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智能化的大潮下,作業批改系統進入校園,是遲早的事。
智能化,就是要將勞動者從單一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作業批改系統的研發使用系統,也將把諸多教師從伏案批改作業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于鉆研教學、學習新事物。
未來,作業批改系統將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得力助手。它不僅能幫老師批改作業,還能對作業結果進行數據分析,自動幫老師查找、統計學生作業中各道題的出錯比率,進行歸納總結,為作業講評提供依據。也會為每個學生生成錯題本,供學生查看復習。學校年級組也可以統一布置作業,防止個別教師作業量超標。
當然,先期能批改的,一定是選擇、填空等答案比較固定的客觀性題目;簡答、論述、寫作等靈活的主觀性題目還需要教師親歷親為。
任何新事物的推廣,都要經歷一個讓用戶認識、接受的過程。作業批改系統現在只是在個別具備條件的學校試用,到未來的推行,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老教師可能不會使用系統有排斥心理;比如學生的系統終端配備如何解決和管控;比如作業題庫的建設問題等等,都需要在推進中發現問題并逐一解決。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阻擋,變化才是時代唯一不變的真理。我們教師應做好思想準備,更新觀念系統,保持持續的學習力,努力接受、學習、適應新事物。