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能說,“戰斗民族”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得不賴!
在本國司法程序中就直接否掉了“傍名牌”行為,哪里還輪得到中國企業親自出馬,再鬧上媒體呢?
不信?小知就來講一件真人真事兒。

關于一枚“Baidu”商標注冊拉鋸戰,在俄羅斯進行了4年之久。
俄羅斯官方一直在駁回,一名叫康斯坦丁·波托羅卡俄羅斯商人則一直在上訴。
近日,俄羅斯最高法院駁回了這名俄羅斯商人商標的上訴。標志著該事件塵埃落定。波托羅卡最終還是沒能擁有“Baidu”商標。
據了解,2015年,波托羅卡向俄羅斯聯邦知識產權局提交了注冊“Baidu”商標的申請,后遭到駁回。理由是,該商標與中國的搜索引擎Baidu(百度)重名。
波托羅卡并沒有放棄,他認為該商標是自己原創的,且百度公司在俄羅斯鮮為人知,遂兩次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獲準該商標注冊。很遺憾均以失敗告終。
有人覺得,這名俄羅斯商人被冤枉了的,請舉手!
來,上打臉證據!

第一,很明顯,“Baidu”是一組中文拼音,并且它并不是一個常用詞匯。
百度官方說法是 “百度”二字源于中國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詩句:“眾里尋他千百度”,象征著百度對中文信息檢索技術的執著追求。這樣看來,不得不說波托羅卡是一名十足的“中國通”。
第二,既然是“中國通”,沒有理由不知道“百度搜索”。
“百度搜索”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擁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網頁庫,每天處理來自138個國家超過數億次的搜索請求。在中國,“百度一下”就是是搜索的代名詞,“中國通”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既然“Baidu”不是原創,那就是這名俄羅斯商人在故意“傍名牌”!在小知看來,最高法將他“傍名牌”的想法扼殺正是“為他好”。
即使俄羅斯批準這位商人成功注冊,像他這種侵犯世界知名公司知識產權的行為,百度也會以侵犯商標權為由,向相關部門提出異議。到時候,才是真正的“人財兩失”!

話說回來,為啥這名俄羅斯商人敢正大光明申注“Baidu”商標呢?
可能最大原因就是,百度公司至今并未進入俄羅斯市場。不僅是俄羅斯,百度搜索的國際業務一直挺讓人揪心的。
2008年百度搜索進軍日本。2015年,百度悄無聲息地關閉了日語搜索引擎。
2014年百度葡語版搜索在巴西正式上線提供服務。2018年,百度關閉了其在巴西的業務。
百度為何在日本和巴西接連敗北?進軍國際市場沒那么容易。谷歌在國際范圍內已經扎穩陣腳,百度想要打破谷歌主導的市場格局,難度極大。

但是,國際上也不得不承認百度所作出的技術共享。百度的“超鏈接分析”專利已為世界各大搜索引擎普遍采用。它是通過分析鏈接網站的多少來評價被鏈接的網站質量。這項技術可以保證越受用戶歡迎的內容排名越靠前。而這項專利的唯一持有人正是百度總裁李彥宏。
百度并沒有因此放棄國際業務。百度在自動駕駛、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搜索和智能推薦四大 AI 技術領域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數據來源:經濟日報百家號)
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而百度正是中國公司的領頭羊。2018年百度以2368件的AI專利申請量在國內專利權人中位居第一,數量是騰訊的2倍、阿里巴巴的3倍以上。
未來,期待百度能從AI方面找到突破口成功進軍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