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報告認為,起步于2000年的中國離岸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和成熟度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2007年中國離岸軟件外包市場規模達19.7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42.4%。預計201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9.5億美元。
有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服務外包指企業將非
核心業務如后勤辦公、顧客服務、商務業務、研究開發、咨詢分析等外包給其他國家去做。承接服務外包業務對于渴望迅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4至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率領民建中央專題組,就大力發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問題赴西安、大連、上海、南京、蘇州等地進行調研。張榕明談道:“我們國家一直是勞動密集型外貿出口模式,低附加值的制造業不斷加劇著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再加上近幾年國際油價高漲和美國次貸危機的沖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勢在必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了最有效的途徑?!?
2003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比美國高2.3倍,比日本高8倍,比印度還高0.3倍。而數據顯示,制造業的增值最高不超過15%,而服務外包業的增值則高達100%。服務外包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來料加工制造業的20倍,而資源和能源消耗只有制造業的20%,幾乎沒有污染排放。
一位業內人士也說道:“傳統產業創造一定產值,需要大量的土地、設備、能源,還會造成污染。而服務外包屬于絕對的綠色產業,對于改變我們長期以來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據統計,全球財富1000強中95%的企業已經制定了離岸服務外包戰略,去年全球服務外包業務支出總計超過1.2萬億美元。
“服務外包說白了就是高級打工者和高級管家,利用發包商的技術創造產值,實現共贏?!睆堥琶髡J為,作為“中國服務”品牌的重要載體,中國企業通過承接外包方式,不斷參與國際高端技術研發活動,有利于通過吸收國際研發經驗,為我所用,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2006年起,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實施了旨在創造有利條件,全方位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即“十一五”期間,在全國建成10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促進100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將其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培育1000家具有一定規模并取得國際資質的大中型服務外包承接企業。
張榕明介紹:“目前國家已經開始重視服務外包業的發展,不過我們覺得扶持力度還是不夠,我們的任務第一是呼吁,第二和第三還是呼吁更多的人能關注這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