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你好,李煥英》讓賈玲登上中國電影(600977,股吧)史女導演巔峰,近日圍繞賈玲和《你好,李煥英》的話題不斷,拼拼打榜微博熱搜,微博上《你好,李煥英》相關的話題閱讀量總計超百億!
最新數據顯示,《唐探3》票房突破40億后僅3小時,《你好,李煥英》也迅速成為第六部票房破40億元的影片。
該電影的火爆,也迅速帶動了“你好,李煥英”相關商標的關注度,此前「知產行業觀察」第一時間關注到了片方對“你好,李煥英”商標的全品類注冊情況,可翻閱《唐3》《李煥英》票房互飆頻上熱搜,電影商標防搶注,用這三招!。
不過,通過搜索發現當前沒有任何“李煥英”三字的商標,賈玲的電影出圈后,也并有與“李煥英”相關的商標搶注出現。

這與此前大紅大紫的四川網紅男孩丁真形成鮮明對比,其躥紅后相關商標搶注者快速涌入。最新查詢顯示,“丁真”二字相關商標申請約有250個,而丁真的單位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僅申請了35個。
都是網絡大熱門,為何“李煥英”和“丁真”的差別這么大,在商標人眼中,他們的價值差距在哪?我們可以嘗試從商標背后所代表的經濟價值去理解。
賈玲的電影之前,“李煥英”本身作為一個姓名,本身沒有任何網紅屬性或流量價值。即便注冊成商標,也僅是一些企業老板或個體戶的個人行為,為經營需要。
電影《你好,李煥英》出圈后,“李煥英”三個字有了明顯的指向性,提起“李煥英”大眾的記憶首先是賈玲或賈玲拍的電影,“李煥英”三個字成為《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的IP。
如今中國影視IP衍生開發產業鏈已經相當成熟,機構預計2020年中國影視IP衍生品開發市場規模已達百億。國內頭部影視公司均已有相關布局,萬達影視2018年衍生品開發收入便已達到21.25億元。
而影視IP衍生品市場的規范化、標準化,其制度基礎是知識產權,無知識產權保護的影視IP ,毫無開發價值。所以,影視IP的相關公司非常重視知識產權,從多部熱門電影的出品方在電影上映前便注冊電影名稱商標,便可見一斑。
所以,搶注“李煥英”相關商標,其本身是一個名字,商標注冊難度大;指向性過于明顯,適合做影視IP衍生品開發,并不完全適合更大范圍的商業場景;影視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周密,盲目搶注、使用商標,可能有法律風險。
而“丁真”則不一樣。作為一個網紅,丁真成名后迅速簽約成為當地旅游推廣大使,此前有統計顯示,其成名后首月,甘牧地區的酒店預定量同比增長超3倍。

旅游產業鏈涉及行業眾多,酒店、食品、交通等等,網紅也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所以,丁真作為一個高流量網紅,其帶動可觀的經濟利益。搶注“丁真”相關商標,在四川、西藏等地開設一家帶“丁真”字樣的商店或公司,配上一些營銷手段,很容易吸引游客。
即便不是旅游行業的經營主體,“丁真”作為一個國人皆知的名字,以及丁真本人天然純真的形象,用在其他商品上,也很容引起吸引消費者。商標成功注冊,后期不使用,還能高價轉讓。
一些“職業商標玩家”的想法更簡單,搶注后轉手交易,賺差價。中國當前高度互聯網化的經濟環境,網紅真的很容易帶流量,一個活躍網紅的帶貨能力不亞于一線明星,所以,網紅往往是“職業商標玩家”最喜歡的商標搶注對象。
一個簡單的商標注冊行為,背后竟然折射出這么多的商業考量,這既說明了熱門商標的價值所在,也說明知識產權已經滲透到商業發展的各個方面。
而眾所周知,商標申請周期長,且有諸多文件、流程,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買商標其實是省去了一些創辦者的寶貴時間,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中意的商標。能夠更好維持自家公司或者企業的形象。目前,市面上的商標轉讓平臺也非常多,大家在做商標轉讓或商標交易過程中一定要多方了解,找一個靠譜的平臺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