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盡管我國信息技術外包(ITO)產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已經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尤以軟件外包最為突出。 隨著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IT外包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毋庸置疑。業內一份研究報告曾預測:中國的IT外包業務將在2007-2010年間進入世界三強。如今已經進入2007年,中國的ITO是否能夠進入世界三強?賽迪顧問有關專家向記者表示,國內IT外包要進入世界三強急需跨越五道門檻。 首先是發展道路尚不清晰。許多專家、學者都在探討中國IT外包應該按照什么模式發展。賽迪顧問的專家認為,不論是印度模式還是其他模式,發展道路要根據各自的國情而定,固有經驗與創新并不矛盾,中國的IT外包要按照中國國情來確定自己要走的路。中國的IT外包還在發展過程中,處于不成熟階段,必須先從給別人“做加工”開始,在技術、隊伍、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經驗后,才能自己獨立出來,逐漸樹立自己的品牌。 其次是人才儲備不足。與IT外包的快速成長同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但市場現狀是,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崗位空缺卻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雖然企業對復合型人才趨之若騖,但目前復合型人才相對較少,企業根本不能實現人力資源方面的儲備。 第三是缺乏代表企業的行業組織。中國的IT外包要想進入世界三強,成立能夠代表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非營利組織非常重要。 第四是缺乏大型團隊的管理經驗。在中國,一個開發團隊超過100人就被認為是很大的團隊,然而印度對于大型團隊的定義往往以千人甚至數千人來計算。對于中國的IT外包企業而言,解決項目來源問題的同時還要解決人員管理的問題。如何將一個大型項目逐級派發,使每個人、每個項目組之間能夠實現無縫對接,達到管理成本的最低化,是任何一個IT外包公司都必須解決的問題。 第五是缺乏給國際大型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從目前中國承包的項目上看,中國的IT外包服務還處于軟件開發、測試等行業的低端,幾乎沒有涉及到提供解決方案等高端業務,其原因就是從咨詢到設計的方方面面,中國并不具備太大的實力。 賽迪顧問有關專家認為,中國的IT外包業務要想在2007-2010年間進入世界三強,要走的路還很長,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但可以確定的是,必須清楚地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特點,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并且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走下去。而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僅是企業的責任,政府應該在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給予相應支持。 軟件服務外包急需人才支撐本報記者 王耀翠報道 “軟件服務外包不需要Face To Face就可以完成交易,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是世界平坦化的標志?!敝袊胀獍行母敝魅巍⒋筮B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冬在5月26日舉辦的第十屆科博會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 未來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在軟件服務外包領域,大連是先行者?!拔覀冊缭趲啄昵熬烷_始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可以說是無意當中與全球化的發展腳步對應上了,現在大連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楊冬表示。首先,大連擁有專門從事軟件服務外包的跨國公司的數量最多。其次,大連軟件服務外包的形態非常全面。麥肯錫、Gartner公司曾經在其研究報告當中指出,目前中國惟一具備IPO和BPO集中條件的區域是大連。第三,大連是有意識地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政策上有連續性,而北京、上海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帶有大量的自然集聚形態。 服務業已成為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以服務外包和傳統制造的來料加工為例,二者對國內經濟增長的貢獻差距很大。從增加值角度來看,同樣金額的出口,服務外包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是來料加工的20倍以上;從能源消耗上看,服務外包單位GDP能耗僅為制造業的20%。 楊冬認為,未來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空間巨大。首先是具有成本優勢,中國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是全世界公認的。第二,具有人力資源優勢,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力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外包服務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和印度未來在服務外包業內將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轉移承接地。第三,中國有非常龐大的國內市場,這是中國優于印度、吸引跨國公司進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困難:貿易保護和人才瓶頸 美國服務貿易專家、美國M&H公司總裁于明認為,在中美貿易中,服務貿易將來受到的貿易保護壓力會比普通概念上的商品貿易更嚴重,沖突會更大。因為“服務貿易有它的特點,在美國的經濟結構中,GDP的70%-80%甚至90%產生于服務業。如果中國想去做服務貿易,正好切入美國最肥的那塊肉。所以美國可以買中國生產的鞋子和玩具,但當中國切入它最重要的服務貿易的時候,美國就會進行貿易保護。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外包服務業的艱巨性遠遠超過現在意義上的實物貿易”。 于明表示,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要做一些前期工作。第一,政府要完善服務貿易的相關規定,制定統一的標準,使中國對美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有一個比較長期的連貫性。第二,中國服務貿易企業應組建行業協會,對自身利益進行保護。 北京中關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會長于濱認為,服務外包領域最迫切的問題是人才問題,目前中國服務外包業國際化人才嚴重缺乏,尤其是對日、對美的外包人才。IBM大學合作部高級顧問、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童縉教授表示,中國服務外包的先決條件是解決服務科學與工程人才的培養。 |
文章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
下一篇: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利好急需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