,這次的招聘計劃里,一些企業就將未來需要的人才列入其中,而生產技術型專業人才是需求主題。
從需求職位分類看,本次招聘會人才需求共涉及31個職位類別。其中:計算機與應用占需求總數的首位,占總需求的10.8%,其他主要職位依次為:機械與儀器儀表、教育與培訓、建筑、財會金融、行政管理、廣告企劃設計、化工制藥、物流運輸等。外語、技工、法律等職位需求也占有一定比例。
此外,記者從市人才市場獲悉,隨著本次公益專場招聘會的啟幕,遼寧沿海經濟帶人力資源公共服務網同時正式開通。 B01a 記者齊芳芳
●招聘需求碩士研究生以上387人,占總需求的10.3%;本科1018人,占總需求的27.1%;專科1547人,占總需求的41.2%;中專或不限學歷的805人,占總需求的21.42%。
●參會行業40余個行業裝備制造業成為主體占參會單位總數的39.4%
●需求職位
31個職位類別計算機與應用居首位占總需求的10.8%
招聘會現場直擊
現場
1 造船企業流行問“戰略”
“了解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戰略規劃嗎?平時注意這樣的新聞嗎? ”在大連一家造船企業的招聘展位前,楊先生常常將這樣的問題拋給應聘者。
對于為何這樣做,方先生告訴記者:“此次招聘會的主題就是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我覺得每個前來應聘的人都應該主動了解這個戰略規劃。”方先生說,他所在的造船企業目前尚未投產,正在儲備各方面的人才。“一個籌備中的企業,更需要員工有一種創業的精神,同時也需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 ”
大連STX造船廠是一家韓資造船生產企業,昨日它的展位前,應聘的人絡繹不絕。 STX人事部科長鄭尚煜告訴記者:目前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造船業的壓力很大,所以這方面的人才更應該對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這個機遇有明確的認識,對未來樹立信心,保持對企業的忠誠。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多數造船企業的招聘人員除了了解應聘者的基本信息外,都會將“戰略”一詞與應聘者交流。不過從現場反饋來看,大多數人對“遼寧沿海經濟帶”這個戰略概念只表示知道,深入了解者并不多。
現場
2 外省人才“瞄準”遼寧
此次招聘會的一大亮點是,遼寧沿海經濟帶上的其他城市也有企業參加,而且“誠意”很足。
金州區人事部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全區的一項規模企業摸底顯示,大連本地人才更愿意留在大連市內。不過據記者現場了解,相比大連企業,營口、盤錦、朝陽等省內城市更多吸引的是家鄉人和外省人。盤錦市一家大米企業的負責人介紹:“一共收到三十多份簡歷,大連本地、家鄉人、外省市的都有,他們最關心的是工作形式、生活條件還有收入,也有的只關心會不會被錄取。 ”
朝陽一家制造型企業的招聘負責人說:“因為地理位置較偏,有志向去工作的人不是很多,一上午收到不足十份簡歷。”該負責人表示,外省市前來應聘的占據多數,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的發展,對于收入沒有需求。“我感覺其他省市的人才對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認識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得多。 ”
現場還有從四川、湖北、吉林等地來參加招聘的大學生。“對我這樣需要進到企業一線的人來說,選擇一個有國家戰略做后盾、可以看得到未來的企業,是比較有保障的。”來自吉林的西南大學應屆畢業生于婷如是說。
現場
3 月工資1000~1500元
昨日的求職現場,記者注意到,在160多家招聘企業中,月薪突破2000元的職位寥寥無幾。企業打出的薪酬水平幾乎都是月工資1000~1500元。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應屆畢業生,他們表示,對于月薪兩千元這樣的薪酬水平比較滿意。“雖然在大連這座旅游城市生活,這些錢不是很多。但現在工作這么難找,我們也不可能奢望更多。 ”
27歲的王振興是黑龍江人,2006年從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畢業后曾回齊齊哈爾工作兩年。擁有3年工作經驗的他此次決心到大連發展,利用好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這個機遇,為自己謀一個有長期發展空間的職位。“我心理的期望值是月薪2500元到3000元。 ”王振興說,因為自己畢竟有工作經驗,所以還是有些優勢。“不過月薪2000元左右我也能接受,但接受的條件必須是這個企業的規模、用人機制等都達到一定水平,而且有學習機會。 ”
紅沿河核電站和長興島STX造船這兩家單位是招聘現場工資水平最高的,一些專業性人才的月工資達到8000元。但這幾個崗位招聘的都是有6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主管人才,應聘者并不是很多。 B01b 記者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